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检测:单元综合测评02 异域人生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记选读 2017届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检测:单元综合测评02 异域人生 2017 届高二 语文 粤教版 选修 传记 选读 检测 单元 综合 测评 02 异域 人生
- 资源描述:
-
1、单元综合测评(二)异域人生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服装鞋帽的尺码号型该如何确定?这些与日常生活_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房市升温回暖,银行却_,究竟是临近年末“没钱贷”,还是挑肥拣瘦“不愿贷”,调控升级“不敢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_。A休戚相关扬汤止沸养痈遗患B休戚相关釜底抽薪养虎遗患C息息相关釜底抽薪养痈遗患D息息相关扬汤止沸养虎遗患【解析】 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
2、: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句强调关系密切,所以选“息息相关”。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句强调银行不再提供贷款,所以选“釜底抽薪”。“养痈遗患”与“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句中不能将腐败分子比作虎,所以选用“养痈遗患”。【答案】 C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撼的音响,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B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
3、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C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D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解析】本题从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成分残缺,“一幅大写意”缺谓语动词,应在“一副”前添加“形成”。C项,语序不当,第二个分句中“剥夺”的宾语应该是“那些依然坚强的生命”,应把“依然坚强”提到“生命”的前面,并在“生命”前添“的”。D项,句式杂糅,“耐人寻味”就是“让人寻味”,不能作“有”的宾语,该句与“总
4、有一种滋味留在心中”杂糅。【答案】B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BC D【解析】由语段上半句“葫芦”可以判断出紧跟下句为,介绍“葫芦”情况,句“它”指代句葫芦较为顺畅,句介绍葫芦的制作过程,句介绍葫芦的历史,句是对整个语段进行总结。【答案
5、】 D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需求。_。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解析】 这一段话的前一分句是说中国人对译介外国文化成果有要求,但A、D两项中的“这些翻译作品”在原文中无照应,指代落空。B项是个病句,应将“这些作品
6、”提到“一方面”前,“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不搭配,且“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不符事理。【答案】 C二、本大题8小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8分)我们这座城市,虽然规划得美观而有条理,街道宽广笔直,街与街相交处皆成直角,但路面长期未经修整,使我们很丢脸面。每当雨天,沉重的车辆驶过路面碾出车印,大街就成了泥淖,行人难以跨越;每当旱天,则尘土弥漫,令人难受。我住在泽西市场附近,看到居民们踩着泥浆去购买生活用品的情形,心中颇为痛心。后来,市场中央终于铺上了一条砖路,如果是在市场里面,人们可保足下无泥,但是在去市场的路上脚上又沾满泥土。我和别人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又写了些
7、文章,终于促使从市场到居民住处的这一条路也铺上了石头。这样,人们就可以双脚不湿很方便地来到市场。但因为这条街的其他地方并没铺上石头,车辆从泥地驶上这条石头路后,轮上的泥土震落在干净的路面上,很快这条道路又充满泥泞,而城市中又无人去清除。经过几番查访,我寻得一位贫穷但勤劳的人,他愿意从事街道清扫工作,每周扫两次,将垃圾从居民门前清运走,酬金六便士,由每户每周支付。然后我印发了我写的文章,指出这笔为数极小的费用能给居民带来的好处。如:因为泥土不再沾在人们的鞋上带回家里,所以保持屋内清洁就更容易啦;顾客很容易就能走到商店,店家也就有了更多的生意啦;在刮风时节,尘沙也不会吹落到货物上啦;等等。我给每户
8、都送上了一篇这样的文章。一两天后,我逐户去问是否有人同意支付这六便士,结果大家一致同意。在一段时间里,清运垃圾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城市中的所有居民都因市场周围的路面整洁而感到愉悦,这给所有的人都带来了便利,大家普遍都想把城市道路全都铺垫起来,也很乐意为此目的而纳税。也许有人认为这些琐碎的事不值得关心或提及,但是,如果起风时,灰尘吹进一个人眼里或飘落进一家商店里,他们认为这还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话,当这类事情发生在人口众多的城市,并反复出现,这件事就变得重要而有意义了,这时,他们就不会过分指责那些对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比较重视的人了。人类的幸福,并不是由百年难遇的巨大机遇带来的,而由每天产生的细
9、小利益汇集而成。因此,假如你教会一个年轻人自己刮胡子,并将剃刀好好保养的话,比你给他上千金币更能给他带来幸福。钱很快会用光,留下的仅仅是对愚蠢消费的懊悔。但如果他学会了自己刮胡子,他就不用经常地等待理发师帮他刮胡子,避免了理发师的那双有时脏兮兮的手,难以容忍的喘息和迟钝的刀片。他可以在自己家里在最方便的时候刮胡子,每天享受刮胡用具带来的快乐。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不揣冒昧地写下了前面数页纸,希望它能给我喜爱的这座城市提供有益的启示(我在这座城市非常幸福地生活了多年),也许能对美洲其他一些地区也提供一些启示。5下列对文段的解读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选文标题“幸福从细小处开始”代表了
10、作者对幸福的看法,源自他所说的:“人类的幸福,并不是由百年难遇的巨大机遇带来的,而由每天产生的细小利益汇集而成。”B文段开头对街道状况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由此引出了作者对街道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措施。C第二段中,作者印发文章给每户居民,指出集资铺路的好处,并逐户去收集居民的意见,使得铺路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D铺好街道路面、建议清扫街道以及教给年轻人刮胡子的技艺等都是富兰克林所做的小事,这些小事体现了一位政治家、科学家敏锐的观察力、对公众利益的关心和不空谈的精神。E文段的写作风格是:文字朴实无华,用词准确明了,多议论而少抒情,多叙述而少描写。【解析】C项,应是“作者印发文章给每户居民,
11、指出集资雇人清扫街道的好处,并逐户去收集居民的意见,结果是街道的清理工作进行顺利”。D项,去掉“以及教给年轻人刮胡子的技艺”。【答案】CD6自传是传主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它不仅记录了作者的人生履迹,而且蕴含作者从中领悟到的深刻人生哲理。文段中,富兰克林说:“人类的幸福,并不是由百年难遇的巨大机遇带来的,而由每天产生的细小利益汇集而成。”他是从哪些事情得出这一结论的?对此你有什么体会?(4分) 【解析】注意文中生活细节和幸福的关系。【答案】是从铺路、清扫街道等细小的事情中得出这一结论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细小的发现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人们的日常生活由细节构成,幸福由细小利益汇集而成。7
12、富兰克林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他怎样的素质?(5分) 【解析】节选部分第二段重点写解决清扫道路的方法。从具体措施即可看出其特点和素质。【答案】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十分实用,而且计划得相当周全,滴水不漏。这体现了作为一个科学家兼政治家的优良素质。8富兰克林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你认为这些细小琐碎的似乎不值一提的事情有必要写进自传吗?(5分) 【解析】这个问题涉及本文主题和对题目“幸福从细小处开始”的理解,需要从全文来理解。【答案】富兰克林是一个具有实干精神的政治家,他对公众利益的关心,不是着眼在惊天动地的社会变革上,而是放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琐事中。这是一种很具有启发意义的人
13、生理念。它提醒我们不要空谈,不要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兢兢业业地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二)(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18分)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