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学易金卷:段考模拟君之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原创模拟卷03(考试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30217
  • 上传时间:2025-11-19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8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学易金卷 段考 模拟 2017 2018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考试 原创 03 考试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1试题命制中心学易金卷:段考模拟君之2019-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原创卷03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如果没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没有人口显著地增加并聚集成为城市,那么,农业文明就无从谈起。

    2、我们发现,在中国北方,小米是中国北方地区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础。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时期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和黍,南方地区(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所谓粟和黍就是谷子和糜子,都是小米,谷子是一般的小米,黍是黏的小米。在世界范围内,欧洲、西亚其实也有小米,黍曾被认为最早是在7000年前的西亚地区起源的。但在2019年,我们在内蒙古赤峰发掘的兴隆沟遗址,发现了8000年前小米,包括粟和黍。到底哪儿是小米的原产地呢?中国和西亚欧洲的粟和黍究竟是两个不同中心,具有各自的起源,还是只有一个起源地?这个问题只靠我们考古学家是解决不了的。于是,中外顶级的植物考古专家合作,用科学的办法对中国和西亚、欧洲的小米进行多种分析手

    3、段研究。首先,科学“测年”成了解决问题的基础。我国有便利的条件对小米进行“测年”。我们采用浮选法,将从考古发掘的居住址出土的土放在容器里加水,一些植物的种子就会浮起来,再经晾干,就得到了很多当时植物的种子。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区很可能在河北山西一带。近年,在北京市西部的门头沟区遗址发现了距今9000多年前的粟和黍,但量很少,且尚未正式发表研究成果。现在比较确凿的是,我国最早的粟和黍距今8000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高精度测年仪器对兴隆沟遗址中浮选出来的碳化的黍进行测年,结果都是距今7600多年。在兴隆沟遗址出土的这批粟和黍之前,学术界认为世界上最早的黍是西亚出土的,有7000年的历史,欧洲

    4、出土的黍有5000年历史。但是,最新的高精度测年研究表明,这两个地区的黍都没有早于“4500岁”的。比我国发现最早的黍晚得多。即使我国发现的黍年代比西亚和欧洲的时间早,也并不能直接证明它们之间有传播的关系。现在我们采取基因考古的方式对小米粟和黍的基因进行研究。基因研究的结果表明,世界上所有的粟和黍都是来自于同一个起源地,这个起源地就是中国的北方地区。所以说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小米都是起源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基因研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果就是发现黍的黏性基因是起源于中国北方之后传到欧洲的。小米被发现之后,在中国的文明形成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米被发现以后,直至小麦传来,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北方地区

    5、人们的主食。总之,植物考古和基因考古双重显示小米起源于中国的北方,无论是粟和黍都是这样,小米栽培技术被发明以后从中国的北方向外传播。考古证据表明,尤其是DNA研究表明,至迟在距今4500年前,黍已经传播到了中亚地区并继续向西传播,大约3500年前已经到达了东欧地区。另外一个品种不黏的小米粟在距今4000年前向南传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但是在那边没有发现黏的黍,可见各地对外来因素的接受、吸收也是有选择的。(选自王巍文化交流与中华文明的形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米早在史前时期就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可以说中国北方地区的古老文明起源于小米。B黍曾被认为起源于西

    6、亚地区,在兴隆沟遗址中也发现了粟和黍,使小米的起源地问题成了解决不了的难题。C我国最早的粟和黍距今8000年,比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测年”距今7600多年的“黍”要早得多。D我国发现的黍与西亚和欧洲的黍有传播关系,可以说中国的北方地区是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小米的发源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指出小米对中国北方地区文明的重要意义,再论述小米的原产地,最后指出从我国传播的时间和过程。B文章在论述粟和黍的起源地时运用大量的数据、科学的论据分析了我国与西亚、欧洲的传播关系。C文章运用对比和比喻论证,前者体现在对比粟和黍的出土时间,后者体现在把研究小米的出土时间说成

