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7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练习(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练习含解析 2023 年高 数学 一轮 复习 第四 三角函数 三角形 正弦 定理 余弦 练习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考试要求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2.能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知识梳理1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内容2Ra2b2c22bccosA;b2c2a22cacosB;c2a2b22abcosC变形(1)a2RsinA,b2RsinB,c2RsinC;(2)asinBbsinA,bsinCcsinB,asinCcsinAcosA;cosB;cosC2.三角形中常用的面积公式(1)Saha(ha表示边a上的高);(2)SabsinCacsinBbcsinA;(3)Sr(abc)(r为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常用结论在ABC中,常有以下结论
2、:(1)ABC.(2)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abABsinAsinB,cosAsinB,则AB.()(3)在ABC的六个元素中,已知任意三个元素可求其他元素()(4)当b2c2a20时,ABC为锐角三角形()教材改编题1在ABC中,AB5,AC3,BC7,则BAC等于()A.B.C.D.答案C解析因为在ABC中,设ABc5,ACb3,BCa7,所以由余弦定理得cosBAC,因为BAC为ABC的内角,所以BAC.2在ABC中,若A60,a4,b4,则B.答案45解析由正弦定理知,则sinB.又ab,则AB,所以B为锐角,故B45.3在ABC中,a2,b3,C60,则
3、c,ABC的面积.答案解析易知c,ABC的面积等于23.题型一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例1(12分)(2021新高考全国)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2ac,点D在边AC上,BDsinABCasinC.(1)证明:BDb;切入点:角转化为边(2)若AD2DC,求cosABC.关键点:BDA和BDC互补高考改编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CasinAbsinBcsinC.(1)求A;(2)设D是线段BC的中点,若c2,AD,求a.解(1)根据正弦定理,由bsinCasinAbsinBcsinC,可得bca2b2c2,即bcb2c2
4、a2,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因为A为三角形内角,所以A.(2)因为D是线段BC的中点,c2,AD,所以ADBADC,则cosADBcosADC0,所以0,即0,整理得a22b244,又a2b2c22bccosAb242b,所以b242b2b244,解得b6或b8(舍),因此a22b24428,所以a2.思维升华解三角形问题的技巧(1)解三角形时,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2)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断:已知两角和一边,该三角形是确定的,其解是唯一的;已知两边和一边
5、的对角,该三角形具有不唯一性,通常根据三角函数值的有界性和大边对大角定理进行判断跟踪训练1(2021北京)已知在ABC中,c2bcosB,C.(1)求B的大小;(2)在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ABC存在且唯一确定,并求出BC边上的中线的长度cb;周长为42;面积为SABC.解(1)c2bcosB,则由正弦定理可得sinC2sinBcosB,sin2Bsin,C,B,2B,2B,解得B.(2)若选择:由正弦定理结合(1)可得,与cb矛盾,故这样的ABC不存在;若选择:由(1)可得A,设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则由正弦定理可得ab2RsinR,c2RsinR,则周长为abc2RR42,解
6、得R2,则a2,c2,由余弦定理可得BC边上的中线的长度为;若选择:由(1)可得A,即ab,则SABCabsinCa2,解得a,则由余弦定理可得BC边上的中线的长度为.题型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命题点1三角形形状判断例2在ABC中,sin2(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则ABC的形状为()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由cosB12sin2,得sin2,所以,即cosB.方法一由余弦定理得,即a2c2b22a2,所以a2b2c2.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无法判断两直角边是否相等方法二由正弦定理得cosB,又sinAsin(BC)si
7、nBcosCcosBsinC,所以cosBsinCsinBcosCcosBsinC,即sinBcosC0,又sinB0,所以cosC0,又角C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C,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无法判断两直角边是否相等延伸探究将“sin2”改为“,(bca)(bca)3bc”,试判断ABC的形状解因为,所以,所以bc.又(bca)(bca)3bc,所以b2c2a2bc,所以cosA.因为A(0,),所以A,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思维升华判断三角形形状的两种思路(1)化边: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化角:通过三角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此时
8、要注意应用ABC这个结论命题点2三角形的面积例3(2022沧州模拟)在sinA,sinC,sinB成等差数列;abc432;bcosA1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该三角形面积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问题:是否存在ABC,它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sin Asin B)bsin BcsinC,c1,?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解因为a(sinAsinB)bsinBcsinC,由正弦定理得a(ab)b2c2,即a2b2c2ab,所以cosC,又C(0,),所以C.选择:因为sinA,sinC,sinB成等差
9、数列,所以sinAsinB2sinC,即ab2c2,由a2b2c2a2b21ab,得(ab)23ab1,所以ab1,故存在满足题意的ABC,SABCabsinC1sin.选择:因为abc432,所以ABC,这与ABC矛盾,所以ABC不存在选择:因为bcosA1,所以b1,得b21a2c2a2,所以B,此时ABC存在又C,所以A,所以a1tan,所以SABCac.思维升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原则(1)对于面积公式SabsinCacsinBbcsinA,一般是已知哪一个角就使用哪一个公式(2)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一般要用到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边和角的转化命题点3与平面几何有关的问题例4如图,在平面
10、四边形ABCD中,已知A,B,AB6.在AB边上取点E,使得BE1,连接EC,ED.若CED,EC.(1)求sinBCE的值;(2)求CD的长解(1)在BEC中,由正弦定理,知.B,BE1,CE,sinBCE.(2)CEDB,DEABCE,cosDEA.A,AED为直角三角形,又AE5,ED2.在CED中,CD2CE2DE22CEDEcosCED7282249.CD7.教师备选1在ABC中,已知a2b2c2ab,且2cosAsinBsinC,则该三角形的形状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a2b2c2ab,cosC,又C(0,),C,由2cosAsinBsinC
11、,得cosA,b2a2,即ba,又C,故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2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Cccos(BC).(1)求tanC;(2)若c3,sinAsinB,求ABC的面积解(1)acosCccos(BC),acosCccosA.由正弦定理得sinAcosCsinCcosA,sin(AC),即sinB,又sinB0,cosC,sinC,tanC2.(2)若c3,由正弦定理,得,则asinA,bsinB,则absinAsinBsinAsinB6,SABCabsinC62.思维升华平面几何图形中研究或求与角有关的长度、角度、面积的最值、优化设计等问题,通常是转化到
12、三角形中,利用正、余弦定理通过运算的方法加以解决在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时,常先引入变量,如边长、角度等,然后把要解三角形的边或角用所设变量表示出来,再利用正、余弦定理列出方程,解之,若研究最值,常使用函数思想跟踪训练2(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cacosB(2ab)cosA,则ABC的形状为()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因为cacosB(2ab)cosA,C(AB),所以由正弦定理得sinCsinAcosB2sinAcosAsinBcosA,所以sinAcosBcosAsinBsinAcosB2sinAcosAsinBco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776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