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道家第4课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课时作业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道家 道法 自然 无为而治 课时 作业 解析 粤教版 选修 先秦 诸子
- 资源描述:
-
1、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行而不殆殆:懈怠B强字之曰道 强:强迫C人法地,地法天 法:效法D长而不宰 宰:主宰,控制【答案】B强:勉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立而不改独立:独自存在B而人居其一焉 居:处于,属于C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贵:贵重D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常:顺应【答案】C贵:以为贵。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为天地母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B道之尊,德之贵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C独立而不改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D吾不知其名 而人居其一焉【答案】BB项“之”:助词,“的”。A项“以”:介
2、词,“把”;介词,“因为”。C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D项“其”:代词,“它的”;不定代词,“其中”。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微斯人,吾谁与归?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D例句与D项为状语后置句。A项为被动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
3、居,是以不去。(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丑B故有无相生 生:依存C万物作而弗始 弗:不D功成而弗居 居:居住【答案】D居:自居,据有。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音声相和 和:和谐B生而弗有 有:占有C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去:离去,消失D万物将自化 化:变化【答案】A和:应和,呼应。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4、实词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C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D故曰教学相长也【答案】DD项和例句:“互相”。A项:“帮助、辅佐”。B项:代词,偏指动作的一方,“我”。C项:名词,“丞相、相国”。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B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C万物作而弗始 常无为而无不为D侯王若能守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答案】DD项“若”:连词,“如果”。A项“以”:连词,表承接;介词,“用”。B项“之”:结构助词,“的”;代词,“它”。C项“而”:连
5、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并列。9下列对原文理解、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B老子认为,有道之人不恣意行事,不矫揉造作,顺应主观的需求,对自己建立的功业要占有,才能使之不消失。C老子认为,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之私。D最后一段老子强调了“至柔”的作用和“无为”的效益。【答案】B错在“顺应主观的需求,对自己建立的功业要占有,才能使之不消失”,应该是要超越主观的执着,不自居其功,才能使功业永存。10翻译下面的句子。(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_(2)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_【答案】(1)天下
6、最柔弱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自由奔驰。(2)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基本上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它们。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11下列加点的
7、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而不亡者寿寿:寿命B报怨以德 报:回报C是以圣人犹难之 难:以为难D轻诺必寡信 轻:轻易【答案】A寿:长寿,指活得长。1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死而不亡者寿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B图难于其易 师不必贤于弟子C人之生也柔弱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草木之生也柔脆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答案】BB项,于:介词,表所自,从/介词,表比较,比。A项,而:连词,表转折,可是。C项,也:语气助词,表停顿,不译。D项,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3下面关于文段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体现了他“无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05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3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