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4章 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4章 2022 高考 数学 一轮 复习
- 资源描述:
-
1、第4章核心考点精准研析考点一正弦定理1.在ABC中,a,b,c分别是内角A,B,C所对边的边长.若cos C+sin C-=0,则的值是()A.-1 B.+1C.+1 D.22.已知锐角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2A,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3.(2019全国卷)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 A+acos B=0,则B=_.世纪金榜导学号【解析】1.选B.在ABC中,由cos C+sin C-=0,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得2sinsin=2,所以C+=B+=,解得C=B=,所以A=.由正弦定理得=+1.2.选D.因为B=2A,所
2、以sin B=sin 2A=2sin Acos A,由正弦定理得b=2acos A,所以=,所以=tan A.因为ABC是锐角三角形,所以解得A,所以tan A1,所以tan A0,所以cos A=.由条件及正弦定理得sin A=2sin Ccos A,即=2sin C,所以sin C=.考点二余弦定理【典例】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c=b,sin B=sin C.(1)求cos A的值.(2)求cos 的值.【解题导思】序号联想解题(1)看到“sin B=sin C”,想到运用正弦定理,转化为b=c,又由“a-c=b”运用余弦定理求得cos A.(2)看到
3、“cos”想到公式cos(A-B)=cos Acos B+sin Asin B.利用(1)得出的cos A的值及倍角公式求出cos2A和sin2A,代入公式方可求出cos的值【解析】(1)在ABC中,由=及sin B=sin C,可得b=c,又由a-c=b,得a=2c,所以cos A=.(2)在ABC中,由cos A=,可得sin A=.于是,cos 2A=2cos2A-1=-,sin 2A=2sin Acos A=.所以cos=cos 2A cos +sin 2Asin =+=.用正、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基本量的方法第一步:选定理.两角两边用正弦定理,三边一角用余弦定理.第二步:求解.将已知代
4、入定理求解.1.(2019长沙模拟)已知在ABC中,D是AC边上的点,且AB=AD,BD=AD,BC=2AD,则sin C的值为()A. B.C. D.【解析】选A.设AB=AD=2a,则BD=a,则BC=4a,所以cosADB=,所以cosBDC=-,整理得CD2+3aCD-10a2=0,解得CD=2a或者CD=-5a(舍去).所以cos C=,而C,所以sin C=.2.(2020晋城模拟)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sinBAC=,sinABC=,BC=6,点D在边BC上,且BD=2DC,点E在边AC上,且BEAC,BE交AD于点F.(1)求AC的长.(2)求cosDAC及AF的长.【解
5、析】(1)在锐角三角形ABC中,sinBAC=,sinABC=,BC=6,由正弦定理得=,所以AC=5.(2)由sinBAC=,sinABC=,得cosBAC=,cosABC=,所以cos C=-cos (BAC+ABC)=-cosBACcos ABC+sinBACsinABC=-+=.因为BEAC,所以CE=BCcos C=6=,AE=AC-CE=.在ACD中,AC=5,CD=BC=2,cos C=,由余弦定理得AD=,所以cosDAC=.由BEAC,得AFcosDAC=AE,所以AF=.考点三 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命题精解读考什么:判断三角形形状、个数、面积问题,最值、范围问题;怎么考
6、:考查解三角形问题常与平面几何交汇,题目中经常出现有关的几何元素如高、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角形内切圆等;与平面向量交汇考查,解三角形还常与不等式,三角函数的性质交汇命题.学霸好方法1.判断三角形形状的两种思路(1)化边: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化角:通过三角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A+B+C=这个结论.2.在三角形中求边、角的方法(1)若求角,寻求得到这个角的一个函数的方程,结合角的范围求解.(2)若求边,寻求与该边(或两边)有关联的角,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判断三角形个数、形状【典例】1.在AB
7、C中,已知a=2,b=,A=45,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A.1个B.2个C.0个D.无法确定2.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ABC的形状是()世纪金榜导学号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解析】1.选B.因为bsin A=,所以bsin Aab.所以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2个.【一题多解】选B.作A=45,则点B,C分别在A的两条边上.因为AC=b=,所以点C固定.过C作AB的垂线,垂足为D,易知CD=h=,又因为a=2,即a,所以B有两个位置符合题意.所以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2个.2.选D.由已知=,所以=或=0,即C=9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21青蛙卖泥塘课件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