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类型22 《礼记》二则-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部编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2077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368.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礼记 22 礼记二则-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部编版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10 分钟 预习 部编版
    资源描述:

    1、22 礼记二则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星期 我来读课文 比较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清代刘开的孟涂文集)【注释】奚:怎么。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弗学,不知其善也( )(2)教然后知困( )(3)君子学必好问( )(4)

    2、然后能自反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人不知而不愠B教者必知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C人之学也,或失则多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虽有至道不足为外人道也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3、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田间小路)C不独子其子(以为子)D货恶其弃于地也(坏的)5翻译下面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6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馀荫、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入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

    4、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7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日:“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5、”孔子曰:“丘来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选自史记,有删改)注进:继续学(新内容)。益:增加、加深。有间:过了一段时间。为人:作曲的人。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为人也B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鼓琴师襄子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学而不思则罔黯然而黑,几然而长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弗食,不知其旨也。10

    6、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11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具体分析。阅读大道之行也,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7、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修:归:作:13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14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体现了大道之行也中所构想的理想社会,其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能与大道之行也“_”和“_”相对应。1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学习是生命中永恒的

    8、话题。阅读文言语段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请就如何学习提出几点建议。(链接材料一)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链接材料二)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注)紫业:清素之业,即士族所从事的儒业。履立:操行。堕慢:散漫。凌:侵犯,欺侮。文学常识对对碰。16文章来源。孔子,_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_学派的

    9、创始人。本文选自_。礼运,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_的著作。礼记,儒家经典之一,_(朝代)_编者)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还有_。17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选自_。_,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_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编纂的,共_篇。辨析音字词 18给下列划线字注音:_选贤与能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_编纂货恶其弃于地也门闩19【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 )自反( )自强( )教学相长( )弗食( )其旨( )2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嘉肴( )弗( )教学相长也( )旨( )兑命(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10、矜(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 )句子默写21默写。(1)知不足,_;知困,_。(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3)_,不必藏于己;_,不必为己。(4)是故_,_,故外户而不闭。(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6)虽有嘉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_,_,_。(7)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_,_,_。(8)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22礼记的大道之行也中表达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白己的子女的意思的句子是:“_,_。”拓展微写

    11、作 23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学生应积极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为创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请你就自己的一次社会实践经历,写个片段。200字左右。参考答案1好处 困惑 喜欢 反思2B3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善:好处。(2)句意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困:困惑。(3)句意为: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好:喜欢。(4)句意为: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反:反思。2本题考查文言的一词多义。A.连

    12、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动词,知道/动词,知道;C.有的人/有时;D.名词,道理/动词,说;故选B。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好:喜欢;而,连词,表转折,却。【点睛】参考译文:【甲】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乙】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

    13、”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4D5(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7示例: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4、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解析】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D.“货恶其弃于地也”的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恶:厌恶,憎恨。不是“坏的”。故选D。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

    15、、雅”。(1)句中的“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并(全)、怡然(愉悦的样子)”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贤(贤能)、与(通举,选举,推举)、修(培养)”几个词是重点词语。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中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意思是: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这与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的诗句所描述的田园景象相类似;【乙】文中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意思是: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这与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入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据此可填写作答。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

    16、析。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其中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叙写了“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美满,这与大道之行也中所说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或“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社会风貌相似;桃花源记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叙写的“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的事可做,这与大道之行也中所展现的“男有分,女有归”社会风貌相似。据此理解分析作答。【点睛】参考译文:【甲】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

    17、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乙】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

    18、行为,不是为了占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理想社会。8B9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10D11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解析】8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A.其:助词,表示推测的语气/代词,他;B.学:动词,学习/动词,学习;C.反:动词,反省/动词,同“返”,

    19、返回;D.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故选B。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弗,不;旨,味美。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本项“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分析错误;故选D。1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和理解。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根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乙文以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结合乙文相关内容分析。由乙文中“十日不进”“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丘未得其志也”“丘未得其为人也”可知,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孔子

