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类型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单元综合测评4 第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9383
  • 上传时间:2025-11-11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330.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单元综合测评4第4单元 WORD版含解析 2018 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练习 单元 综合 测评 WORD 解析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测评(四)第四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45412117】会议开始,小刘被要求首先发言,他没有话说,却又必须发言,只好搜肠刮肚,讲了五分钟,便草草收场,下台休息去了。 如今,我们见到很多学生出现成长危机,都是与错误的家庭教育休戚相关,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有着高学历、高职位,有的还收入不菲。 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而是循循善诱,用如春风化雨般的话语对他讲述为人之道、做事之理,这奠定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约30天后,于11月18 日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距离建成航

    2、天大国又近了一步,真是大快人心。 射击比赛开始,小刘第一个上场,他趴在那里,目不交睫地盯着靶子,不慌不忙,一勾扳机,“叭”的一声,打出了九环的好成绩。 艰苦创业时往往能够筚路蓝缕、克勤克俭;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就会疏于律己,不再朝乾夕惕 ,而是用暮气取代朝气。 ABC DD搜肠刮肚:形容费尽心思。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而本句讲的是因果关系,不是忧喜与祸福,应改为“密切相关”。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进行学习。使用正确。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本句所言不是坏人坏事受到惩罚和打击,所以使用错误。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3、。“盯着耙子”与睡觉无关。朝乾夕惕:乾,勉力,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导学号:45412118】A福建计划实现全省自考考籍的电子化管理,同时加强网站建设,为自学考试者提供方便简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B国家语委和央视联合推出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系列节目,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为增强文化自信做出了引领和示范。C国际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交通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怀疑。D行政定价虽然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缓解群众“看病贵”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越来越不适

    4、应形势的发展,造成了很多弊端。AB项,偷换主语,应在“汉字听写大会”前面加“的”。C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句首。D项,成分残缺,应在“看病贵”后加“难题”。3新年到来之际,某校教师举行辞旧迎新茶话会,下面是几位教师的简短祝词,其中最有特色且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A能光临这个茶话会跟各位共叙友情,我感到很高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B我的祝福是一点点:愿大家烦恼少一点,开心多一点;白发少一点,潇洒多一点;身材一点不走样,技能一点不下降。C恭祝各位在新的一年丹心催桃李,碧血育栋梁;祝家父家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令郎或者令爱学习进步。D我祝各位女士多

    5、涨工资少长肉,祝各位男士少打麻将多遛狗,祝在座的同仁身体一天天瘦下去,钱包一天天鼓起来。BA项,“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不能用来说自己。C项,“家父家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母,可改为“令尊令堂”。D项,“少长肉”“多遛狗”是戏谑的口吻,“身体一天天瘦下去”有病态之意,均不得体。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导学号:45412119】就地球上的生物来说,_品种形态多种多样,_它们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_科学家们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时,都是以是否有碳氢化合物存在为前提依据。_发现某个星球上存在碳氢化合物,那么这个星球上至少有了同地球生命相似的信息存在。_宇宙间普

    6、遍存在碳氢化合物,_具备了适合的条件,就完全有可能演化成为生命。A尽管可/只要即使除非B虽然但因此如果/只要C即使但所以/其实如果D/并且而只要况且但B“尽管可”与“虽然但”这两组关联词都表转折关系,“尽管可”侧重强调主观情绪,“虽然但”则侧重陈述客观事实。处是在陈述客观事实,用“虽然但”这组关联词恰当。处用“如果”,表假设关系。处用“只要”,与后句“就”构成条件关系。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陶先生继承经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两点,将大学对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

    7、大学新使命是什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大学的领导者不约而同提出了大学的新功能:_。A大学不但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而且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B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C大学应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和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这两方面并重D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B根据语境,侧重点应该落在“新”字上

    8、,不应该“新、旧(基本职能)”并行,所以C项应该排除;然后再看“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这两句话的逻辑顺序,“发挥作用”是手段,“实现传承”是结果,而A、D都把这种逻辑关系颠倒了,排除A、D两项。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韩愈在师说中讲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必须要有老师来解惑,他还从反面论述了从师解惑的重要性:“_,_,_。”(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两句,借两个地名巧妙地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解析】第(1)小题中“惑”容易写错,第(2)小题中“惶”和“零丁”容易写错。【答案】(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

