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素材3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亭集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素材3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单元 素材
- 资源描述:
-
1、死生亦大矣解读兰亭集序【摘要;兰亭集序是一部奇书,世界上没有那一本书能像它这样绚丽多彩。它不但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死生亦大矣”的思想同样令人叹之。最为传奇的是这本充满了火药味的书,现在却不知道在那里!】 从绍兴城向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故名曰“兰亭”。 兰亭内有一块御碑,据说是康熙皇帝钦旨铸造的,高68米,宽26米,厚04米,重量达三万六千余斤,为世界上最重的石碑。碑的正面刻有康熙帝癸酉年摹写的兰亭集序全文,四周则楼有龙凤、牡丹、祥云等图案,华贵恢宏。 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在学谁写字呢?学王羲之! 王羲
2、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 1600多年前的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
3、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蒐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思想性也同样令人叹之。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说一说它的思想性。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
4、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
5、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7课《试飞》_西师大版 (共2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