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单元测评:第一单元 我思故我在 单元A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控设计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单元测评:第一单元 我思故我在 单元A WORD版含解析 测控 设计 2015 2016 学年 语文 语文版 必修 单元 测评 第一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测评(A)(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驾驭/与会栅栏/删除参加/参差不齐B.复辟/媲美嫔妃/濒危毒蛇/虚与委蛇C.古刹/诧异绚烂/殉职曾祖/曾经沧海D.信笺/翩跹伫立/贮存呼吁/长吁短叹解析:A项,y,zh/shn,cn/cn;B项,b/p,pn/bn,sh/y;C项,ch,xun/xn,zng/cng;D项,jin/xin,zh,y/x。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光光滑滑的白石板路,生苔发绿的石砌小桥,老态龙钟的故园旧屋,鬓发苍苍的沉重匾牌,都在诉说着水乡的
2、厚重与大气。尤其那些高高低低、的黑瓦白墙下面,只有鸬鹚铁铸一样船头,整天都一动不动,死死盯着“小桥,流水,人家”门前那些仨仨俩俩,在喝茶聊天的布衣老者,喷云吐雾出古镇的原始和淳朴。A.良莠不齐挺立仿佛慢悠悠B.参差不齐兀立似乎慢腾腾C.犬牙交错站立好像慢悠悠D.错落有致矗立犹如慢腾腾解析:“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犬牙交错”形容交界处参差不齐,像狗牙一样;也形容局面错综复杂。“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富有情致。这里是说水乡的房屋,排除A、C两项。“挺立”“兀立”均是“直立”的意思。“矗立”指高耸地立着,用在此处不当。可排除D项。答案:B3.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教育部已确定了高考改革方案,将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部分科目如英语将实行一年多考制,以减轻学生高考压力。B.国外处罚垃圾短信和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为,对未构成犯罪的,一律施以严厉的经济罚款。C.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杰出,不仅在于他把和解和宽容的精神传播到非洲和世界各地,还在于他以非暴力方式创建了新南非。D.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于2014年5月在中国上海举行,峰会围绕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展开了讨论。解析:B项,成分残缺,“垃圾短信”前添加动词“发送”;C项,语序不当,递进关系不
4、对,应为“不仅在于他以非暴力方式创建了新南非,还在于他把和解和宽容的精神传播到非洲和世界各地”;D项,句式杂糅,去掉“围绕”或“以为主题”。答案:A4.下列语句横线处依次应填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居今之世而言治学问,决不能坐井观天。可是,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确有昧于国外学术界情况的现象我们中国的学者,对外国的研究成果,决不能熟视无睹许多学术发达的国家,科学、技术灿然烂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也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觉得,这种情况必须尽快改变如果无视外国的研究成果,那将不利于我们自己学问的进步,也不利于国与国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A.B.C.D.解析:句紧承上句,说明“决不能坐井观
5、天”的原因;句紧承句,强调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句紧承句,假设出反面情况;句紧承句的转折;句是总结。答案:B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陈翔所谓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无偿地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志愿精神是当代全球社会推崇的重要价值理念,它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风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积极态度的彰显。因此,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
6、,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它对社会进步、文明创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在封建时代,志愿精神有其时代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志愿精神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志愿精神的培育过程必然是公民对志愿精神所体现的价值理念的认同过程,是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评价、选择、实践的动态开发和深化过程,进而落实、推进和成型,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当代中国,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精英,他们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年龄阶段,处于社会责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是志愿精神传承及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志
7、愿精神,自然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经由价值认同环节来完成培育重任。价值认同的过程,是大学生塑造自身志愿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必由路径,也是改造思想、统一意识的重要途径。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进行不断内化,即从价值观层面去认知、评价、选择。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方法,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更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首先是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其核心方法是对志愿精神的宣教,在大学生思想上渗透,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尊重、实践中的荣誉体验,进而形成稳定的德性需求和志愿伦理规范的思想品德。大