    9、里叹零丁 二、阅读理解(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导学号:45412120】在争艳的群芳中,牡丹以美丽奇特的花形花色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自唐初武则天以来,为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园艺工们往往以培植花形巨大、花色艳丽的奇特品种为能事,从而使牡丹品种迅速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各阶层欣赏牡丹的需求,与此相应,唐代牡丹玩赏之风大盛。这种风气首盛于宫廷,次及于大夫,再流及民间士庶之家。有此局面,主要在于这种追求巨丽之美的审美趣味,与最高统治者追求繁华盛世的理想暗合统治者喜爱这种富丽花卉的象征意义,也乐于与文武大臣乃至士庶百姓共同欣赏盛放的牡丹,从而展

    10、现其与民同乐的姿态。到了中唐时期,牡丹玩赏不但是长安的一种全民性娱乐项目,且有流于四方之趋势。北宋前期,由于社会安定和统治者的推崇,牡丹玩赏之风达到极盛:在宫中,有赏花钓鱼宴这种制度化的吟赏活动;在民间,则有洛阳万花会、彭州牡丹会等群众性玩赏活动。随着此风盛行,歌咏牡丹的文学作品也纷纷涌现。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到李商隐的“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再到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与牡丹相关的诗词中多有佳作,然而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唐宋牡丹诗词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唐宋牡丹诗词从表现的主题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立足牡丹本身,以呈现牡丹之美艳、赞赏牡丹

    11、之高贵、描绘玩赏之盛况为主要内容,充溢着颂美主题。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同样是颂美,也有“国色朝酣酒,无香夜染衣”这种单纯的描摹赞美之句和“霭霭祥云辇路晴,传呼万岁杂春声。蔽亏玉位宫花密,映烛金沟御水清”一类借题发挥、歌功颂德之作的区别,后者多见于宋人牡丹诗词中。另一类则以牡丹为某种特定的思想、情感、心理、情绪的触媒,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中创作的,因而主题思想比前一类丰富、深刻得多。在这类承载更丰富意蕴的诗词中,有人对牡丹不屑一顾:“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又空枝。”有人批判“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种一掷千金争购名花的奢靡风气和“买归持博笑,贡自可怜人”所折射的社会现实。当然,观物以明情,和

    12、所有的咏物诗一样,以牡丹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来寄托失意之悲,抒写身世之感。“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是对人生路上“风雨”的怅惘。“异奇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是身遭谪贬的憾恨。“可怜国色天香种,竟落田夫野老家”是南渡士人的流落之恨。更有“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伤感之词。南宋士人已不可能亲身体验壮观的“洛阳花世界”,他们开始追忆盛唐、北宋的往昔繁华,痛惜中原沦丧,借牡丹抒写深重的亡国之痛。综上,唐宋牡丹诗词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主题之嬗变,实与唐宋牡丹玩赏之风习相始终,与唐宋文人之生存境遇相生发,特别是与唐宋两朝盛衰兴亡的历史轨迹相表里。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今天人

    13、们所认同的牡丹及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诸如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象征国家富强、繁荣昌盛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数百年民族劫乱和文化变迁后才逐步形成的。(摘编自路成文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牡丹玩赏之风盛行于唐,在北宋前期达到极盛。宫中的赏花钓鱼宴和民间的诸如洛阳万花会等活动都是当时牡丹玩赏之风达到极盛的明证。B统治者喜爱牡丹具有的象征意义,也乐于与文武大臣乃至士庶百姓共同欣赏盛放的牡丹,以显示其与民同乐的姿态,因此牡丹玩赏之风首盛于宫廷。C因为牡丹品种迅速丰富,客观上促进了唐代牡丹玩赏之风的兴盛,因此园艺工们为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味而热

    14、衷于培植花形巨大、花色艳丽的奇特品种。D伴随着牡丹玩赏之风的盛行,歌咏牡丹的文学作品也纷纷涌现,从盛唐到南宋,诗人都有吟咏牡丹的佳作传世。AB项,因果关系不照应。“因此牡丹玩赏之风首盛于宫廷”错 ,“统治者姿态”所导致的结果是从宫廷逐渐向下层发展的整体局面;C项,因果倒置,应该是“园艺工们为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味而热衷于培植花形巨大、花色艳丽的奇特品种,使得牡丹品种迅速丰富,客观上促进了唐代牡丹玩赏之风的兴盛”;D项,扩大了范围,“诗人都有吟咏牡丹的佳作传世”应该是“不少诗人都有吟咏牡丹的佳作传世”。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两段主要阐述牡丹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的

