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核舟记课时练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核舟记课时练 新人教版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核舟记 课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1 核舟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罔不因势象形( )( ) (2)尝贻余核舟一( ) (3)箬篷覆之( ) (4)其两膝相比者( ) (5)矫首昂视( ) (6)其船背稍夷( )2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为字共三十有四。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4文末揭示中心的语句是哪一句? 5船头三人,为什么要从中间的东坡写起? 6“舟子”的注释是“撑船的人”,两个舟子为什么都没去撑船? 参考答案1(1)无 没有 顺着 就着 (2)赠 (3) 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4) 靠近 (5)举 (6)平2B 3核舟。 4嘻,技亦灵怪矣哉!5核舟是“大苏泛赤壁”,苏是中心人物。6扣“泛赤壁”,不是过江,所以放舟江上,不必撑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