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B部语文《渔父》导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渔父 江苏省 扬州市 高级中学 语文 导学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课题渔父编写:牛峰审核:朱赶楼时间:目标引领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2、分析二人的人物形象特征。3、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思考生与死的价值重点分析二人的人物形象特征学法指导角色朗读法、讨论指导学 习 过 程【前置性补偿】一作者简介:屈原:名_,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_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_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_这种文体,也开创了
2、“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_等。二、注音:憔悴 餔糟 濯缨 汶汶 三闾 鼓枻 莞尔 歠醨三、解释:1、屈原既放:_2、行吟泽畔:_3、颜色憔悴:_4、形容枯槁:_5、是以见放:_6、圣人不凝滞于物:_7、何故深思高举:_8、吾闻之:_9、安能以身之察察:_【朗读课文】1、 生自由读(要求:准确、洪亮)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3、 思考两个人物的话应分别用什么语调读:渔父屈原【新知探究】1、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全文是以怎样的形式展开的?2、渔父向屈原询问了几个问题?屈原是如何回答的?3、本文运用了哪些描写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4、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他具有怎样的处世态度?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5、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好处?【课堂检测】翻译下列句子。1、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4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