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高二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练习: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秋高二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练习:10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 WORD版含解析 2021 秋高二 语文 新教材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同步 练习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夯实基础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案C解析A项,“趣”同“取”,与“舍”相对。B项,“悟”同“晤”,面对。D项,“畔”同“叛”,背叛。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问征夫以前路D.悦亲戚之情话答案B解析A项,古义,心怀;今义,胸前,抱在怀里。C项,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D项,古义,亲人;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3.下列各组
2、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足以畅叙幽情B.拔剑撞而破之鸟倦飞而知还C.感吾生之行休深愧平生之志D.既自以心为形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答案B解析A项,介词,把/连词,来。B项,都是连词,表承接。C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D项,介词,被/介词,为了。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群贤毕至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B.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C.眄庭柯以怡颜D.悦亲戚之情话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皆为形容词作名词;A项,名词作动词;C项,使动用法;D项,意动用法。5.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其欣于所
3、遇B.乐夫天命复奚疑C.不能喻之于怀D.亦将有感于斯文答案B解析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状语后置句。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B.“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C.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又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D.辞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答案C解析C项中“自号靖节先生”错误,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4、”,世称“靖节先生”。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痛快地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2)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这样来批评:“,。”(4)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引用论语微子里的句子反思自己的过去,觉悟到过去的错误虽然无法挽回,未来的去向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的句子是“,”。(5)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想象自己辞官回家的路上,船行顺风,轻松如飞,衣服随风飘扬,心情愉快的句子是“,”。(6)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两句,通
5、过想象写出陶渊明辞官后初见家门时的欢欣雀跃之态,简直像小孩子那样天真。(7)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两句,写出了陶渊明想象自己归家时家人欢迎自己辞官归来,主仆同心,长幼一致,颇使诗人感到快慰。(8)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号“易安居士”中的“易安”一词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两句,表达傲然自得之情和甘于淡泊之志。答案(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天朗气清惠风和畅(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5)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6)乃瞻衡宇载欣载奔(7)僮仆欢迎稚子候门(8)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6、越州赵公注救灾记宋曾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
7、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
8、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选自古文鉴赏词典,有改动)注赵公:赵抃(100810
9、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宋衢州西安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幸”,素有“铁面御史”之称。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B.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C.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D.
10、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答案C解析“给粟之所”作“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所”后要断开,排除B、D两项。“受之”为动宾结构,后面断开;“告”为下一句的谓语动词,不能在其后断开,排除A项。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是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在唐宋时比较盛行,常见有碑记、游记、杂记等形式。文中应是点明文体为杂记,杂写所见所闻,因事见义。B.熙宁,与下文“元丰”用法相同,皆为皇帝的年号名。文中作为年号纪年法来使用的,此处应指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顼年间。
11、C.公,原为对祖先的尊称,后又常用作谥号,还可以作公爵讲,又可作敬称来使用,文中应指爵位,由此可知,赵抃为当朝皇帝的重臣。D.致仕,又称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文中指赵抃因年龄辞官不做,把官职交还给皇帝,正常退休归家。答案C解析C项中“文中应指爵位”错误。文中应是敬称。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抃在百姓尚未被饥荒所苦之前就下文书到所属辖区属官询问灾情及余粮等情况,要求逐层上报,为后面有条不紊地救灾认真做好了准备。B.赵抃将人按性别分在不同日子领取救济粮,而且每人一次要领取两天的口粮,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因人员拥挤可能造成的踩踏事故。C.春天瘟疫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31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