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龙溪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潮州 中学 2013 届高三 上学 第三次 月考 语文试卷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3届第一学期龙溪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2.11.9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擂鼓/擂台 慑服/嗫嚅 跻身/缉拿 B矗立/抽搐 遒劲/泅水 牌坊/作坊C街巷/巷道 惊蛰/桎梏 解数/解甲 D消遣/缱绻 挣扎/挣钱 信笺/签署答案:CAlili,shni,jj; Bchch,qiqi,fngfng;Cxinghng,zhzh,xiji;Dqinqin,zhngzhng,jinqin。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白岩松离开了东方时空
2、,另外创办一个叫子夜的新栏目。白岩松信心百倍,以为3个月节目就可以出台,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节目一直没有播出。从一个炙手可热的主持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吃闲饭的人,白岩松感到迷茫和失落。性情温和的他开始在家里发脾气。妻子想到用母爱的力量来温暖白岩松,她知道他最听母亲的话了。于是,她把白岩松的母亲接到了北京。母亲的到来让白岩松欣喜若狂,他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的失败,看到他的失意与颓废。于是,他努力在母亲面前打起精神。晚上,母亲常常坐在白岩松的身边,和他聊白岩松小时候的趣事,聊母子俩走过的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白岩松的心态渐渐释然:走到这一步,并不是自己没有努力,而是客观原因使然,不应该再
3、苛求自己。就这样,自信、幽默、风风火火的白岩松又回来了!A信心百倍B炙手可热C吃闲饭D释然答案:B ( 信心百倍:有很大的自信心。 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贬义。 吃闲饭:只知道吃饭不知道干活。释然:释怀,疑虑、嫌隙等消释后心中平静的样子。释:消除。)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B“文字恐惧症”最可怕的危害在于它可能使语言的教学行为完全丧失其教育学上的意义,甚至完全阻断有效阅读供给主体精神滋养的途径。C人大会议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传统文化
4、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答案:A (B语序不当,应先说阅读,再说其再教育学上的意义;C多重否定不当,去掉“不”字;D成分残缺,在“那些”前加上介词“面对”。)4下列语段中的空缺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太阳已经下山了,_,_,_,_,_, _ ,明明还在前边不远处的人,拐个弯儿就不见了,吓得我赶快跑了几步,生怕被丢下。 脚下细细的小路淹没在草丛里树木茂盛的枝叶挡住了视线一颗星星不甘寂寞地闪着微光仿佛在招呼同伴们早早出来布置天幕天边最后的
5、一点霞光正在被黑夜慢慢吞噬夜虫也开始轻声鸣叫,演奏起黄昏圆舞曲 A BC D答案:C ( 根据空间和视线的变化,考虑前后句的衔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醒心亭记 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
6、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滋:滋扰B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涯:水边C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憾:怨恨D韩子殁
7、数百年而始有之殁:死答案:A (滋:滋生、蔓延。)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C则其心洒然而醒徐而察之D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答案:C ( A以: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原因; B焉:兼词,相当“于之”,在那里/疑问代词,什么 C均表修饰关系; D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7下列各句编成了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3分)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天下之学者,
8、皆为才且良 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ABCD答案:A (“其心洒然而醒”是“乐”的实质,虽然是“或醉且劳”者之乐,但是也是欧阳公之乐;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可知这不是“公之乐”;由“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均是“公之乐”;是写同游者的“喜”与“幸”。)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写欧阳公以“醒心”命亭,而曾巩为这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醒”贯穿全文。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公的“醉”“乐”“醒”展开议论,体现了曾巩散文平正周详而长于议论的特点。C作
9、者指出欧阳公“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D正如韩愈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欧阳公筑亭题名的含义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答案:C (“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错。原文已经说明,欧阳公的“乐”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国君无为不治,百姓安居乐业,人才各显其能,万物自然生长。)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3分)翻译: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或”1分,“即”1分,句意1分(2)其可
10、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4分)翻译:欧阳修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可谓”判断句式1分,“名之”1分,“善”1分,“其实”1分(3)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3分)翻译: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凡”1分,“其可欤”反问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在滁州的西南方,一条泉水的旁边,欧阳公担任滁州太守的第二年,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丰乐亭”,他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它的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在距离丰乐亭东面几百步的地方(直译:笔直朝丰乐亭的东面走几百步),找到一处山势高的地方
11、,修建了一座凉亭叫“醒心亭”,让我为它写一篇记。只要欧阳公和州里的宾客一道游玩,就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他)有时喝醉或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眺望四周,只见到那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清新之景,耳朵所听到的都是清新之音,从而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想久待在这里而忘了回去。所以欧阳公根据这些事为它取名“醒心亭”,“醒心”二字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虽然如此,欧阳公这样做的快乐,我却能解释它。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
