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17课战国策目录序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 2017 2018 学年 高中语文 苏教版 选修 唐宋八大家 散文 选读 教学
- 资源描述:
-
1、第17课战国策目录序(自读课)走近作者曾巩(见越州赵公救灾记)相关背景战国策,是记载战国时代策士言论、活动的一部书,经西汉经学家刘向整理校勘,编为三十三篇,分十二国编记,即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反映了一些纵横家的思想。曾巩于嘉祐五年(1060)经欧阳修举荐充馆职,编校史馆书籍。战国策传至宋代,已有缺佚,曾巩予以修补校订,并写了战国策目录序,今本战国策即是曾巩的修补本。文意感知作为儒家学者,曾巩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基于这一思想,尽管是“目录”序,曾巩对于篇目的设说却很简单,他把重点放在对战国策士论诈之行的批判上。曾巩认为战国乱世,就是“谋诈用,而仁
2、义之路塞”造成的。曾巩校勘战国策,其目的就是要拿它做一份反面教材:“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让世人对论诈之术引为警戒。思维导图一、通假字1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同“缺”,译为“缺失”2俗犹莫之窹也同“悟”,译为“醒悟,觉悟”二、古今异义1偷为一切之计古义:一时今义:所有的2莫善于是古义:在这方面 今义:副词,表上下句的紧承3不知道之可信古义:知道学说主张今义: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4其设心注意古义:用心,用意今义: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三、一词多义1笃2非3固4修5道6明7胜8莫四、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批评,指责(
3、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周之先,明教化使英明五、文言句式1被动句(1)则可谓惑于流俗。(“于”表被动)(2)及其后,谋诈用。(“用”含有被动意,被采用)2状语后置句固将明其说于天下。(状语“于天下”后置)3宾语前置句而俗犹莫之寤也。(“之”作“寤”的宾语,前置)1作者如何评价刘向的观点?明确:对于“明教化、修法度则天下大治;不行仁义则天下大乱”的观点,作者是同意的,他夸赞刘向这样持论是“美矣”;对于“战国策士们不能不用谋诈”的观点,作者用“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委婉地予以反驳。2作者为什么拿孔、孟和刘向对比?明确:孔、孟也生于策士活动的时代,“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他们能明先王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333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快乐读书吧:很久很久以前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