    7、“测年”。D文章通俗浅近,从抽象的科学研究中列举通俗易懂的典型事例,论证思路清晰,很容易被读者接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北方的黍在4500年前就已经传播到中亚并继续向西传播,西亚出土的黍有7000年历史的说法并不可靠。BDNA研究技术的介入,使考古学研究产生了质的飞跃,能够直接证明西亚和欧洲的黍来源于我国北方地区。C小米裁培技术的发明在中国的文明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没有小米中国北方的农业文明就无从谈起。D在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对于外来因素的接受和吸收存在着选择性,例如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没有发现黏的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

    8、字,完成46题。你送我的雨纳兰妙珠 下雨,如老友来访。 云晓得天,不了解地。河行遍了地,没见识过天。雨上天入地,见闻最广。亿万只晶莹的触手,从高广的云深处伸出来,抚触大地。雨让普通的事变得神妙。汪曾祺说李贺的诗是在黑底子上作画,雨负责的就是把世界涂成个黑底子,什么情绪都显得鲜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没有前面的凄风苦雨,后面喜的味道就没那么甜了。 于我,平常的日子大多记不清,最终记得的都是雨天。 下雨的时候,你总兴致高昂地说,走,走,出去看雨。 为什么喜欢雨? 你答,因为雨有趣啊。不下雨,多么枯燥乏味! 趣自何来?我试着从你的角度想。下雨了,像一出节目开演:最开始,雨点先是试

    9、探着落,噼,啪,噼,啪,像主持人调试话筒,喂,喂喂。接着,平时矜默的老天就压低声音开腔了,一开腔就容易收不住,遂潇潇簌簌淅淅沥沥,继而哗啦啦啦啦伞则是玩耍用的道具,让人跟雨捉迷藏。雨扑到伞顶,什么也没抓住,从伞边溜下来时,这才看到人,一边往下掉一边抓紧说,嘿,原来你在这儿。隔岸观火,隔伞观雨,居安思危,人在雨中又不在雨中,世界都湿答答的,伞下自成一个干燥空间。雨像一种温存的、并不伤人的危险,站在险境边缘。 两人同行久了,单人伞嫌挤,就买了一把巨大的双人伞。伞柄粗壮如老芹菜杆,撑起来有一个大圆桌桌面那么大,走在雨里像移动的小凉亭,又像无形的城堡,敌军万箭齐发,都不能近身。 雨天,在窗口等你回来,

    10、没一会儿就忘了是在等,专心看雨。看得正呆,见一人持伞刺穿雨幕而来,模糊里有个轮廓,像从雾烟里走出,珠箔飘灯,遥遥一笑。一瞬间暗叹,这人笑得真温柔,真好看这才认出是你,心头猛地一惊。雨幕被刺破的瞬间,又自己缝补起来。 每个城,每个季节,雨的体嗅都不同。 或有春雨忽然飞起,王士祯:“今年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遣春来”。雨轻得像马上要融化在空气里。没带伞,头发也并不湿,只是渐渐潮黏,头皮上感到凉意。小雨里的树,草,花,都特别好看,枝叶低垂,像在做梦,时而微颤,如婴儿闭目吮乳时唇角抿动。 深秋的雨已有了雪气,投在一个小城的客栈,早早并肩在雨声里躺下。忽听到几声梆子,叫卖声:米酒,米酒嘞商量犹豫要不要披衣

