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11 师 说 学业分层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11师说 学业分层测评 WORD版含答案 2017 2018 学年
- 资源描述:
-
1、学业分层测评(十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圣人无常师 常:一般的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知道【解析】B项,常:固定的。【答案】B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解析】A项,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那么。C项,均为介词,向。D项,介词,相当于“于”,比/语气词,用在句末,表反诘语气。【答案】C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择师而教之C吾从而师之 乃大惊,问所从来D其闻道
2、也亦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道【解析】A项,流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B项,均为“老师”。C项,跟从/自,表示起点。D项,道理/从师之道。【答案】B4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39282078】A不拘于时B师不必贤于弟子C何陋之有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A项,被动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与题干中的句子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定语后置句。【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题。 【导学号:39282079】学校黄宗羲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大师旅则会将士,大
3、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也。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簿书、期会、钱谷、戎狱,一切委之俗吏。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住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
4、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其不仕者有刑,曰:“此率天下士大夫而背朝廷者也。”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宋诸生伏阙搥鼓,请起李纲。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论者乃目之为衰世之事,不知其所以亡者,收捕党人,编管陈、欧,正坐破坏学校所致,而反咎学校之人乎!(选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注】 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浙江宁波余姚人,曾为东林党人,是“复社”领导人之一。讯馘:战争结束
5、后,计检战功。辟雍:本指周天子所设的太学。李纲:字伯纪,北宋邵武人,曾因力主抗金被罢官。编管:宋代官吏得罪谪放,编入当地户籍加以管束。5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B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C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D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解析】“其始也其继也”陈述“开始”与“后来”的情形,应单独断开;“学校与
6、朝廷无与”意思是“学校与朝廷没有关系”,因此可以排除A、D两项。“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意思是“朝廷跟学校事事相反。学校不但不能培养人才”,显然应在“朝廷与学校相反”后断开,排除C项。【答案】B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祖”指得姓的祖先,也指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远祖。它还用于开国君主追尊的先祖庙号。B“朝廷”指封建社会(分封制)下,被王国、诸侯国拥戴为共主,共主建立的统治机构的总称。在这种统治制度下,共主通常被称为皇帝。C“书院”是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D“太学”
7、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解析】“书院”是汉族民间教育机构。【答案】C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宗羲认为学校除了养士的职责外,重要的任务是独立地评判政治是非。政策、措施及施政的是非不能由天子一人裁断,而应交由学校评议而定。B在“学校”篇中,黄宗羲对学校职能和作用的认识,摆脱了一般士大夫忠君思想的约束,使学校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显示了其思想的“革命性”。C黄宗羲引用东汉时太学兴盛和宋代诸生干预朝政事例的目的,既论证了学校应该具有议政功能,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所处“衰世”政治的影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323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