    15、过程,写玩赏牡丹之风盛行是为下面写牡丹诗词做铺垫。B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在阐述牡丹诗词时也分成两类,一类是单纯赞美和歌功颂德,另一类则有对牡丹的不屑或寄托失意之悲和亡国之痛。 C作者在阐述牡丹寄寓的文化内涵时,按照从唐代到宋代的顺序,并且明显可以看出,宋代比唐代的诗文内涵要丰富深刻得多。D牡丹现在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也是经历数百年变化而得这一结论,是作者在前文经过一步步论证得来的。 C于文无据。“宋代比唐代的诗文内涵要丰富深刻得多”错,文章没有作比较。9下列根据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牡丹诗词负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唐宋牡丹诗词主题的嬗变,为我们探究两朝盛衰兴亡的历史轨迹提

    16、供了一个视角。B咏物诗常通过所咏之物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唐宋牡丹诗词也不例外,其中有些就是借牡丹来感慨人生失意、国家兴亡的。C诗词与诗人的生存境遇、与他们所处时代的盛衰兴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唐宋牡丹诗词主题不同、风格迥异。D牡丹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广的文化内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数百年民族劫乱和文化变迁影响的结果。C曲解文意。“唐宋牡丹诗词主题不同、风格迥异”错,唐宋牡丹诗词的主题有相同之处,而且唐宋牡丹诗词的风格如何,文章并未涉及。(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导学号:45412121】扎西的菜园子邢庆杰扎西的菜园子,是来自山东的援藏干部老马帮扶着弄起

    17、来的。扎西本来对种菜不感兴趣, 一转眼就要过中秋节了,老马休假回山东。临走,他对扎西详细地交代了管理菜园子的方法。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中午,饭后,老马正斜歪在沙发上看电视,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就听到扎西急促的声音:“马顾问!马顾问!你快回来吧!出大事了!”老马的脑袋“嗡”一下就大了!扎西由于激动,有些语无伦次,“毒药,全是毒药,您快来吧!吓死人了!全是红的,您还是快点来吧!我们一家都不敢在菜园边住了。”老马坐飞机赶到日喀则,又坐车来到扎西所在的牧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来到菜园子门口,扎西不敢再往里走了,他指着里边,战战兢兢地对老马说:“那里,就是那里,全红了,像血一样红。”老马只看了一眼,就

    18、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一片红,是刚刚成熟的西红柿。想到自己大过节的赶了几千公里路奔到这里,只是因为西红柿成熟了,他就有些生气。但他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扎西,西藏这个地方,因为自然条件恶劣,扎西从来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这是很正常的。恐怕,大多数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藏族同胞,都没有见过像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内地司空见惯的蔬菜想到这里,他感觉到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老马摘下一个大大的西红柿,用衣角擦了擦,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又摘下一个递给扎西,说:“你尝尝。”扎西看了老马一眼,他相信老马不会骗他的,就学老马的样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顿时,扎西瞪圆了眼睛,说:“好甜!这是糖菜呀!

    19、”扎西的菜园子丰收了,扎西一家吃不了,就到处送人。老马知道后,给他打电话说:“扎西!帮你种菜,不是让你送人的,你要去卖。”扎西惊讶地说:“卖?怎么卖?卖东西多丢人!”老马知道,传统的藏民,现在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他们还不习惯用人民币来交易。在老马的说服引导下,扎西终于答应去卖菜了。老马帮着扎西把已经成熟的西红柿、茄子、黄瓜摘下来,放在几只篓子里,然后绑在了两头牦牛的背上。扎西要出发了,老马问:“你不带秤吗?”扎西一愣,问:“秤?秤是什么东西?”老马笑道:“秤是称分量的,没有秤,你怎么按斤收钱?”扎西摇摇头说:“这个你不用管,我们藏民,良心就是秤。”扎西骑着马,赶着两头牦牛走了。老马望着他宽

    20、厚的背影,心想:这些菜,按斤论价,怎么也得卖个百八十块的,不知道这个憨家伙能不能卖到钱。老马钻进了菜园子门口的帐篷里,他要等扎西回来。一觉醒来,老马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六点半了。老马走下山,远远的,就看到扎西赶着两头牦牛回来了。看到老马,扎西忽然兴奋起来,他不管那两头牦牛了,打马快跑着赶到老马面前,身姿矫健地跃下马背,有些激动地说:“马顾问,钱,我卖到钱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纸币,炫耀般用双手捧到老马面前。老马一看,这些钱有五十元的、二十元的、十元的、五元的大约得三百多块。老马迟疑地问:“这都是今天卖的钱?这么多?”扎西拍拍胸脯说:“是的,都是今天卖的!”老马禁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问:

