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仿用句式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仿用句式 WORD版含答案 2016 届高三 语文 通用 一轮 复习 教案 句式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 专题2仿用句式仿用句式实际上就是仿例造句。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句式相同,同时还应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解答仿用句式题不仅要注意题干明确提出的要求,还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嵌入式仿写及续写式仿写,还应注意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协调一致,注意语意的贯通和语句的顺畅。仿用句式题既有一定的限制,又会给考生留有较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对仿用句式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五种题型。1嵌入式。要求在一个语段中嵌入仿写的句子,这种题型有较强的限制性,要求仿写句语意与前后语句连贯,句式与前句或后句相同,语脉清晰,语言流畅。(2012天津卷)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2、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典题解析本题要求在语段中嵌入仿写的句子,题干指向很明确,隐含信息也很丰富:一是补写的两句话要与前两句话构成一个排比句;二是每个句子中后面的词语都要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四字词语;三是所写内容要与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答题示例:与苏轼夜游赤壁与王昌龄伴舞琵琶2续写式。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使之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2013山东卷)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
3、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_。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学生乙:_。典题解析解此题,首先要关注句式,即明确例句的格式,第处,是“用默默无闻”的格式,第处,是“加减乘除不您”的格式。答题示例: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3命题式。命题式仿写也称话题式仿写。此类题目提供一个例句,再设定一个(或几个)话题,要求按照例句形式进行仿写。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友谊”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
4、相同。示例: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看到了希望。典题解析解此题,首先明确仿写的话题友谊,然后按题目要求,即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仿写。答题示例:友谊是寒冷冬日里的炭火,使远行者感到了温暖;友谊是久旱大地上的甘霖,使期盼者看到了希望。4开放式。开放式仿写也称自由式仿写,当然这只是相对的自由。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试题提供一个完整例句,要求仿照例句形式答题,但不限定仿写的内容;二是提供部分语言材料,要求续写完整,续写句子的内容和形式都隐含在所提供的例句中。(2013全国大纲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5、。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典题解析本题没有限定话题。在解此题时,无论选哪一个话题,首先要弄清原句的句式特点,尤其是分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犹如却而”;其次还要注意到原句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除了建立在外形特征相似的基础之上,还有把抽象变成具体的效果。“平和”一词是抽象的概念,“绿叶”作喻体就有了具体的情境。答题示例:宽容犹如大海,潮起吞横礁乱石却无厌弃,潮落吐万顷平滩而不吝惜。(2013浙江卷)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6、月亮是一滴露珠。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典题解析解此题,首先要明确必须运用比喻手法来描述一组事物;其次是句式和结构必须与示例相似,描述的一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合乎事理;此外,还要注意题目要求,绝对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答题示例:老师,是一缕阳光,学生是一棵小树。太阳,温暖一照,它就长大了。大海,是一把吉他,海浪是一根琴弦。风儿,轻轻一拂,它就响了。村庄,是一曲古老的歌,炊烟是一缕动听的音符。牧笛,悠悠一吹,它就醉了。(2013重庆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
7、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典题解析解此题,首先要明确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其次运用拟人的手法按例句的句式仿写,尽量做到在“形”与“神”上都与“例句”相同。答题示例:林中的那只黄鹂,也许是看了柳树婀娜的舞姿,感动得唱起歌儿,跳跃在阴凉的树枝间。园中的那群蜂儿,或许是被花蕊的甜蜜所诱惑,欢喜得不辨南北东西,沉醉在甜美的梦中。身前的那泓清泉,可能是听了山涧的耳语,急得扯开了步子,奔驰在陡峭的山谷中。身旁的那棵绿树,可能是听了微风的歌唱,乐得扬起了秀发,摇摆在温暖的春风里。5对联式。近几年,高考语文仿写题不时出现对对联这种题型,只是对平仄一般不作要求,仅要求拟写的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一致,
8、词义相近或相对。(2012四川卷)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下联:_(2)中秋上联:_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典题解析拟写对联时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相同、语意相关。在有关端午节的对联的上联中“赛龙舟”是与端午相关的民间活动,为动宾结构;“楚风余韵”是与端午相关的历史典故,为偏正结构。要补写的下联也应由这两部分组成。在有关中秋节的对联的下联中,“明月”是与中秋相关的景物,下联词语的词性为名词(“明月”)、数量词(“千里”)、动词(“寄”)、名词(“相思”),要补写的上联也应与此相对应。答题示例:(1)(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