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断句 课件35张.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断句 课件35张 2023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文言文 板块 文言 断句 课件 35
- 资源描述:
-
1、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断句一、什么是文言断句韩愈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三字经中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句读是进入文言文体系的方式,俗称断句,也称为句逗。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不仅是现行白话文中的句号与逗号的统称。课标要求学习目标与内容上虽未明确提出断句,但文言句子理解、文段的翻译常常涉及断句,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二、高考文言断句考点高考文言断句题重点考查文言基础知识和读懂文本的能力。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主要类型有:混淆句子成分,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误解词语意思;误拆连动成分;错拆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忽略
2、倒装句。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下对文中划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
3、寡人自以为智矣/诺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2022高考回顾全国甲卷n【解析】n【10题详解】n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n【凭借对称句】“不烦一兵”和“不伤一人”字数相同,结构相似,都是后文“得商于之地六百里”的前提,n【凭借虚词】“而”是连词,所以“而”之前应断开,由此排除A、D。n【凭借词性】“子”是第二人称,指“你”,是“不贺”的主语,因此“子”前应断开,由此排除C。n【结合语境,句子理解】我不派遣一
4、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n 故选B。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
5、/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2022高考回顾新高考卷n【解析】n【10题详解】n【结合语境,句子理解】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同秦国歃血结盟,这样就如同赵国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一年一年地死去。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现。”n【凭借特殊句式】“魏歃盟于秦”是状语后置句,“于秦”是“歃盟”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n【凭借特殊句式】“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是判断句,“此也”是判断句的
6、标志,中间不可断开,“之所以”是固定结构,不能断开,排除B。n 故选C。n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n 故选B。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推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
7、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B.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C.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D.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2022高考回顾全国甲卷n【解析】n【10题详解】n【结合语境,句子理解】周公说:“让他们各自住着自己的房屋,耕作自己的田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
8、有所改变,只亲近仁义的人。百姓有过错,责任在我一人身上。”武王说:“看得远大啊,(这样做足以)平定天下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啊。”n【凭借对话词】从内容来看,划线句是“周公”和“武王”的对话,两个“曰”是标志,“武王曰”前面是“周公”所言,所以“武王”前面断开,排除CD;n【凭借特殊句式】从句式结构来看,“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是“者,也”的判断句,且“贵士君子”是动宾短语作“者”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n 故选B。三、文言文断句常见凭借点学习任务一试结合2022年高考中的断句题和工具书,梳理文言文断句常见凭借点有哪些,并填写表格。文言文断句常见凭借
9、点凭借点类别具体方法凭借词性1.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判断断句位置2.动词、形容常作谓语,通过谓语找主语、宾语、状语,判断断句位置。3.对话词(引文词),借助“曰、云、言、谓、道等词判断人物对话,进行断句。三、文言文断句常见凭借点学习任务一试结合2022年高考中的断句题和工具书,梳理文言文断句常见凭借点有哪些,并填写表格。文言文断句常见凭借点凭借点类别具体方法凭借词性1.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判断断句位置2.动词、形容常作谓语,通过谓语找主语、宾语、状语,判断断句位置。3.对话词(引文词),借助“曰、云、言、谓、道等词判断人物对话,进行断句。凭借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
10、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如:句首发语词、句首表时间的词、句末语气词、句首疑问语气词、复句关联语气词、复音虚词。凭借特殊句式文言文的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凭借对称句、修辞1.凭借整齐相对或意思相对、相反的句式,来断句。2.凭借运用顶真、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来断句。四、真题优练1.(2021新高考卷,节选)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
11、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2、/解析“范阳祖逖少有大志”是典型的主谓宾结构,其中名词“范阳祖逖”“大志”是主语、宾语,“有”是谓语,中间不能断开;“琨”是“蹴”的宾语,“觉”补充“蹴”的状态,紧密相连,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中夜”是“闻鸡鸣”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1.名词、代词2.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就应该在它的前面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就应该在它的后面断句。断句时,应注意以下3类代词:凭借词性【方法精析】类别常见例词人称代词第一人称
13、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其中“阁下”“陛下”多用在外交用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等,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不仅可以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其中“何”也可以用于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优练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语文课件-小猴子下山2l浙教版(32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