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诗歌 形象 过关 检测 解析
- 资源描述:
-
1、“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鹓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注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檀槽:指乐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2、D颈联描写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笼罩着一种阴郁惨淡的气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解析:选DD项,“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错,应是衬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凄凉形象。(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答:解析:这首诗要求赏析的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从知人论世上说,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从诗的写法上看,用对比的方法,把自己早年的得意和当下的失意作比。早年着“青衫”行走皇帝身边,连姓名都被君王所记,自己也“壮心”激越。可如今却流落边城,形容憔悴,白发新生,当年的“壮心”如今“未许全消尽”,只能在歌酒中寄托他无可奈何的处境和愤激
3、不平的心情。参考答案: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的感伤。白话诗歌 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已剑阁门外白发满头。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苏秀道中注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
4、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中的诗句“春流岸岸深”。C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D尾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解析:选BB项,不是“引用”,而是“化用”。
5、(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特点:雨大,及时。分析: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下得及时。白话诗歌 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
6、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的声音,是那么动听。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祈望着丰年的农夫,他们该是多么地高兴。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杜鹃花得红字真山民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注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1)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