    21、“扎西,你没有秤,怎么收钱呀?”扎西说:“菜就放在地上,谁喜欢哪样菜就拿走,拿多少都行,钱也是随便给,给多少随心”老马心里一动,茫然地看着扎西问:“这就是你说的,藏民的良心秤?”扎西重重地点了点头!老马的眼睛湿润了。10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虽然字数较少,但信息量很大,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身份以及小说的主要情节。B这篇小说把人物对话作为叙事的主要方法,通过扎西和老马的语言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小说写菜园子的菜成熟和扎西卖菜。C扎西卖菜的钱从老马预算的百八十块到最终的三百多块,说明藏区现在还十分落后,还需要更多的老马和扎西的

    22、菜园子。D文章用“老马的眼睛湿润了”一句作结,表现了老马看到扎西的变化以及扎西有一项家庭副业并能赚到钱后的激动心情,同时也感动于藏民淳朴、善良的品格。A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对文章特色赏析的能力。A项,“小说的主要情节”错误。11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作用的理解能力。根据标题及文章内容分析可知,解答本题可以着眼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扎西的菜园子”所交代的内容;二是从结构分析,因为全文主要围绕“扎西的菜园子”来写,所以该标题成为全文的线索;而作品的主题也正是通过这个标题所交代的内容体现出来。【答案】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

    23、点明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扎西”,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菜园子”。文章的标题是全文的线索,文章通过扎西对“菜园子”的态度和看法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扎西”与“菜园子”的故事,反映了援藏干部的无私助人,藏区的落后封闭以及藏民的淳朴、善良,从而突显了小说主题。12小说中“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和“卖菜不用秤”两个情节有何深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_【解析】本题考查对问题探究的能力。从文章内容来看,“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说明扎西没见过成熟的西红柿,但这里包含有深意,即藏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提高,所以援藏工作任重而道远;“卖菜不用秤”这一情节则表现藏民生活习惯还是原始

    24、的,他们需要多与外界接触,与时俱进。【答案】从扎西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可以看出,藏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援藏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加大力度。从扎西卖菜不用秤可以看出,藏民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习惯,虽然体现了他们淳朴的品格,但在现代经济大潮中,藏民也要多与外界接触,与时俱进,不能落后于时代。(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材料一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实施的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调查1月10日在京发布。调查显示:2016年末,全国流动人口达2.57亿,超过总人口的1/6。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教授陆铭指出,一个国家在市场统一、生产要素得以自由流动的

    25、情况下,结果一定是空间上的“高度集聚”,这是现代经济的共同特征。空间的“高度集聚”是怎样的?比如年轻人涌向北上广,比如沿海城市成热门选择,这就会让“不平衡”三个字呼之欲出了。陆铭将此形容为“统一、效率、平衡”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国家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每个人都有选择权,资源自由流动;而人们在衡量自己的收益和成本时,都会最大化自己的效益,有一个效率追求。在统一和效率都实现的情况下,空间的配置一定是高度不均衡的,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不平衡。”他甚至断言,如果要同时追求统一、效率和经济活动均匀分布意义上的“平衡”是“不可能!”(摘自澎湃新闻网中国城市化问题:你要大城市一张床,还是小城镇一间房?201

    26、7年1月2日)材料二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实施的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调查日前在京发布。该报告以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为重点,分专题对人口流动迁移和城镇化、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与社会融合、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和流动人口生育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关的政策。报告指出,近年来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加,2016年年末全国流动人口达2.57亿,超过总人口的1/6,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图一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变化图二流动人口分布区域图三流动人口的医保参与率(摘自中商情报网讯2016年10月20日01版)材料三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指出,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聚集了千

    27、万以上的城市人口,形成一个多元异质、丰富多样的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结构。这对青年们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然而,随着人口的高密度聚集,北上广也日益暴露出“大都市陷阱”的一面:住房昂贵、交通拥堵、通勤距离过长、工作节奏快、高竞争压力、环境恶化、孤独感、亚健康;等等。在北上广谋求发展的全国各地青年经常处在一个“向下的青春”“摇摆的青春”和“放逐的青春”的迷茫旋涡里。(摘自2016年5月13日中国青年报)材料四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人口不断流动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口在城市之间自由流动,是现代社会的应有之义。一个人应该趁年轻的时候到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哪怕最后遭遇失败,两手空空地回来,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也将

