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6 愚公移山》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 精练精析 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 愚公移山
- 资源描述:
-
1、16 愚公移山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吾与汝毕力平险 ( )(2)方七百里,高万仞 (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 )(4)如太行、王屋何 (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2.翻译下列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译文:_(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译文:_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B
2、.本文塑造了生动的愚公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二、精彩段落品一品(2011台州中考)阅读愚公移山第三段,完成58题。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固不可彻 _(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_(3)何苦而不平_(4)河曲智叟亡以应 _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甚矣,汝之不惠。译文:_7.下列与 “以残年余力”的“
3、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从下面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答:_三、类文阅读做一做(2011龙岩中考)阅读下文,完成911题。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习题课件 - 期中测评卷人教(部编版)(共1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