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学科素养形成测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深圳市 龙岗区 北师大 年级 下册 期末 学科 素养 形成 测试 数学试卷 解析
- 资源描述:
-
1、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素养形成五年级数学期末【说明:1本练习分A、B、C、D四个等级2.本练习仅供课堂巩固使用,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一、认真分析,选一选。1. 把两根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和6段,每段相差( )米。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把两根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和6段,每段是米和米,相减即可解答。【详解】27(米)26(米)(米)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2. 估一估,的结果应该会( )。A. 比1大B. 比1小C. 比2大D. 等于1【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为异分母分数加法,需先进行通分,利
2、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化为一致,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只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以及假分数化带分数。3. 下面四个图形(每个小方格都是正方形),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A是“141”结构,能折成正方体, B、D都是“231”结构,能折成正方体,C是123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详解】根据分析,C是123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3、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是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4. 下边是一个无盖正方体的展开图,和字母A相对的面是( )。A. 字母BB. 字母CC. 字母DD. 字母E【答案】D【解析】【分析】由正方体的展开图可知,B、C、D在同一行,同行中间隔一个找对面,B和D中间隔一个C,则B和D是相对的面;字母A单独一行,异行中间隔两个找对面,和字母A间隔两个小正方形的是字母E, 则字母A和字母E是相对的面。【详解】分析可知,字母B和字母D是相对的面,字母A和字母E是相对的面,所以和字母A相对的面是字母E。故答案为:D【点睛】正方体的展开图找相对的面时,同行中间隔一个小正方形
4、找对面,异行中间隔两个小正方形找对面。5. 计算,运用( )可以使计算简便。A. 加法结合律B. 乘法交换律C. 加法交换律D.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这样计算更简便。【详解】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故答案为: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加法的简算运算,其中需要理解整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计算。6. 福福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比第二天少读了全书的,第三天读了全书的,他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共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
5、题意可知,第一天读了全书的,比第二天少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第三天读了全书的,用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加上第三天读了全书的,就是第二天和第三天共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共读了全书的: 。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列式,关键是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用第一天读的全书的加上比第二天少读了全书的。7. 一个棱长之和是72厘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和是( )厘米。A. 18B. 12C. 6D. 3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12条棱分为互相平行的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用棱长总和除以4即可求
6、出长、宽、高的和。【详解】72418(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和是18厘米。所以答案为:A【点睛】此题主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和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8. 把三个棱长是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三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少( )平方厘米。A. 72B. 54C. 36D. 27【答案】C【解析】【分析】把三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和减少了4个正方形,求出一个正方形面积,4即可。【详解】3343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C【点睛】两个立体图形(比如正方体之间)拼起来,因为面数目减少,所以表面积减少。9. 电器商店运进280台空调,卖出,卖出( )台。A. 112B. 1
7、68C. 121D. 18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把运进电脑的台数看作单位“1”,求卖出多少台,用运进电脑的台数乘卖出的分率即可。【详解】有分析得:280112(台)卖出的台数是112台。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实际应用,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10. 甲的等于乙的(甲、乙均不为0),则甲( )乙。A B. C. D. 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确定这个等式,乘积相等,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一定小。【详解】甲乙,则甲乙。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也可用赋值法来解答。11. 一车间有工人240人,二车间的人数是一
8、车间的,两车间一共有( )A. 180人 B. 402人C. 312人 D. 420人【答案】D【解析】【分析】把一车间的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乘法的意义,即可求出二车间的人数,再相加即可求出两车间总人数。【详解】180240420(人)两车间一共有420人。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二车间的人数。12. 下列选项中,算式不可以列成“”的是( )。A. B. 求4的是多少C. 4个相乘D. 4和相乘【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写出四个选项中的算式,再选择即可。【详解】A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所以,可以改写成:4;B求一
9、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求4的是多少,列式为:4或4;C4个相乘,列式为:;D4和相乘,列式为:4或4;所以算式不可以列成“4”的是:求4个相乘。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计算。13. 如果代表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得数最大的式子是( )。A. B. C. D. 2【答案】A【解析】【分析】代表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我们可以假设为一个具体的自然数,假设为1,代入四个算式算出结果,并比较大小即可。【详解】由分析得:假设为1,则:A1B1C1D212因为 ,所以得数最大的式子是 。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
10、除法,也可以根据“一个数(不为0)乘小于1的数,积就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不为0)除以小于1的数,商就大于这个数”这个规律去判断。14. 淘气收集了5个雪容融和7个冰墩墩,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雪容融的个数是冰墩墩的B. 冰墩墩的个数是雪容融的C. 冰墩墩个数的与雪容融一样多D. 雪容融个数与冰墩墩一样多【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详解】A57,雪容融的个数是冰墩墩的,原题说法正确;B75,冰墩墩的个数是雪容融的,原题说法正确;C75(个),冰墩墩个数的是5个,与雪容融的个数相等,所以冰墩墩个数的与雪容融一样多,原题说法正确;D5(个),7,雪
11、容融个数与冰墩墩不一样多,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15. 一台榨油机小时榨油吨,平均每小时榨油( )吨。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用油的质量除以时间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榨油多少吨。【详解】(吨);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较易,考查了分数除法的知识点。16. 花园路小学要购买60个同样的文具盒,现有甲、乙、丙三家商店可以选择。这种文具盒单价都是25元,但各家优惠措施不同。甲店:每买10个免费送2个;乙店:打七折;丙店:购物每满100元,返还现金10元。为节省费用,你认为应到哪家商店购买?正确答案
12、是( )。A. 甲店B. 乙店C. 丙店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根据要购买文具盒的数量及三个商店的不同优惠方案,分别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结论:甲店:每买10个免费送2个,先计算赠送文具盒的数量,60(102)5,5210(个),即只需购买601050(个),最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实际付的钱数;乙店:打七折销售,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出总钱数,最后利用“现价原价折扣”求出实际付的钱数;丙店:购物满100元,返现金10元,先计算出超市返的现金,再用总钱数减去返的现金求出实际付的钱数;最后比较大小。【详解】甲店:60(102)2601225210(个)(6010)2550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119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