    28、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事实上,到大城市去,到资源最集中、机会最多的地方去,是每一个时代的永恒主题。在今天的中国,大城市在资源配置与机会均等上,确实有高人一等的优势,这里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一者,大城市也有熟人规则、也有拼爹窘境,但就像不少求职过的大学生说的,在不少二、三线乃至不入“线”的城市,“关系”更像硬通货、更容易升值。二者,在2010年的时候,“逃离北上广”就成了年度热词。人人控诉高房价之祸,铺陈着梦幻田园般的归隐生活。只是躲过了高房价,却完全找不到现代生活的节奏。三者,市场是一个动态平衡机制,人力资源流动带来生产的压力,自然会带动劳动者劳动价值的升高。(摘自光明网别鼓动年轻人“逃离北

    29、上广”,2016年9月10日)13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侧重探讨人口流动带来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材料二侧重对报告内容的介绍。B材料一侧重于介绍学者对人口流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后所形成的学术观点,而材料二侧重从客观数据的角度介绍人口流动的特点。C材料一重点在探讨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材料二重点在说明社会卫生保障方面的现状。D材料一的调查数据主要来自专家方面,材料二的数据主要来自社会调查。D材料一的数据不是来自专家。14阅读以上几则材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人口流动趋势的总体情况相同:流动人口流向集中的趋势不变,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B

    30、在数据使用方面,材料一指出截止到2016年末全国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57亿,而材料二还将2015年的情况与2013年做了对比。C以上几则材料均指出了我国的流动人口基本为青年人,也是主要的劳动力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对国家经济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D材料一、二侧重于对流动事实的列举和分析,材料三、四主要是分析了人口流动现状的弊端,引发我们对当下人口问题的思考。E材料四中指出大城市在资源配置与机会均等上,确实有高人一等的优势,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那里有平等竞争的机制,“逃离北上广”主要也是因为这些机制的渐渐丧失。CEC项,“几则材料均指出”错误;E项,“逃离北上广主要也是因为这些机制的渐渐丧失”错误。

    31、15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外地青年选择在北上广谋求发展会遭遇哪些压力或困扰。材料四对鼓动青年离开北上广一事提出异议,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4分)_【解析】第一问的答题区间在材料三,相关的区间内容是“住房昂贵、交通拥堵旋涡里”,前面是客观方面的,而后面一句则从主观方面来谈这些在北上广发展的全国各地青年的迷茫。第二问则是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材料三主要从现实生存层面谈他们遇到的困境,而材料四则从人生是一个体验过程的层面去谈有挑战的生活对人生的意义。【答案】客观方面:受以下“大都市陷阱”的困扰:住房昂贵、交通拥堵、通勤距离过长、工作节奏快、高竞争压力、环境恶化、孤独感、亚健康。主观方

    32、面:奋斗中的迷茫感。根本分歧:材料三更多是从现实生存层面去谈青年们选择在北上广发展所可能遭遇的困境,而材料四则更多从人生是一个体验过程的哲学层面去谈有挑战的生活对人生的意义。三、语言运用(15分)16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4分)_【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把框架图的基本构成弄清楚。分析可知,经济增长是最终的目标,而实现经济增长这一目标需要央行和财政部两个部门共同努力。其中央行的货币政策分为对内和对外的策略。具体作答时要注意内容表述完整,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答案】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共同目标,需要央行和财政部

    33、共同努力。央行需要采取对内稳定物价、对外稳定汇率的货币政策,而财政部则需要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导学号:45412122】历史上,_,两千年前的尔雅释木,载有“禊”和“荆桃”名称,晋代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注释说,两者均指樱桃。古人观察到, _,故樱桃又称莺桃、含桃,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载:为莺鸟所含,故曰含桃。宋代科学家苏颂在本草图经载:樱桃深红色者为朱樱;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在本草衍义载:樱桃熟时正紫色者为紫樱;明代李时珍认为,_,故称樱珠。【解析】根据“两千年前的尔雅释木,载有禊和

