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9周短新闻两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3933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10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7 _2018 学年 高中语文 周末 培优第 09 新闻 两篇含 解析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1、短新闻两篇(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班级:_ 姓名:_ 座号:_ 得分:_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烘托(hn) 发掘(ju) 矫揉造作(jio)B臂膊(b) 脊背(j) 毋庸赘言(zhu)C驰骋(chn) 讥讽(fn) 豁然开朗(hu)D噩梦() 凋谢(dio) 婆娑起舞(shu)【答案】B【解析】A项,“矫揉造作”中“矫”应读“jio”;C项,“驰骋”中“骋”应读“chng”;D项,“婆娑”中“娑”应读“su”。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掩应噩梦沼泽婆娑起舞B废墟惨状颠倒毛骨悚然C明媚纳粹易帜引人瞩目D凋谢嘻笑惊惧绿树成阴【答案】B3对下列

    2、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子夜:旧式计时法指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的时间。序幕: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B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易帜:国家或军队更换旗子,指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或投向敌方。C使命: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指重大的责任。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D囚徒:囚犯。陈迹:过去的事情。【答案】A【解析】子夜:半夜。子时:旧式计时法指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的时间。学#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在南海

    3、的夜幕中。(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3)还有一些参观者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A消失竟然注视B消逝竟然凝视C消逝居然凝视D消失居然注视【答案】D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C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

    4、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D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答案】C【解析】A项,冒号应改为破折号;B项,“义勇军进行曲”应加书名号;D项,句子中间的句号应改为破折号。6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尾遥相呼应,突出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浑然一体。B本文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C在写集中营的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和绞刑室时,渲染了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使人读了心里也随着紧张起来。D本文用了一连串的

    5、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答案】C【解析】“渲染了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分析有误。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B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短是消息的基本特征,行文简洁明了是消息写作的风格。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直接的议论。C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一般体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6、并可在文中穿插背景。D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这一方面堪称典范。【答案】B【解析】“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直接的议论”表述有误,应是“少发或不发直接的议论”。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香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绝大多数香港市民心系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 B对于这样的意见,也要加以分析,不可以生吞活剥地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 C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D除了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之外,公民更应该运用自己的头脑

    7、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加以辨别分析,提高自身信息辨别力,要知道“谣言止于智者”。 【答案】A9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傅园慧获得女子100米仰泳铜牌后,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的率真表达给了我们从来没有过的感觉。B白皮书说,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出了贡献。D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

    8、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答案】C【解析】搭配不当。“带给”不能与“中去”搭配,可改为“带入中去”“带到中去”。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影片辛德勒名单拍摄于1993年,它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影片中电影语言的运用十分出色。_影片的结尾同样具有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它体现出了犹太人对辛德勒的无限敬意,同时也使影片具有了回顾历史、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极大地拓展了影片的表现空间。当小女孩再次出现时,她已经是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在表现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时,有一个镜头中出现了红色,在冲锋队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中,穿红衣的小女孩与画面形成

    9、了极其强烈的对比,产生了极具艺术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这一处理手法堪称经典。同时也点明了主人公思想上所受的冲击。这一镜头具有的深层内蕴和艺术价值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对于辛德勒来说,这一个小女孩的遭遇代表了他看见的所有犹太人的不幸,代表了他心理发生的变化。A BC D【答案】A1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2分)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发起了一项关于“背诵古诗文”的调查,现选取其中两组数据。第一组:对于小时候背诵古诗文是否有用的调查,觉得“值得庆幸,受益终生”的占368%,觉得“当时难过,现在受用”的占354%,仅193%的受访者觉得“现在也没啥用”。第二组:受访者还能背出的古诗文,

    10、以3-5篇(346%)居多,200%的人能背出6-10篇,208%的人能背出10篇以上。这些篇目的背诵时期,主要以小学(602%)和中学(598%)为主。(1)请根据第一组数据,得出一个结论。(要求不超过20字)(1分)【答案】超七成受访者觉得幼时背诵古诗文至今受用。【解析】从第一组数据看,对于小时候背诵古诗文是否有用的调查中,三个数据比较,70%以上的人觉得是有用的,据此就可总结出,超七成受访者觉得小时候背诵古诗文有用的结论。(2)请根据第二组数据,提出一条建议。(要求不超过20字)(1分)【答案】中小学阶段要多背诵古诗文。(或:在中小学阶段要加大古诗文背诵力度)【解析】从第二组数据看,受访