12、;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不论边远地区的人,还是鸟兽草木生长的生存,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是呆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像欧阳公的贤德,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以后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有没办法再见到的感叹(或“有比不上他的感叹”),然后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而我又可以借着这篇文章在他的文章之后使自己扬名,难道不更加感到欢喜、幸运吗?10
1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2)请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答案要点: (1)“邀”字有“邀请”之意,采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纳”有“收纳”之意,展开想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释义1分,手法2分,分析1分。共4分)(2)这首诗写了清静的夏日村落,乡村中的疏朗的月影,嘈嘈的溪
14、声,表现出诗人喜爱乡村生活(1分),追求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2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6分)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韩愈师说) (2)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_,_。(曹操短歌行 (3)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_,_,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4)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答案:(1) 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 (2)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 云树绕堤
15、沙,怒涛卷霜雪 (4)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三、本大题4小题,共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5题。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与文化缺失 蒋信伟(1)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可以说,手机文学应当是一种“笑”的文学,应该在“笑”字上做文章,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张力是手机文学的存在之本,那么幽默、讽刺、灵动是手机文学的生命之根。 (2)幽默可以解开心情凝滞的结扣,释放出生命快乐的种子。幽默风趣,足以让人开心一
16、笑。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绝妙的讽刺总是和幽默互为表里、融为一体的。(3)灵动则是生命智慧的自然流露,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心有灵犀”。换句话说,也就是创作者说出了读者想说却没有说出,或者没有想到却极想想到的东西。其实,正如幽默与讽刺交互相融一样,灵动有时也融合在幽默与讽刺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审美意味。当然,在这种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之中,不时也透露出后现代的气脉,表现为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4)手机文学的产生,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
17、文学的初衷。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5)手机文学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双重缺失影响下,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手机也就不再是文学的一块阵地,相反,却成为了文学沙化的制造者。点心固然花样繁多、别有味道,但是变了质的点心毕竟是有害的,对于广大手机文学读者来说,“变了质”的手机文学无疑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因而,不能不说,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6)不可否认,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8、对它的任何一种夸大或贬低都是不切实际的妄谈。正视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对于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选自文汇报)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 手机文学无法承载丰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它的艺术感染力不大。B.手机文学大多令人开心释怀,因而受到许多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人的欢迎。C.手机文学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常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好感觉。D.手机文学就像点心一样,固然花样繁多、别有味道,但是不能登大雅之堂。E.手机文学在某些状态下也会变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F.要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阻止手机
19、成为了文学沙化的制造者。答案:A、D(A. “艺术感染力不大”不仅仅是“无法承载丰厚的社会内容”这一个原因。D.断定它“不能登大雅之堂”太绝对化了。)13对手机文学“幽默”“讽刺”“灵动”三种特性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幽默”“讽刺”“灵动”相辅相成,是手机文学的根本特性。 B. 手机文学惯用讽刺手法,正在演变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缺乏幽默和灵动。C. 灵动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它必须与幽默、讽刺融合在一起,形成手机文学独特的审美意味。D. 当前手机文学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是追求幽默、讽刺、灵动的结果。答案:A (B.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才会“丧失内
20、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C.灵动只是“有时”也融合在幽默与讽刺之中。D.“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是“后现代的气脉”的“表现”,是“在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之中”“不时”透露出的。)14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4分)答案:(1)积极作用:调节心情,交流情感,减轻压力,给人带来快乐和方便。(2)消极作用:机械复制,过份媚俗求利,文化品位不高,出现“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4分,每点2分)15根据文本内容,概括手机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点。(4分)答案:篇幅短,内容少。轻松(“笑”),多为亲切风趣的内容。需要下载和发送,受
21、技术的限制。(4分,写出1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2分,写出3点得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祖父的表斯丹巴斯托英 那块挂在床头的表是我祖父的,它的正面雕着精致的罗马数字,表壳是用金子做的,沉甸甸,做工精巧。这真是一块漂亮的表,每当我放学回家与祖父坐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盯着它看,心里充满着渴望。 祖父病了,整天躺在床上。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金版教程》2017版全国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6部分 写作 17-4.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