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单元综合测评4 第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单元综合测评4第4单元 WORD版含解析 2018 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练习 单元 综合 测评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单元综合测评(四)第四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45412117】会议开始,小刘被要求首先发言,他没有话说,却又必须发言,只好搜肠刮肚,讲了五分钟,便草草收场,下台休息去了。 如今,我们见到很多学生出现成长危机,都是与错误的家庭教育休戚相关,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有着高学历、高职位,有的还收入不菲。 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而是循循善诱,用如春风化雨般的话语对他讲述为人之道、做事之理,这奠定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约30天后,于11月18 日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距离建成航
2、天大国又近了一步,真是大快人心。 射击比赛开始,小刘第一个上场,他趴在那里,目不交睫地盯着靶子,不慌不忙,一勾扳机,“叭”的一声,打出了九环的好成绩。 艰苦创业时往往能够筚路蓝缕、克勤克俭;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就会疏于律己,不再朝乾夕惕 ,而是用暮气取代朝气。 ABC DD搜肠刮肚:形容费尽心思。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而本句讲的是因果关系,不是忧喜与祸福,应改为“密切相关”。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进行学习。使用正确。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本句所言不是坏人坏事受到惩罚和打击,所以使用错误。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3、。“盯着耙子”与睡觉无关。朝乾夕惕:乾,勉力,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导学号:45412118】A福建计划实现全省自考考籍的电子化管理,同时加强网站建设,为自学考试者提供方便简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B国家语委和央视联合推出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系列节目,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为增强文化自信做出了引领和示范。C国际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交通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怀疑。D行政定价虽然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缓解群众“看病贵”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越来越不适
4、应形势的发展,造成了很多弊端。AB项,偷换主语,应在“汉字听写大会”前面加“的”。C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句首。D项,成分残缺,应在“看病贵”后加“难题”。3新年到来之际,某校教师举行辞旧迎新茶话会,下面是几位教师的简短祝词,其中最有特色且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A能光临这个茶话会跟各位共叙友情,我感到很高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B我的祝福是一点点:愿大家烦恼少一点,开心多一点;白发少一点,潇洒多一点;身材一点不走样,技能一点不下降。C恭祝各位在新的一年丹心催桃李,碧血育栋梁;祝家父家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令郎或者令爱学习进步。D我祝各位女士多
5、涨工资少长肉,祝各位男士少打麻将多遛狗,祝在座的同仁身体一天天瘦下去,钱包一天天鼓起来。BA项,“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不能用来说自己。C项,“家父家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母,可改为“令尊令堂”。D项,“少长肉”“多遛狗”是戏谑的口吻,“身体一天天瘦下去”有病态之意,均不得体。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导学号:45412119】就地球上的生物来说,_品种形态多种多样,_它们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_科学家们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时,都是以是否有碳氢化合物存在为前提依据。_发现某个星球上存在碳氢化合物,那么这个星球上至少有了同地球生命相似的信息存在。_宇宙间普
6、遍存在碳氢化合物,_具备了适合的条件,就完全有可能演化成为生命。A尽管可/只要即使除非B虽然但因此如果/只要C即使但所以/其实如果D/并且而只要况且但B“尽管可”与“虽然但”这两组关联词都表转折关系,“尽管可”侧重强调主观情绪,“虽然但”则侧重陈述客观事实。处是在陈述客观事实,用“虽然但”这组关联词恰当。处用“如果”,表假设关系。处用“只要”,与后句“就”构成条件关系。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陶先生继承经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两点,将大学对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
