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20届普通高考数学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试题 理(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2020届普通高考数学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试题 理含解析 新疆 2020 普通 高考 数学 第二次 适应性 检测 试题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新疆2020届普通高考数学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试题 理(含解析)(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笫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则集合( )A.
2、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先求出,再求出其补集即可【详解】解:因为全集,所以或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补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2.设复数z满足,则z的虚部为( )A. B. 2C. D. -1【答案】D【解析】【分析】设,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得到,解出即可.【详解】设,则z虚部为.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运算和复数的概念,属于基础题.3.在等差数列中,其前n项和为,若,则( )A. -4040B. -2020C. 2020D. 404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可得为等差数列,由已知求出其公差,进而得到通项公式,即可得
3、出结论.【详解】在等差数列中,其前n项和为,则是以为首项的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前和基本量的运算,应用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4.设M是所在平面上的一点,D是的中点,则实数t的值为( )A. B. C. 2D. 1【答案】B【解析】【分析】由D是的中点,可得,由于,从而得,所以,可求得t的值.【详解】解:因为D是的中点,所以,又因为,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形式的中点坐标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5.将甲、乙等5名交警分配到三个不同路口疏导交通,每个
4、路口至少一人,其中一个路口3人,且甲、乙在同一路口的分配方案共有( )A. 18种B. 24种C. 36种D. 72种【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甲乙在同一路口执勤且有一路口需3人,所以甲乙在三人组,第一步给甲乙组选一人,剩余两人为两组,第二步把三组人安排到3个路口即可.【详解】5名交警分配到三个不同路口疏导交通,每个路口至少一人,其中一个路口3人,所以不同路口的执勤人数为,又甲、乙在同一路口,先选一个人和甲乙组成一组有种选法,剩余两人为两组,然后安排到3个路口共有种不同安排方法,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应用,分组问题,属于中档题.6.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
5、中,点P在正方体表面上移动,且满足,则点和动点P的轨迹形成的图形的周长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己知条件, 判断P点在与垂直的平面上,同时又在正方体表面,得出P点轨迹,然后求解轨迹长度.【详解】因为动点P满足,所以动点P的轨迹为过点与直线垂直的截面与正方体的交线,就是图形中(除去点),如图,所以点和点的轨迹形成的图形的周长即为的周长,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1,所以的周长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平面的基本性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7.下列命题中不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已知a,b是实数,则“”是“”的充分
6、而不必要条件;,使;若,则;若角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则的取值集合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由,可判断出错误,由当时,可判断出错误,由可求出,可得到正确,由可得,然后可判断出正确.【详解】因为,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错误因为当时,即,不存在使,故错误因为,所以,故正确因为角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即,所以当为奇数时,在第三象限,当为偶数时,在第一象限,所以的取值集合为,故正确综上:不正确命题的个数是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指数函数的性质,二项式定理,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在每个象限符号,属于中档题.8.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棰,长五尺,斩
7、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在有一根金棰,长五尺,在粗的一端截下一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一尺,重2斤,问各尺依次重多少?”假设金棰由粗到细各尺重量依次成等比数列,则从粗端开始的第三尺的重量是( )A. 斤B. 斤C. 斤D. 3斤【答案】A【解析】【分析】此问题是一个等比数列,设首项为,则,求,根据等比数列的下标和性质计算可得【详解】解:依题意可得,此问题是一个等比数列,且首项为,则因为所以,解得或(舍去)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9.甲、乙、丙三人中,一人是董事长,一人是总经理,一人是秘书
8、,已知:丙的年龄比秘书的大,甲的年龄和总经理不同;总经理的年龄比乙小,根据以上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是董事长,乙是秘书,丙是总经理B. 甲是秘书,乙是总经理,丙是董事长C. 甲是秘书,乙是董事长,丙是总经理D. 甲是总经理,乙是秘书,丙是董事长【答案】C【解析】【分析】由“甲的年龄和总经理不同”和“总经理的年龄比乙小”可以推得丙是总经理,所以丙的年龄比乙小,再由“丙的年龄比秘书的大”,可知乙不是秘书,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根据题意,甲和乙都不是总经理,所以丙是总经理,因为丙的年龄比秘书的大,且比乙的年龄小,所以乙不是秘书,乙是董事长,所以甲是秘书.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推理和
9、证明,从矛盾中逐渐找到结论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属于基础题.10.已知函数,若且,则函数取得最大值时x的可能值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由得直线是函数的对称轴,可得,对分奇偶讨论可知,根据余弦函数的最值可得结果.【详解】因为,所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所以,所以,当为奇数时,此时,不满足,当为偶数时,此时,满足,故,当,即,时,取得最大值1,当时,.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对称轴、最值,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属于基础题.11.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是右支上的一点,与轴交于点 ,的内切圆在边上的切点为,若,则的离心率是( )A. B. C
10、. D. 【答案】C【解析】【分析】由双曲线的定义和内切圆的切线性质,圆外一点向圆引切线,则切线长相等,结合离心率公式即可得到所求的值【详解】设的内切圆在边上的切点为,在上的切点为则,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得: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解得又,即有则离心率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离心率,结合了三角形内切球,由切线长定理和双曲线定义求出的值是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12.已知函数,函数,若对于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则a的值为( )A. -1B. 1C. -2D. 2【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导数研究的单调性,即可求出的值域,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的值域,最后根据两集合的包含关系得到不等式组,解得
11、即可;【详解】解:因为,所以 ,可得时,即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时,即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又,故因为,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又因为对于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所以所以解得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存在性问题的解法,属于中档题.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随机变量,且,_.【答案】0.2【解析】【分析】先求出,再根据得解.【详解】由题得,所以.故答案为:0.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态曲线性质及其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
12、握水平.14.在中,D为边上的点,且,则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osB,可得sinB,在ABC中利用正弦定理可得AC【详解】如图,在ABD中,余弦定理,由正弦定理:,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合理选择正余弦定理,属于中档题15.已知三棱锥的底面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到平面的距离是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可判断出点S在底面中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外心,即边AB的中点然后再结合所给三棱锥的特点得到球心在棱锥的高上,然后即可建立方程求出,然后可得球心到平面的距离.【详解】三棱锥中,顶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