    11、买酒的当儿,叫卖声已远了。 在巴黎拉雪兹公墓,遇雨,两人仅有一片巴掌大的“铅笔伞”。很多墓上都盖起一座微缩教堂似的小建筑,尖顶彩窗,里面供奉耶稣十字架,有门,都虚掩着。一对洋青年钻进去搂抱着避雨。我说,咱们也找一间,避一会儿。你坚持不去,宁愿淋着。说,那下面有棺椁的呀,踩在别人头上,多不敬最后还是听你的,尊重亡者,淋雨离开。 我本来怕雨。因为小时住平房,盛夏,雨持续两小时以上,屋里就要浸水了;又怕冷,又怕弄湿鞋,而无论怎么像偷珠宝的女盗一样小心地左跳右闪,躲开大小水坑的机关陷阱,最后球鞋仍要神奇地湿掉,双足浸水,遂整日不悦。但是,你欢喜雨。所以我也慢慢敢于打开门,让雨水飞进来,跑进来,手拉着手

    12、,踮着它们伶俐的、光滑的脚尖。 春雨微腥,是各种植物奋力萌发的腥,近似荷尔蒙旺盛的少年体嗅。夏雨像酒,淋雨犹如痛饮,不久辄醺然。秋雨生寒,像某高傲人儿冰冷的手指,与他把臂同行,款款倾谈,方知他内里别有深情。 这些雨,都是你引荐给我的,是你送我的,是你的雨,因此我愿承认它们美不胜收。 雨本是你的友人,你不在,它们时或前来,陪我絮语,倚熟卖熟地,把心思一一说破。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题目吸人眼球,“你送我的雨”,不是自然界的原生态的雨,而是“老友来访”时下的雨。接着是对雨的描写,细致生动,有个性,有思考。B为什么喜欢雨?一句提问,破空而来,引入深思。面对

    13、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但是作者的答案却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原因是“试着从你的角度想”。C主体部分写“雨中与你同行”,在雨幕中行走的过程中,雨不仅给“我”带来了清新的感觉,而且给“我”带来了美好的记忆,这个部分时空转换,写得妙趣横生。D结尾点题,点得巧妙,点得灵动,尤其是最后一句,构思又有了新境界,雨既然是你送给我的,当然也就成了我的朋友,即使你不在身边,“我”依然自得其乐。5作品写雨中与你同行,一共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简要概括。(5分)6结合画线句子,赏析这篇作品的语言特色。(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工商总局在全国范国内开展

    14、“消费投诉公示”试点,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举措,是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和消费提示警示工作基础上,强化社会與论监督、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的新探索。对消费者来说,它打通了消费维权的事后救济和事先预防环节,使事前预防、事中投诉、事后救济成为一条完整的维权链,能增强消费者消费的安全感。这就像通过网上购物的好评和差评一样,增加了透明度,扩大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商家来说,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倒逼商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商家也可以通过消费投诉公示,更加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增加市场份额。对监管部门来说,监管部门不仅仅受理消费投诉已经不行了,还要及时调查处理,并按

    15、法定处理程序和期限回复消费者,才能让消费者满意。否则,就会受到消费者和與论质疑。这又倒逼监管部门认真履责。同时,它又可以通过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助推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消费纠纷的源头治理,进一步构建消费维权的社会共治格局,营造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摘编自丁慎毅“消费投诉公示”多赢促进公平)材料二:2019年全国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服务大类2019年(件)投诉比重(%)2019年(件)投诉比重(%)比重变化(%)互联网服务377915781628252241662销售服务3893259669397955359生活、社会服务类64685996415831159电信服务3245149727937384

    16、113文化、娱乐、体育服务11430175145362025邮政业服务1134317410502145029教育培训服务664610210338142040公共设施服务95081458943123022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8496138647119011旅游服务45000694101056013金融服务35340542679037017卫生保健服务27250421507021021保险服务2788043966014029材料三:所谓消费投诉公示,是指工商或市场监管部门以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主流媒体、12315“五进”站点、“一会两站”、放心消费创建单位、社区、村委会等公示渠道为平台集中公示消费

