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2 自主赏析 篇目一 庖丁解牛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庖丁解牛(建议用时:45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砉然向然B技盖至此乎C如土委地 D善刀而藏之解析:选C。A项,“向”通“响”;B项,“盖”通“盍”;D项,“善”通“缮”。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未尝见全牛也B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C因其固然D视为止,行为迟解析:选A。B项,天理:古义,这里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自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C项,固然:古义,本来的样子,文中指本来的结构;今义,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D项,行为:古义,两个词,行指动作,为指因为,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3下列各句中,加点
2、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A。A项,两者皆为“合乎”。B项,好/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C项,技艺/支脉。D项,众/(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4下列各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A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B虽然,每至于族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解析:选C。C项和例句中的“于”都是介词,可译为“对于”;A项,介词,译为“从”;B项,介词,引出对象;D项,介词,表被动。5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臣之所好者道也B族庖月更刀,折也C技经肯綮之未尝 D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解析:选D。A
3、项,判断句;B项,判断句;C项,宾语前置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B“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二为庖丁与普通厨师的对比,三为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解析:选C。只有两种对比,“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
4、比”错。7翻译下列语句。(1)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译文:(2)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译文:答案:(1)现在,我是只用精神去接触(牛)而不用眼睛去看,(我的)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2)虽然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难以下刀。8请以庄子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答:解析:注意内容主题、修辞手法和结构模式的一致性。仔细分析例句可知:主题为“寂寞中做出伟大贡献”,修辞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484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