    11、者能背诵出来的古诗文多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背诵的,由此可得出小学和中学阶段要加大背诵力度的结论。(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9分)美国一个阵容强大的电影制作班底正在拍摄以南京大屠杀为内容的影片,并准备于明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正式公映。这个消息让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深感不安。日本产经新闻11月26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美国拍摄反日电影的文章,对这部影片将对日本国际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国人第一次制作南京大屠杀的影片,近来有一部名为南京梦魇的纪录片在美国各地热映50多场,反响强烈,该片也正在制作日语版本,准备明年推向世界。南京大屠杀一直是日本右翼刻意回避甚至否认的

    12、历史事件,但现在的情况表明,国际上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和讨论将使这些日本右翼越来越难堪。华盛顿邮报这样描述著名制片人泰德莱恩塞斯决定拍摄南京大屠杀影片的过程:“两年前,泰德莱恩塞斯坐着他的游艇在加勒比海上游弋,突然在一份旧报纸上,他注意到一个名叫张纯茹的华裔女子的讣告。此人是南京大屠杀的作者。这个故事让泰德莱恩塞斯大为震惊,由于书中的情景在他脑中不断浮现,他掏出了支票簿。”这位现年50岁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副总掏出200万美元,成立了一个摄制组,目前该片已经基本完成。影片的摄制组成员包括2003年以纪录片双子座一片赢得奥斯卡奖的导演比尔古登塔格,曾获格莱美大奖的“摇滚皇帝”卢里德,还有好莱坞的不少

    13、大腕人物都为该片出了力。影片的主要情节是十几个西方人,包括几名美国传教士和一个德国商人,冒着生命危险,运用他们在南京的影响力,于1937年12月在南京建立了一个安全区,保护了25万中国人,莱恩塞斯本人坦承他想把该片做成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那部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德国人如何从纳粹大屠杀中解救了很多犹太人。据莱恩塞斯本人说,中国制片人起初讨论过入股拍摄该片,但是他认为如果这个故事由第三方来讲述,可信度会更高。他说:“中国人后来对我们的摄制组感觉不错,也喜欢我们的动机。他们也希望由西方人来讲述这个故事。”影片预定在明年公映。莱恩塞斯说,中国中央电视台已经预先支付了“很大”一笔

    14、钱购买该片的播放权。他本人还希望把片子送到明年1月圣丹斯电影节和5月的戛纳电影节去。尽管有着很强的商业运作背景,但莱恩塞斯坚持把这一项目称作“爱的劳动”。他说全世界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这段历史,这部影片的获利将用来建立一个基金,帮助那些受害者和他们的后代。这部名为南京的影片还未上映,已经引起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高度紧张。产经新闻26日的文章忧心忡忡地表示,“虽说是纪实作品的体裁,但在史实认定上根据的是以反日历史观著称的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的那部南京大屠杀”,“一旦电影被公映,那围绕即将迎来70周年的南京事件以及历史问题,可能会对日本的国际立场造成极其深刻的影响”。1从原文看,下列对影片南京相关内容的说

    15、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部影片是从西方人的视角讲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B这部电影是美国人拍摄的反日题材的电影,因此让日本公众深感不安。C这部电影中涉及的史实主要以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的那部南京大屠杀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据。D目前电影已经基本完成,准备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时正式公映。【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反日电影”是日本产经新闻的说法,这是站在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立场上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另外,该电影主要引起了日本右翼人士的担忧,并非所有的日本人,题干中概念范围扩大了。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电影南京梦魇在美国各地热映,反映了西方民众对南京大屠杀这一

    16、历史事件的关注。B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副总斯皮尔伯格毅然决定拍摄南京的一个重要契机是他看到了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的讣告。C中国中央电视台已经预先支付了“很大”一笔钱购买该片的播放权。他们还希望把片子送到明年1月圣丹斯电影节和5月的戛纳电影节去。D制片人拍摄南京目的之一,是要让全世界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段日本右翼刻意回避甚至否认的史事件。【答案】D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南京公映后,必定会对日本的国际形象、国际立场造成极其深刻的负面影响。B中国制片人也曾想要入股拍摄南京,但是由于该片的拍摄有着很强的商业运作背景,以及出于对美国同行摄制水平的信任,因此中国制

