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上语文第二单元《开国大典》导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国大典 部编版六上 语文 第二 单元 开国 大典 导学案
- 资源描述:
-
1、7开国大典导学案课题开国大典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写“盏、栏”等13个字,会写“协商、汇集”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3.初步学习场面描写,了解场面描写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 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初步学习场面描写,了解场面描写的特点。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开国大典视频片段。(教师) 2.查阅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或者看一看开国大典这部电影。(师生)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搜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学生
2、)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视频导入,进入情境(用时:5分钟)1.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 引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2.引导学生汇报预习情况。点拨交流资料的方法及聆听资料的技巧。1.观看教师制作的课件,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开国大典的盛况,并初步谈感受。2.结合课前预习的资料,与学习伙伴进一步交流预习的感受。学习共享资料、质疑问难、答疑解惑的学习经验。教师在指导学生交流 汇报开国大典有关资料时,可以适当点拨运用数字列举法、事件概括法、发表感想法等多种技巧。同时,学生在聆听别人的资料时,注意搜集时间、人物、数字、事
3、件等有效信息,帮助自己把握文章背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2分钟)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1)指导并参与学生小组活 动。 (2)指名认读生字,相机指导。从字音、书写规范方面着重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应该注意的地方。 (3)点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3.引导学生交流、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1.自主完成“自学提示”。(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练习读课文,听写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并作简单的批注。(2)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4、3)理解生词,并造句。3.默读课文,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解决与课文有关的问题,简单问题当时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引导 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1.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时,应重点强调“坦”“隆”的读音,强调“制”的笔顺。另外,可以应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本课新词,如:理解“庄严”时运用近义换词法,理解“排山倒海”时运用想象画面法,理解“开国大典”时运用资料剪辑法等。2.学生在交流内容时,利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的方法抓住几个表示时间的 词语来概括具体事件,也就是运用段意连接法。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用时:15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学生活动卡(一)进行默读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
5、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请你试着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2.帮助学生结合课文题目找出文章的主要部分。教师:假如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3.指导学生合作完成学生活动卡(二)。 4.指导学生明确七个镜头,阐 述自己选择这组镜头的原因。1.默读课文,思考并试着理清课文的脉络,完成学生活动卡(一)。(1)学生自主学习,尝试理清课文脉络。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展开交流。 (3)完成学生活动卡(一)。2.讨论,明确:课文是按照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3.小组合作。 (1)自主完成学生活动卡(二)。(2)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卡(二)4.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4年高二语文必修五(人教版)同步系列课件: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1.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