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后精练 2.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案导学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A敢问夫子恶(w,表疑问,何)乎长以直养而无害,则塞(si,充满)于天地之间B行有不慊(qin,快心、满意)于心,则馁(ni,意气、萎靡不振)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o,枯干)矣C宋人有闵(mn,同情)其苗之不长而揠(y,拔起)之者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yn,除草)苗者也D行拂(f,违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n,同“增”)益其所不能丈夫之冠(un,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已经成人)也,父命之解析B项“慊”应读“qi”。C项“闵”,忧虑。D项“冠”应读“u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C)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B岂不诚大丈夫哉C所以动心忍性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析C项“动心”,本文指“使他的心受到惊动”;今义指思想、感情发生波动。 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B曾益其所不能C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解析A项“女”通“汝”。B项“曾”同“增”。C项“慊”通“惬”。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C)A必先苦其心志B饿其体肤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空乏其身解析A项“苦”,使遭受困苦。B项“饿”,使受饿。D项“空”,使受穷困。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然则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D
3、不同,相同解析“然”:的样子/这样。则:表已然,相当于“原来已经”/与下句的“则”照应,表示并列关系。6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C而良人未之知也D先生将何之解析例句和B项均为判断句,A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D项均为宾语前置句。二、阅读与鉴赏课内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
4、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我知言:懂得(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盛大流行的样子(3)则塞于天地之间:充满(4)苗则槁矣:枯干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以直养而无害:表承接关系,无实义(2)非义袭而取之也:表承接关系,无实义(3)其子趋而往视之:表修饰关系(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表承接关系9下列加点的词语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21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