    17、片人放弃了这一计划。C南京电影的拍摄,进一步表明,刻意回避甚至否认这一历史事件的日本右翼,处境只会越来越难堪,因为国际社会正逐渐加入到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和讨论中。D拍摄南京的行动也是一项“爱的劳动”,用这部影片所获利润建立的基金,已经可以用来帮助那些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和他们的后代。【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A项,“必定会对日本的国际形象、国际立场造成极其深刻的负面影响”不正确,应是“可能会对日本的国际形象、国际立场造成极其深刻的负面影响”,这里混淆了可能与必然的关系。B项,中国制片人放弃了计划是因为由西方人来讲述这个故事可信度会更高,而且他们对美国的摄制组感觉

    18、不错,也喜欢美国人的动机。D项,这一基金尚未建立,所以不可能“已经可以用来帮助那些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和他们的后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15日晚通过电视直播“亮相”。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随后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来自中国月球车车身上的这一图像,是由当天凌晨释放它的着陆器拍摄的。23时许进行的首次互拍成像试验中,着陆器和月球车用各自携带的相机互相拍照。照片显示,在虹湾地区布满砾石和尘埃的灰黑色月面上,着陆器被阳光照得一片金色,月球车“胸前”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约一分钟时间的互拍,并非简单的“留影”。从几小时前驶向拍摄点开始,月球车成功验证了

    19、月面行走、地形建立、视觉定位、感知规划等遥操作技术和车体控制、原地转向、相机使用等工作模式。未来几天还将进行的4次互拍及后续科学探测,将是这些技术和模式的重复应用。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搭载长征三号乙火箭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继2007年嫦娥一号、2010年嫦娥二号之后,我国发射的第3颗月球探测器,也是首颗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携带有一台无人月球车,重3吨多,是我国设计最复杂的航天器。12月2日发射升空以来,嫦娥三号先后突破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等关键技术。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表示,“两器”成功互拍意味着它们携带的载荷顺

    20、利工作,这次任务“实现软着陆、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勘查”的目标已经实现。国旗展现在屏幕上的那一刻,北京飞控中心掌声骤起。这面五星红旗接近B5纸大小,特殊材质能够经受月球高达300摄氏度的温差。着陆器上的彩色相机,还原了它的“中国红”。10年前的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的第7圈飞行中,同样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那次飞行,让中国得以跻身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10年后嫦娥三号任务成功实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10年间,以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在实现规模拓展、技术跨越的同时,带动了高新产业和基础的发展。“正是因为坚持独立自主、勇于创新

    21、的发展道路,我们才能一次次在浩瀚天空中开辟属于中国人的新纪元。”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孙家栋说。尽管任务已经成功,嫦娥三号的探月之旅并未结束。接下来的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名为“玉兔”号的月球车将以每小时200米的速度和每一“步”7米左右的节奏巡视月面,并与留在落月点的着陆器一起,开展月表形貌和地质构造、月面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地球等离子体层等科学探测。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1从下列各项中为这则新闻报道选择一个最佳标题(3分)A“嫦娥三号”飞向月球的航程 B“嫦娥三号”奔月

    22、成功,严寒酷暑考验在即C“嫦娥三号”落地成功,五星红旗登月亮相 D“嫦娥”完美着陆,“玉兔”新奇巡航【答案】C【解析】本则新闻主要事实是“嫦娥三号”落月成功,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文中多次提到“五星红旗”亮相,既展现中国科技成就,又表达中国人的自豪感。本题据此回答即可。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相同的是,在介绍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丰富性。B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相同的是,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原则,把自己和参与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强烈的个人感情。C本文与包身工不同的是,虽然都表现了作者强烈

    23、的社会意识,但包身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本文则表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D本文与飞向太空的航程主体部分不同,飞向太空的航程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而本文主要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现实情况。【答案】B3对本文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属于新闻的导语部分,点明了这篇报道想要传达的最主要的最有价值的新闻,即“嫦娥三号”登月作业任务圆满完成。B“嫦娥三号”成功登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作者巧妙地捕捉到“五星红旗”在月球展现的画面,来表现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表达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C文章先写“嫦娥三号”登月成功,月球车“胸前”五星红旗鲜艳夺目,再写12月2日“嫦娥三号”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是一般的新闻报道常用的倒叙写法。D根据文章介绍,到2020年,“嫦娥三号”将完成月球采样工作,返回地球,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提供服务。【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D项,文中无此信息,未指明是有嫦娥三号采样2020年返回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9周短新闻两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393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