    17、投诉信息,信息内容包括市场主体情况、监管部门受理的投诉量、调解成功率、投诉件详情、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查处和处罚信息、投诉热点问题、潜在消费风险等等。消费投诉是市场经营活动引发的维权行为、监督行为,与经营行为、市场活动、市场诚信、监管质量密切相关,堪称市场诚信的睛雨表,而消费投诉公示则是市场信用评价的一部分,对于完善社会征信评价机制、促进诚信守法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摘自北京青年报)材料四:消费投诉公示,是从源头上减少消费纠纷的有效举措。一方面,有了这份名单,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成为会员,或者作出其他消费决策前就可以参考,这个商家的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是不是经常被投诉,

    18、投诉后处理态度是不是积极的,有没有其他风险,就不至于碰运气“盲选”。另一方面,一旦消费投诉会被公示,商家自然会绷紧弦,不敢轻易做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举动,在处理消费投诉上也会更加积极,减少了发生消费纠纷的可能性。此外,公示消费投诉也能强化社会组织、與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促使经营者诚信守法。过去,消费投诉信息只有12315或者消费者保护组织内部掌握,每季度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投诉统计大多是很笼统的,商品投诉多少件、服务投诉多少件,细分下来,也只是家电业、电信业、网络服务等分别投诉多少件,极少对应到单个企业。对单一企业的投诉,除非是数量庞大到一定程度,引发社会关注,相关部门才会对外公布。从实际操

    19、作来看,消费投诉公示最合适的公示平台应该是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就是俗称的“全国一张网”日均访问量18953万人次,日均查询量3305万人次。(摘编自佘颖公示消费投诉利于减少消费纠纷)7下列关于消费投诉公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消费投诉公示能督促监管部门认真履责,有利于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安全舒心的消费环境。B消费投诉公示是市场信用评价的一部分,对于完善社会征信评价机制可以起到重要作用。C消费投诉公示既能从源头避免消费纠纷,又能够强化社会组织、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D从实际操作来看,消费投诉公示最合适的公示平台应该是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

    20、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虽然细分了不同市场,但消费者只能了解不同服务大类分别投诉多少件,无法了解单个商家的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对消费决策帮助不大。B材料二服务大类投诉量显示,与2019年相比,2019年互联网服务投诉量上升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服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C消费投诉公示可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主流媒体、12315“五进”站点、“一会两站”、放心消费创建单位、社区、村委会等公示渠道进行公示。D过去,消费者投诉的信息只有12315或者消费者保护组织内部掌握,没有做到对外公布,只有引发社会关注的,相关部门才会对外公布。9消费投诉公示实施对消费者和商家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简

    21、要归纳。(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山东、北平荒田。又条上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数事。太祖嘉纳之。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关索岭。特许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略曰:“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臣又愿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使人馈问。贤者下诏褒奖之

    22、。骄逸不法者,则告太庙废处之。”书奏,帝颔之。已而燕兵起,命从李景隆出师,参赞军务。巍复上书,言:“臣愿使燕。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自称国朝处士高巍再拜上书燕王陛下: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今王据北平,取密云,下永平,袭雄县,掩真定。虽易若建瓴,然自兴兵以来,业经数月,尚不能出尔一隅地。且大王所统将士,计不过三十万。以一国有限之众应天下之师,亦易罢矣。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谢罪,再修亲好。朝廷鉴大王无他,必蒙宽宥。况大丧未终,毒兴师旅,其与泰伯、夷、齐求仁让国之义不大迳庭乎?巍白发书生,蜉蝣微命,性不畏死。洪武十七年蒙太祖高

    23、皇帝旌臣孝行。巍窃自负:既为孝子,当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赐死,获见太祖在天之灵,巍亦可以无愧矣。书数上,皆不报。已而景隆兵败,巍自拔南归。至临邑,遇参政铁铉,相持痛哭。奔济南,誓死拒守,屡败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经死驿舍。(选自明史高巍列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B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C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

