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初一语文《为学》家庭练习作业.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为学 冀教版 初一 语文 家庭 练习 作业
- 资源描述:
-
1、冀教版初一语文为学家庭练习作业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去做这件事,那么困难变得容易,初一语文为学家庭练习作业就是针对大家学习本课重点后给同学们的一个检测一、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1.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为:_2.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资: 逮:_3. 旦旦而学之 旦旦: 学:_4. 久而不怠焉 久: 怠:_5. 迄乎成 迄:成:_6. 吾资之聪,倍人也 聪:_倍:_7. 屏弃而不用 屏:_ 屏弃:_8.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道:_ 卒:_传:_9.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然则:_ 常:_10. 蜀之鄙有二僧 鄙:_11. 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于:_12. 吾欲之南海,何
2、如? 之:_ 何如:_13. 子何恃而往 子: 恃:_14. 吾一瓶一钵足矣 足:_15.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下:_ 犹:_16. 越明年 越:_17. 贫者自南海还 还:_18. 富者有惭色 惭色:_19. 西蜀之去南海 去:_20.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焉:_21.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_ 哉: _22. 自败者也 败:_23. 自力者也 力:_24. 下列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人称代词,请标明它们所指的人称: 吾_汝_其_ 余_尔_之_二、 翻译句子。1. 吾欲之南海,何如?_2. 子何恃而往?_3. 吾一瓶一钵足矣。_4.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_5. 人之立志,
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6.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于庸也。_7. 吾资之聪,倍人也_8.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_9. 自败者也。_10. 自力者也。_三、 简答题。1.“_”、“_”表明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2.二僧对话中,富者两次说“_”,表现了他只强调,“_”则不但表明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而且表明他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高:“_”表明贫者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低。3.“_,_”是明写贫者的行动,他终于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成 功:“_”表明富者的物质条件准备永无完备之日,“_”则暗写富者到底没能去南 海。4.为什么贫者能取得成功,而富者却始终未能去南海?_5.贫富二僧的鲜明对比证明了什么道理?_6.为学选自_,原题是_。作者 _,_代四川人。 本文通过的故事,说明了的道理,从而告诉我_。7.本文第一段是提出部分,说明了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_”上。课文第三段是运用_论证本文观点;课文第四段是_,强调_.8.为学是一篇议论文,写法是_,即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道理,其作用是_,_。9.简述本文的体裁及出处。为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初一语文为学家庭练习作业希望能帮助大家对第四单元有个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