7、大学新使命是什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大学的领导者不约而同提出了大学的新功能:_。A大学不但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而且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B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C大学应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和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这两方面并重D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B根据语境,侧重点应该落在“新”字上
8、,不应该“新、旧(基本职能)”并行,所以C项应该排除;然后再看“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这两句话的逻辑顺序,“发挥作用”是手段,“实现传承”是结果,而A、D都把这种逻辑关系颠倒了,排除A、D两项。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韩愈在师说中讲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必须要有老师来解惑,他还从反面论述了从师解惑的重要性:“_,_,_。”(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两句,借两个地名巧妙地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解析】第(1)小题中“惑”容易写错,第(2)小题中“惶”和“零丁”容易写错。【答案】(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
9、里叹零丁 二、阅读理解(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导学号:45412120】在争艳的群芳中,牡丹以美丽奇特的花形花色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自唐初武则天以来,为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园艺工们往往以培植花形巨大、花色艳丽的奇特品种为能事,从而使牡丹品种迅速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各阶层欣赏牡丹的需求,与此相应,唐代牡丹玩赏之风大盛。这种风气首盛于宫廷,次及于大夫,再流及民间士庶之家。有此局面,主要在于这种追求巨丽之美的审美趣味,与最高统治者追求繁华盛世的理想暗合统治者喜爱这种富丽花卉的象征意义,也乐于与文武大臣乃至士庶百姓共同欣赏盛放的牡丹,从而展
10、现其与民同乐的姿态。到了中唐时期,牡丹玩赏不但是长安的一种全民性娱乐项目,且有流于四方之趋势。北宋前期,由于社会安定和统治者的推崇,牡丹玩赏之风达到极盛:在宫中,有赏花钓鱼宴这种制度化的吟赏活动;在民间,则有洛阳万花会、彭州牡丹会等群众性玩赏活动。随着此风盛行,歌咏牡丹的文学作品也纷纷涌现。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到李商隐的“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再到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与牡丹相关的诗词中多有佳作,然而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唐宋牡丹诗词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唐宋牡丹诗词从表现的主题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立足牡丹本身,以呈现牡丹之美艳、赞赏牡丹
11、之高贵、描绘玩赏之盛况为主要内容,充溢着颂美主题。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同样是颂美,也有“国色朝酣酒,无香夜染衣”这种单纯的描摹赞美之句和“霭霭祥云辇路晴,传呼万岁杂春声。蔽亏玉位宫花密,映烛金沟御水清”一类借题发挥、歌功颂德之作的区别,后者多见于宋人牡丹诗词中。另一类则以牡丹为某种特定的思想、情感、心理、情绪的触媒,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中创作的,因而主题思想比前一类丰富、深刻得多。在这类承载更丰富意蕴的诗词中,有人对牡丹不屑一顾:“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又空枝。”有人批判“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种一掷千金争购名花的奢靡风气和“买归持博笑,贡自可怜人”所折射的社会现实。当然,观物以明情,和
12、所有的咏物诗一样,以牡丹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来寄托失意之悲,抒写身世之感。“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是对人生路上“风雨”的怅惘。“异奇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是身遭谪贬的憾恨。“可怜国色天香种,竟落田夫野老家”是南渡士人的流落之恨。更有“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伤感之词。南宋士人已不可能亲身体验壮观的“洛阳花世界”,他们开始追忆盛唐、北宋的往昔繁华,痛惜中原沦丧,借牡丹抒写深重的亡国之痛。综上,唐宋牡丹诗词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主题之嬗变,实与唐宋牡丹玩赏之风习相始终,与唐宋文人之生存境遇相生发,特别是与唐宋两朝盛衰兴亡的历史轨迹相表里。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今天人
13、们所认同的牡丹及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诸如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象征国家富强、繁荣昌盛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数百年民族劫乱和文化变迁后才逐步形成的。(摘编自路成文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牡丹玩赏之风盛行于唐,在北宋前期达到极盛。宫中的赏花钓鱼宴和民间的诸如洛阳万花会等活动都是当时牡丹玩赏之风达到极盛的明证。B统治者喜爱牡丹具有的象征意义,也乐于与文武大臣乃至士庶百姓共同欣赏盛放的牡丹,以显示其与民同乐的姿态,因此牡丹玩赏之风首盛于宫廷。C因为牡丹品种迅速丰富,客观上促进了唐代牡丹玩赏之风的兴盛,因此园艺工们为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味而热