    34、荆桃名称,晋代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注释说,两者均指樱桃”可以推知第空可填“樱桃的名称不止一种”;再根据“故樱桃又称莺桃、含桃,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载:为莺鸟所含,故曰含桃”可以推知第空可填“莺鸟喜含食樱桃”;最后根据“樱桃熟时正紫色者为紫樱”及“故称樱珠”可推知第空可填“樱桃形(色)如珍珠”。【答案】樱桃的名称不止一种(或“樱桃有多种名称”)莺鸟喜含食樱桃樱桃形(色)如珍珠(或“樱桃形色如美玉”)1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因为微信已经普及,故所有人都喜欢用它与人交流。打开微信,点赞比比皆是。朋友圈、微信运动、公众号爆款文章是点赞“高发区”。除了家人,

    35、好友、同事、领导的个人动态也容易被点赞。同时,微信用户也经常被动“点赞”,比如碍于情面,给朋友孩子的比赛拉票、点赞其中,被所谓的“好友”求赞最常见。由此可见,在当下社会,微信点赞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必备手段。既然这样,那么别人需要微信点赞就一定要帮忙点赞。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用微信与人交流。_。_。【解析】当下社会,“微信点赞”确实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人与人正常交往必须具备的手段。不在微信里点赞,人际交往照样能进行。被要求点赞的内容只要是合法的、健康的,帮忙点赞当然可以,但若是涉及一些伪科学、谣言、广告推销等内容,就不应点赞,“一定要帮忙点赞”推断有误。【答案】微信点赞并不是人与人正

    36、常交往的必备手段别人需要微信点赞不一定就应帮忙点赞四、写作(5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青海某学生以省理科前五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就读,他在北大学习感到“痛不欲生”,后来退学转入北京某技师学院。从全国著名高等学府退学转到名不见经传的技校,这件事引起广泛的争论。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作文材料讲述的是某学生不上北大上技校的事,他摒弃了人人羡慕的北大,转入技师学院,完全出于他“喜欢”,技校更符合自己的兴趣,适合自己的特点。作文凡围绕正确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立意行文,皆属

    37、符合题意。材料内涵丰富,立意较多。可直接评论事件本身,也可谈“人生之路我做主”“不为功利而活”“摒弃世俗观念,活出自我”;也可谈“不能只从兴趣爱好出发”“摒弃小我,担当责任”等。【范文示例】摒弃传统观念,学艺报国廖雪萍青海某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就读,却因不适应而转入某技校。这一做法虽令人不解,却让人深思。而我认为,我们要摒弃传统观念,学艺报国。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传统观念中坐井观天,认为只有进入名校将来才有出路。殊不知时代在变,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有所不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不知灵活变通,不会将学到的知识适用于实际,等到步入社会,才

    38、发现自己毫无用武之地。何不摒弃传统观念,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不将自己囿于这并不与自己相融的世界里。该青海学生以省理科前5名的高考成绩进入北大,但却在北大“痛不欲生”,果断选择退学进入技校学习,这不仅是他正确地认识自己,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表现,更是他懂得把握时代潮流的智举。当今社会就业问题紧张,就业难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的拦路虎,而那些毕业自技校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却成为“香饽饽”,各大企业争抢着录用。从这一对比上看,学艺报国未必不是明智之举,社会上所需的技术型人才缺少,而高等学府毕业出来的学生却无用武之地,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我国是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要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

    39、造”进军。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储备足量技术型人才在当前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高等学府毕业生可以为国家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而技术人才才是为这些理论前赴后继的“火车头”。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播出,引发了众多人对工匠的关注,“工匠精神”一词一度成为热词,而“单招”一词更是成为宠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工匠的重要性,“大国工匠”更是令人敬仰,航天火箭零部件的制作,毫米之差的苛刻要求,正是这些技工用他们的双手为我国的复兴之路添砖加瓦,全中国人为之感动!该青海学生的目光长远,判断明确,为很多在技术方面有兴趣和能力的人才开了好头,并不是只有出身名校的人才对社会有用,学艺也能报国。由此学生的选择是否可以看出教育的漏洞?学校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过于死板空洞,数载的寒窗苦读最后却选择了技校。因此,不仅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需更新,学校的教育也应与时俱进,目标不应仅是名校,更应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和考虑时代所需。学艺报国亦是众多出路的一条,不是只有白领在为改变世界贡献力量,蓝领也在用双手为这个世界增光添彩。【点评】本文可以说是篇从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的典范,作者围绕着中心论点,从四个角度进行论述,体现了作者对现象的分析力和洞察力,道理也在这多角度的阐述中说得很透彻,让人信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单元综合测评4 第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38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