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谁来画尽愁与恨主题单元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威海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谁来画尽愁与恨主题单元设计 山东省 威海 2012 2013 学年 语文 谁来画尽愁 主题 单元 设计
- 资源描述:
-
1、单元设计主题:谁来画尽愁与恨主题单元标题谁来画尽愁与恨作者姓名何倩云所属单位威海市第三中学联系地址威海市第三中学联系电话13561811675电子邮箱llhqy邮政编码264219学科领域 (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选修)所需时间课内10课时+课外4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一为何确立该主题:翻开唐诗
2、宋词,无论是谪仙人李太白、沉沦忧思的杜子美,还是旷达豪迈的苏东坡、英雄末路的辛弃疾,甚至是由闺中而离乱的李清照,没有一个不是在诗词间浸透着纷繁的愁绪。愁是一种无形无踪但又是可以感觉的真实存在,诗人词客的那些婉转心曲又岂是一个“愁”字了得!千古人物,个中又有多少愁滋味?谁来画尽愁情与恨意?就诗歌而言,引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体味诗歌的艺术魅力是诗歌教学的要务之一。愁又是一种人生感受,它哀而不伤,悲而不痛,但目前中学生对人生的这种感受还不能正确的理解和体会。语文教师教诗歌,就是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高尚
3、的审美情趣。二、如何实施该主题:(一)专题一:诗词歌赋,个中多少愁滋味?(二)专题二:纤云弄巧,织尽愁情与恨意。(三)专题三:椽笔传情,新解千般愁中语。这三个专题分别要求学生理清愁绪的分类,进而了解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在深味的基础上探索作品丰富的意蕴,从不同角度、多层面的解读诗歌,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三、主题实施的构想“愁”字体现了中国文人深层的文化心理和集体潜意识。从感情“愁”入手来学习将进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江花月夜雨霖铃临江仙声声慢水龙吟等诗歌,不仅能做到一线串珠,抓住诗歌的核心,还能把握住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触摸到中国文人悲天悯人的心怀。一个“愁”字使学习由浅层而深入,由个体而共性,
4、实现了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由品味到内化的升华。四、达到何种预期?1、完成将进酒、乌衣巷、雨霖铃、苏轼临江仙、声声慢、水龙吟等诗歌的学习,并能准确背诵。2、能够总结出古人抒发“愁”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学会运用这些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3、自主制作月夜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卜算子西江月。遣兴等拓展资源的鉴赏卡片。4、选取最喜爱的诗人,写一篇随笔。 5、进行诗歌创作,组织一次唐诗宋词创意朗诵会。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与情感,提高诗歌语言的感受力,准确背诵诗歌。2、通过品味语言,结合诗人的经历,深入体会诗作中诗人的复杂情感,了解
5、诗人表情达意的技巧和方法。3、学会运用诗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4、尝试创作诗评或诗歌。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2、通过多层次的诵读,把握诗人情感,了解诗歌采用的表现手法。3、借助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诗歌意蕴,进行个性化解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3、过程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资源共享的团队意识。2、能够辩证的看待诗人的“愁”情,感受不同诗人的不同情怀,学会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感。3、利用网络平台,使用多媒体技术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对应课标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
6、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2、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
7、、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3、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这些诗人有哪些独特地经历?2、他们在诗中分别抒发了哪些“愁情恨意”?3、诗人是如何表达“愁情恨意”的?4、对于诗人抒发的这些愁与恨,你有什么看法?专题划分(一)专题一:诗词传恨,个中多少愁滋味?(二)专题二:纤云弄巧,织尽愁情与恨意。(三)专题三:椽笔表意,新解千般愁中语。专题一诗词传恨,个中多少愁滋味?所需课时5课时(课内4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
8、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愁是一种人生感受。但在中学阶段,由于阅历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们对愁滋味的感受有些消极,本来就处在多愁善感的年龄阶段,再给愁滋味一点消极的味道,那势必会影响对诗歌的理解,甚至会影响孩子们健康成长。因此,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想通过阅读诗歌,把握诗人情感,梳理愁的内容。因为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特殊性,本专题从反复朗诵入手,在读中把握情感;在小组内有感情的朗读并互相评价。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能够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与情感。2、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梳理“愁”的具体内涵。3、通过
9、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掌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能准确流畅的朗读诗歌吗?2、你能够将自己初读每首诗的感受描绘出来吗?3、你能结合自己查阅的诗人的经历,把握诗中的情感吗?4、同是表现“愁”绪的诗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5、你能运用朗读技巧读出这些情感吗?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网络平台常规资源高二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将进酒、乌衣巷、雨霖铃、苏轼临江仙、声声慢、水龙吟等)教学支撑环境电教室其 他无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资源共享大平台各小组把自己搜集的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句子运用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