14、衷于培植花形巨大、花色艳丽的奇特品种。D伴随着牡丹玩赏之风的盛行,歌咏牡丹的文学作品也纷纷涌现,从盛唐到南宋,诗人都有吟咏牡丹的佳作传世。AB项,因果关系不照应。“因此牡丹玩赏之风首盛于宫廷”错 ,“统治者姿态”所导致的结果是从宫廷逐渐向下层发展的整体局面;C项,因果倒置,应该是“园艺工们为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味而热衷于培植花形巨大、花色艳丽的奇特品种,使得牡丹品种迅速丰富,客观上促进了唐代牡丹玩赏之风的兴盛”;D项,扩大了范围,“诗人都有吟咏牡丹的佳作传世”应该是“不少诗人都有吟咏牡丹的佳作传世”。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两段主要阐述牡丹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的
15、过程,写玩赏牡丹之风盛行是为下面写牡丹诗词做铺垫。B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在阐述牡丹诗词时也分成两类,一类是单纯赞美和歌功颂德,另一类则有对牡丹的不屑或寄托失意之悲和亡国之痛。 C作者在阐述牡丹寄寓的文化内涵时,按照从唐代到宋代的顺序,并且明显可以看出,宋代比唐代的诗文内涵要丰富深刻得多。D牡丹现在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也是经历数百年变化而得这一结论,是作者在前文经过一步步论证得来的。 C于文无据。“宋代比唐代的诗文内涵要丰富深刻得多”错,文章没有作比较。9下列根据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牡丹诗词负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唐宋牡丹诗词主题的嬗变,为我们探究两朝盛衰兴亡的历史轨迹提
16、供了一个视角。B咏物诗常通过所咏之物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唐宋牡丹诗词也不例外,其中有些就是借牡丹来感慨人生失意、国家兴亡的。C诗词与诗人的生存境遇、与他们所处时代的盛衰兴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唐宋牡丹诗词主题不同、风格迥异。D牡丹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广的文化内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数百年民族劫乱和文化变迁影响的结果。C曲解文意。“唐宋牡丹诗词主题不同、风格迥异”错,唐宋牡丹诗词的主题有相同之处,而且唐宋牡丹诗词的风格如何,文章并未涉及。(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导学号:45412121】扎西的菜园子邢庆杰扎西的菜园子,是来自山东的援藏干部老马帮扶着弄起
17、来的。扎西本来对种菜不感兴趣, 一转眼就要过中秋节了,老马休假回山东。临走,他对扎西详细地交代了管理菜园子的方法。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中午,饭后,老马正斜歪在沙发上看电视,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就听到扎西急促的声音:“马顾问!马顾问!你快回来吧!出大事了!”老马的脑袋“嗡”一下就大了!扎西由于激动,有些语无伦次,“毒药,全是毒药,您快来吧!吓死人了!全是红的,您还是快点来吧!我们一家都不敢在菜园边住了。”老马坐飞机赶到日喀则,又坐车来到扎西所在的牧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来到菜园子门口,扎西不敢再往里走了,他指着里边,战战兢兢地对老马说:“那里,就是那里,全红了,像血一样红。”老马只看了一眼,就
18、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一片红,是刚刚成熟的西红柿。想到自己大过节的赶了几千公里路奔到这里,只是因为西红柿成熟了,他就有些生气。但他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扎西,西藏这个地方,因为自然条件恶劣,扎西从来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这是很正常的。恐怕,大多数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藏族同胞,都没有见过像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内地司空见惯的蔬菜想到这里,他感觉到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老马摘下一个大大的西红柿,用衣角擦了擦,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又摘下一个递给扎西,说:“你尝尝。”扎西看了老马一眼,他相信老马不会骗他的,就学老马的样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顿时,扎西瞪圆了眼睛,说:“好甜!这是糖菜呀!
19、”扎西的菜园子丰收了,扎西一家吃不了,就到处送人。老马知道后,给他打电话说:“扎西!帮你种菜,不是让你送人的,你要去卖。”扎西惊讶地说:“卖?怎么卖?卖东西多丢人!”老马知道,传统的藏民,现在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他们还不习惯用人民币来交易。在老马的说服引导下,扎西终于答应去卖菜了。老马帮着扎西把已经成熟的西红柿、茄子、黄瓜摘下来,放在几只篓子里,然后绑在了两头牦牛的背上。扎西要出发了,老马问:“你不带秤吗?”扎西一愣,问:“秤?秤是什么东西?”老马笑道:“秤是称分量的,没有秤,你怎么按斤收钱?”扎西摇摇头说:“这个你不用管,我们藏民,良心就是秤。”扎西骑着马,赶着两头牦牛走了。老马望着他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38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4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精品课件 唐诗宋词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