    24、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D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洪武”,即明太祖的年号,明朝第一个年号,有洪大武功的含义,张显武事之威。B“太学”,指古代的大学。明朝时,在太学读书的学生叫太学生。C“伏腊”,指伏日与腊日,夏祭为伏,冬祭为腊,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D“太庙”,指中国古代帝王的祖庙。在先秦有不同的称谓,自秦汉起称太庙。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

    25、巍入仕以后,积极向上进言。他任职期间,先上疏开垦河南等地的荒田,后又条陈上奏抑制末技、谨慎选举等事,这些建议被太祖采纳了。B高巍思虑周密,行事稳妥。在削王的问题上,他主张加恩,建议皇帝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并重视亲人间的礼节,褒赏贤才,严惩骄纵不法之徒。C高巍虽善于辞令,却未能化解危机。在燕王起兵后,他主动请命使燕,多次面对燕王,不卑不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最终仍未能说服燕王罢兵。D高巍为国尽忠,死而后已。他在李景隆兵败后,启程南归,后投奔济南,誓死据守,并多次打败燕王军队。等到京城被攻陷,在驿站中自缢身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戍

    26、贵州关索岭。(2)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辛弃疾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注】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工。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词开篇即气势不凡,连续使用了“叠嶂”“万马”“众山”多个意

    27、象,动景与静景相结合,先声夺人。B“老合投闲”三句,语言诙谐,略带自嘲:如今人老,当过闲散生活,老天却让我来检校“长松大军”。C上阕末尾,“龙蛇影”“风雨声”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烘托“吾庐”的环境,暗示了风雨飘摇的国家形势。D在上阕写山之“形”的基础上,下阕写山之“神”,以古代人事传山水之神的这种写意笔法,别具一格。E“新堤路”一句以问作结,表达词人期待偃湖早日落成的心理,希望在此山间,更添烟水蒙蒙的新景致。15词人认为灵山“雄深雅健”,词中重点表现了灵山风景“雄”与“雅”的特点,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曹

    28、操观沧海中“_,_”两句,描写了水波汹涌澎湃、岛屿高高矗立的壮美景象。(2)苏轼在赤壁赋中哀叹人生的短暂后,表达了“_。_,_”的欣羡之情和美好愿望。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久而久之,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他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教养是一个人处世时的一种态度。教养的获得是不可一蹴而就的,它

    29、是长期自我修炼的结果。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吐故纳新、转型攻坚过程中的精神原动力,所以,涵养城市的文化底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最后往死里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大气十条”收官在即,虽然本月全国PM10浓度比十年前同期下降215%,但能不能实现既定目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B2019年5月13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驶离码头,进行首次海试,这拉开了全面试验试航的新征程。C最近一项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差已经成为14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

    30、。因此,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不断改善水质,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D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的孩子超过471%以上,阅读超过1小时的孩子仅占128%。19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你的策划文案,我有几处地方不太明白,还望不吝赐教。B你送来的拙作我已领略,文章的语言略有瑕疵,咱们可找时间切磋。C上次买的皮鞋质量上佳,我妈很满意,她说下次还会光顾贵店的。D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感同身受,会第一个站出来鼎力相助。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_,甚至,到现在还以为科举只考八股文

    31、。其实,_,即使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八股文也仅为多种考试内容的一部分或者一科,只是其重要性有点像当代高考或研究生考试中的英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罢了。但明清两代科举也要考三场,除头场考八股文以外,第二场考论、判、诏、表等当时政府的应用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_,也是无法考上的。21下边是南山中学110 周年校庆徽标设计图,请写出该会徽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 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2019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说道:“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并寄语广大青年: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材料二:近期,“佛系”一词走红,许多90 后青年自称“佛系青年”。他们的特征是:看淡一切,有也可,无也可;没有放弃生活,却也不执着于输赢;低欲望,不再将拼搏作为人生唯一的意义。是做有为青年与时代同行,还是做“佛系青年”安于自我?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热议。作为一位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青年,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易金卷:段考模拟君之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原创模拟卷03(考试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021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