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考点01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实词含义-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与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6155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54.0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考点01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实词含义-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与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考点 01 文言文 阅读 理解 实词 含义 备战 2022 年中 语文 突破 专项 训练 全国 通用
    资源描述:

    1、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与专项训练(全国通用)考点01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实词含义【考点分析】中考说明对实词含义理解的要求是能够“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语境中的用法及意义”。对这一考点主要考查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含义,以及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实词”,这是考查范围。所谓“常见实词”,主要是浅易文言出现频率高的实词。二是“在语境中的用法及含义”。“在语境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求,既考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巧点拨】一、技巧概述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

    2、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具体讲,就是要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成语。(一)通假字。辨识通假字,重要的是识记积累,要弄懂本字、借字的意思。通假字一般都会在文后的注释里进行标示,学习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积累,这点非常必要。(二)一词多义。如“道”在不同语境中可解释为:“道路”(不得志,独行其道)、“道理”(以咨诹善道)、“方法”(策之不以其道)、“学说”(益慕圣贤之道)、“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等;“故”在不同语境中可解释为:“所以、因此”(故不为苟得也)、“原因、缘故”

    3、(公问其故)、“学过的知识、旧知识”(温故知新)。(三)古今异义。如“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学习时应注重比较辨别。(四)词类活用。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是名词用作动词,应译为“挖洞”。另外还有名词用作状语:“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为名词,表行为特征,作状语,应译为“像狗那样”;动词用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动词用作宾语,应译为“飞奔的马”;形容词用作动词:“非淡泊无明志”中的“明”是形容词用作谓语,应译为“明确,坚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中的“苦”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应译为“使痛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中“美”译为“以

    4、为美”。学习时应该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五)成语。有些文言文中还包含着一些沿用至今的成语,如“醉翁之意不在酒”等,在学习中应把握它的出处和含义。二、方法指津理解实词的含义,首先,对教材中通假、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熟稔于心,积累词汇。其次,针对课外文言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应对:1、课内迁移法;2、组词法;3、语境推测法;4、成语联想法。1、课内迁移法课外文言文阅读其实是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的拓展延伸,大多数的字词为课内所学习掌握的内容。只要认真学好课内字词解释,课外文言文字词解释便不足为惧。如“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中“悉”字在桃花源记出师表中都有出现,桃花源记

    5、中“悉如外人”的“悉”是“都”的意思,将“都”的意思代入“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中,符合语境和选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此处的“悉”也可以理解为“都”。2、组词法古代汉语简洁精炼,用词讲究,,部分词语可以通过组词来解释。如送东阳马生序中“计日以还”的“计日”可解释为“计算日子”。再如“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中的“行”通过组词法可以解释作“品行”。不过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以这么解释,组词之后最好是将词语的含义代入原文中,看句子翻译是否通顺,以此来检测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3、语境推测法当课内迁移法和组词法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词语含义的时候,可以用语境推测法。如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有“看”“回

    6、头看”的意思,这句表达的是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对诸葛亮的尊重,只用一个“看”表达不出这种情感,所以应该翻译成“看望、拜访”,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4、成语联想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在作答时可联系相关成语来推断词义。如在解释“河曲智叟无以应”中“叟”的意思时,可联想成语“童叟无欺”,其意思是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由此可推知“叟”是“老人”的意思。【注意】应对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解释做到熟练掌握,才能自如地运用课内迁移法,实在没有印象可以结合组词法、语境推测法和成语联想法临场发挥。【典型题析】一、 课堂小练文言词句解题技巧解释读书辄成诵课内迁移法: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7、高就计日以还组词法计算野芳发而幽香语境推测法:野花怎样会散发出香味?散发而乐亦无穷也成语推断法:理屈词穷穷尽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乐羊子妻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曰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选

    8、自后汉书列女传)【问题】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以污其行乎 ( )(2)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 )(3)累寸不已 ( )(4)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要理解句意;二是结合课内的相关词语的义项进行解释。方法:文言实词的解释可以通过组词的方法来解释。如“行”译为“品行”。通过课内文言知识的迁移来解决。“已”本义是“止”愚公移山中有“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已”译为“停止”,与“累寸不已”中的“已”是同一个意思。根据语境确定词语的意思。“异”有“特别”的意思,词性是形容词,根据语境调整为名词“特殊的原因”。“感”本义是