    20、每到一个阶段就会发现自己还有需要深入学习的地方,他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就一直学下去,直到融入作品中,以自己的学习行为印证着“学然后知不足”。【参考译文】甲: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乙: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对他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

    21、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拜了两拜,回答道:“老琴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文王操啊!”12修:培养(使得到调整、整治)。归:出嫁,在这里指有归宿。作:兴起。13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22、盜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14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解析】【分析】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讲信修睦”句意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修:培养(使得到调整、整治);“女有归”句意为:女子有归宿。归:出嫁,在这里指有归宿;“盗窃乱贼而不作”句意为: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作:兴起。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

    23、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行:施行;为:是;公:所共有的;(2)是故:因此;谋:奸邪之谋;闭:杜绝;兴:发生;作:兴起。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语段内容,抓住相关语句来概括即可。根据“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体现了“欢乐祥和”的社会特点,表现的是无论是老人还是幼子,人们渴望的都是平安、健康、快乐、幸福;因此所对应的是“老有所终(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幼有所长(使孩子健康成长)”。【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

    24、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15在教的过程中增长学识;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不可自大轻慢。【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选文的意思,“教学相长”,在教的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学习;链接材料一中“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

    25、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意思是要从小努力,并有志于学习,才可有所成就;链接材料二中“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意思是学习之后不可自大、轻慢凌侮他人。16春秋 儒家 礼记 礼运 孔子 西汉 戴圣 论语、孟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文学常识的识记。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故答案为:春秋;儒家;礼记;礼运;孔子;西汉;戴圣;论语、孟子【点睛】做此类题目就要求学生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同时要在学习好

    26、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此题中要注意“儒、戴”的正确书写。17礼记 礼记 儒家论著 戴圣 4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这部作品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汇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20卷49篇,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18j m gun fn zun w shun【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拼音要用普通话读准,注意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读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特

    27、殊的要专门记读。【点睛】书写拼音时要做到声母、韵母、调号完整正确。要特别注意“与”是通假字,读“j”;“分”读“fn”。19yo fn qing zhng f zh【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解答此题,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写出正确的拼音即可。注意 “肴”“长”“弗”字的读音。20yo f zhng zh yu j m gun fn w【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弗”应读“f”,本义拼成“f”,“与”应读“j”,不要拼成“y”。21(1)然后能自反也 然

    28、后能自强也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货恶其弃于地也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4)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5)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6)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 (7)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8)鳏寡孤独 夜不闭户【解析】考查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本题中的“反、矜、弗、与、睦、寡”等字词容易写错。22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理解性默写能力。通读并翻译全文,其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被翻译为“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据此填写答案

    29、即可。23星期四下午,我们乘坐着大巴前往敬老院,内心无比期待。一进敬老院,几位奶奶坐在门口,面带笑容的向我们打招呼,阳光般的笑容也让我觉得很温暖。一路上走着,经过的爷爷奶奶看着我们,我们伸出手向他们打招呼。我们表演了各种小节目,表演完,我们为他们送上礼物。当我们把每一份份礼物送到他们的手上,看着他们的笑容,我的心也变得甜滋滋的。岁月无情地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他们在老人院里没有家人的陪伴,十分孤单。我希望有更多机会去陪伴他们,给他们带来快乐。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详解】这是一篇作文小练笔。首先仔细阅读题干,明确写作的要点“一次”“社会实践”。“一次”限定活动的次数,“社会实践”限定活动的类型。“社会实践活动”有很多,如调查环境污染的原因,参观养老公寓,到福利院看望孤儿,邻里和睦的宣讲等。写清自己参加的活动目的、活动主题、参与流程、活动体会、活动意义等即可,句子要通顺。点睛:此题是一篇命题作文,要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中心再选。还要列好提纲,确定详略。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2 《礼记》二则-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部编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207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