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六课 1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课后落实·应用提高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六课1 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课后
- 资源描述:
-
1、一、基础考查1下列句子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这些“新发现”_了从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经检查,该车为偷运违禁物品的套牌车,警方当机立断,将车上物品和押车人员全部_。市场上蜂蜜产品_,有的消费者发现,大价钱买回家的蜂蜜其实就是一瓶糖水。来自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政协委员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进行讨论,委员们_,积极建言,会场气氛热烈。A囊括扣压鱼目混珠推心置腹B涵盖扣压鱼龙混杂推心置腹C涵盖扣押鱼目混珠各抒己见D囊括扣押鱼龙混杂各抒己见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考查近义词语辨
2、析。涵盖:包括,包容;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根据语境,“从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所以应选“涵盖”。扣押:扣留,拘留,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扣压:把文件、意见扣留下来不办理。根据语境,警方办案是将物品和人员扣留,所以选用“扣押”较好。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根据语境,蜂蜜产品属于物品,所以应选“鱼目混珠”。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根据语境,强调委员们充分发表意见,所以选用“各抒己见”合适。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那些作家们在一_暗黄的灯影里_的时候,他们_不会预先
3、知道,在时光的另一岸,肘边这叠稿纸将成为人们精神上永恒的珍藏。在那一岸,许多的日子已经逝去,许多的歌声已经喑哑,_有前辈们如丰碑一般永不改色的著作依然鲜亮如初,令人们恒久感动。A晕奋笔疾书或许唯B抹笔耕不辍兴许却C片埋头苦干也许更D缕舞文弄墨可能只解析:选A。晕: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抹:用于云霞、阳光等(数词多用“一”)。片: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心意等(数词限用“一”)。缕:用于细的东西。与“暗黄”搭配,选“晕”更合适。奋笔疾书: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笔耕不辍:长期不放弃地从事文学创作。埋头苦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舞文弄墨:指玩弄文字技巧。“奋笔疾书”更能显示出在艰难的环境中
4、作家坚持创作的状态。“兴许”“或许”意思都是“也许”,但“兴许”口语色彩浓厚。也许:表示不很肯定。可能:可以实现的,能成为事实的;能成为事实的属性,可能性;助动词,表示估计,不很确定。根据语境,“或许”“也许”都可以。唯:单单;只。却:表示转折。更:更加。只:只有;仅有。最后一空用“唯”更合适。3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解析:选A。根据押韵、平仄及情境即可得出答案。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本着语言简明、清晰的原则,完成后面的题目。(只填序号)当记者、编辑,当
5、然不是搞文学的,但是你要报道、要知道的东西方面极广。自然科学方面,最大的门类是六个字:数、理、化、天、地、生;社会科学一般地是文、史、哲,其实还有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个方面,这么广泛,而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人们日常要接触的,不多学一些东西,怎么能行呢?(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_。(2)应当增加词语使内容清晰的一处是_,应增加的词语是“_”。(3)应写得简略的一处是_,可以改为“_”。答案:(1)(2)的内容(3)这些东西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艺术遗产,具有各不相同的表现特征和风格。中国元素,就是经过时间的锤炼与锻造,从传统
6、文化遗产中提炼出的精华。民间艺术的粗犷朴实,宗教艺术的博大深邃,人文艺术的典雅隽秀,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也构成了中国元素的艺术基石。象征性图形在中国元素中占有很大比重,其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道德审美观念等各个层面。古人对天、地、宇宙充满想象,也渴望从宇宙自然的规律中找到人类起源、生存、发展的规律。这种渴望,来自于古人对生命的崇拜。这也就可以理解,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生命树”为何能够成为一个经典的象征图形它表达着对生命的尊崇。生命树不仅存在于中国,据专家撰文,古老的波斯王国的生命树是云杉;印度的生命树是菩提树;而中国的生命树以扶桑为母体。生命树以及其他代表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532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