    9、“感动”,结合语境译为“被感动”,与愚公移山“帝感其诚”中的“感”意思相同。【答案】(1)品行,德行 (2)特殊原因(情况) (3)停止 (4)被感动【变式训练】(2021江苏南通)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斗茶记宋唐庚政和二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入,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褚七年亲飨明堂,致斋之

    10、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祜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节选自眉山文集,有删改)注释斗茶:流行于宋代的一种品评茶叶高下的游戏。寄微斋:唐庚被贬惠州时读书、品茗、会客之室。赍(j):携带。大较:大略,大体。

    11、要之:总之。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昔 人以 为 不 减 清 远 峡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2)其所赍宜尤高:(3)或有所不能致:(4)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段画线句的意思。(4分)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 4.细读文章,品味加点词,体会作者的心境。(2分)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5.阅读全文,回答问题。(6分)(1)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头即交代斗茶的时间、地点及人物,叙述清晰。B这一次斗茶的水是不一样的,都是客人自己带来的。C文中对李卫公之水提出

    12、了质疑,认为奔波千里取来的水已不是活水。D文章名为斗茶记,但对斗茶一事却一笔带过,重在生发议论。(2)作者多次运用对比手法阐述观点。理解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4分)【答案】1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作答时,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进一步确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人认为它不逊色于清远峡的水。“昔人”是主语,“以为”是谓语,“不减清远峡”是宾语,故朗读节奏为: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 2(1)一起(2)尤其,特别(3)得到(4)经历,经过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可联系上下文,注意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现象,如通假字、词性活

    13、用、古今异义等。作答时,还可联系我们学过的课内文言文,比如,“相与”可以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中的“相与步于中庭”。 3唐代宰相李卫公喜欢喝惠山泉水,设置驿站传送惠山泉水,不以几千里之远送到。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作答时,要注意文言句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好”“置”。 4“从容”在文中有舒缓、悠闲之意。作者说自己贬谪到惠州,以戴罪之身在乡村与朋友一起煮茶品茗,获取身心快乐。作者虽然处在劣境中,但能以茶为乐,泰然处之,表现了作者随性而适、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赏析。“从容”是舒缓、悠闲的意思,用来形容“诸公”,属于人物描写中的神态描写,此描

    14、写表现出文中人物当时随性而适、随遇而安的状态。 5(1)B(2)A取龙塘水烹之,无数十步B茶贵新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1)题B项说法错误,从第段可知本次斗茶“取龙糖水烹之”,不存在客人各自带水的情况。第(2)题A空可从第段“取龙塘水烹之”无数十步”得到答案,B空可从第段“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得出答案。【参考译文】 政和二年三月的一天,(我)和两三个友人一起在寄傲斋品评茶叶。我为大家取龙塘的水煮荼并评定茶的高低,以某荼为上品,某茶位列第二。某个福建人,他所携带的茶应该最好,却被排在了第三。然而大体上都属绝妙上乘之品。 (我)曾以为天下的东西有应该得到却得不到的,不应该得到却

    15、得到的。富贵而有能力的,有时却不一定能得到,但在贫贱困顿、流离漂泊之中,有时却能在偶然间得到。世人所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确实不假啊。唐代宰相李卫公喜欢喝惠山表水,设置驿站传送惠山泉水,不以几千里之远送到。而近代欧阳修写龙茶录,序中称嘉祜七年,仁宗皇帝在明堂祭杷,行斋戒之礼的晚上,把小团茶分别赐给了枢密院、政事堂二府,每人分得了一小团茶饼。欧阳修)不舍把茶饼碾碎了饮用,至今还珍藏着。这时已是熙宁元年了。我听说茶不管是小团茶还是(压成长方形的)铤荼,总之是贵在其新;煮茶的水不管江水还是井水,总之最重要的是要活水。不远千里去取水,水的真假固然不清楚,即使就算是真的水,(到了目的地后)已经不再是活水了。从嘉祜七年壬寅到熙宁元年戊申,前后已有七年,更历经了三个皇帝,但所赐的茶还保存着,这哪里还是茶啊? 如今我提着水瓶去龙塘取水,没有几十步路,龙塘的水适合泡茶,古人认为它不逊色于清远峡的水。走海路到(福建)建安,没几天就可以到了,所以每年三月新茶就会送到(惠安这里)了。犯罪的我,承蒙皇帝宽恕不杀之恩,能够和各位在这里悠闲地谈笑。取龙塘之泉水煮荼品饮,得到一时的闲适,虽然身在乡野,与用数千里之外送来的泉水去煮七年前的陈荼相比,哪个更闲适呢?6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考点01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实词含义-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与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15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