8、学生要准确把握志愿精神的科学内涵,要了解怎样的公民行为体现了志愿精神,要明白志愿精神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及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及积极参与等态度,这些情感体验,是满足人们自身的友爱、归属与尊重的心理与情感需要。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形成行动认同。只有通过认知、情感和深入行动三方面,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内化成稳定的公益伦理。特别是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价值的体现,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
9、生力军,为带动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积极的贡献。(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2月16日,有改动)5下列关于“志愿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志愿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也不相同,在我国现阶段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B.志愿精神是美好、崇高的文化精神,体现的是无私助人的生命价值观,在推动社会前进、促进文明创造等方面作用重大。C.志愿精神是体现民族精神风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D.志愿精神可以培育,通过培育使公民认同志愿精神的价值理念,并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
10、标准。解析:C项,原文第一段说“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可该项却说“是一个国家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把特指当成了泛指。答案:C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方法的一项是()(3分)A.在大学生中宣教志愿精神,在思想上渗透,使他们在情感上和实践中有所获得,形成稳定的思想品德。B.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使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积极参与等情感体验,以满足自身的心理与情感需要。D.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行动认同,使大学生以实际行
11、动落实志愿精神。解析:B项内容讲的是“探索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培育方法”的意义,并不是方法。答案:B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在青年群体中处于精英地位,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B.大学生承载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应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C.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带动了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D.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不断内化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解析:A项,所说的因果关系在文中并不存在,因此“根本原因”的说法错误。B项
12、,相关内容在第三段,原文是“他们是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是志愿精神传承及建设的主力军”,可该项却说“大学生承载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将未然当成了已然。C项,相关内容在最后一段,原文是“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价值的体现,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带动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积极的贡献”,可该项却说“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带动了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也是将未然当成了已然。答案:D三、课内文本阅读(9分)8.阅读“荣誉既不是名誉,又不是
13、虚荣”至“是人格最光荣的完成”部分,完成第810题。8对“你的宽恕我引以自娱才有人来臆度他的工作”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这句话的意思是盖白勒不将人间的名誉放在心上,所以别人对他的任何看法,他都觉得无所谓。B.盖白勒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价值的,是超越时代的,是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的,所以一般人如何,对他毫无影响,而对他的著作表示理解的人能够让他感到安慰,知道还是有能理解的人。C.盖白勒的话表明荣誉对他可望而不可即,就寄望于死后。D.最后一句话是以上帝的意思在六千年后才出现圣经来为他的意思作注解而证明真理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解析:C项,作者引用盖白勒的话是为了证明荣誉
14、“必须是自足的,也是求诸己的”,文中又说“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孤寂的骄傲,但是这绝不是骄傲”,肯定了他对荣誉的态度,即“生前最不求虚名”。答案:C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荣誉既不是名誉,又不是虚荣,更不是野心或荣宠”,用对比的方式指出一般人通常把荣誉理解成名誉、虚荣、野心、荣宠。B.“大人的对面是小人,是小丈夫,是贱丈夫。有荣誉心的人,是以大人自许的。”这说明作者还有轻视下层人民的思想。C.文中之所以提出了评判真正的荣誉的四个重要条件,是因为在一般人的定义之中荣誉的含义可能是名誉,可能是虚荣,可能是野心,也可能是荣宠,所以作者要对什么是荣誉下一个
15、清晰的定义才能让人们不至于误解,真实地理解荣誉的真正含义。D.“荣誉就是人格,是人格最光辉的完成”高度概括了“荣誉”的内涵。解析:B项,作者说的“大人”是指“有荣誉心的人”,是有操守的人。答案:B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演讲者通常都比较喜欢举例子,因为例证法是一种生动的说理方式。为了论证荣誉“必须是自足的,也是求诸己的”,作者以盖白勒的话为例,鲜明生动,很有说服力。B.对比也是演讲常用的方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辨析了“荣誉”与“名誉”“虚荣”“野心”“荣宠”的不同,通过相关概念的比较,“荣誉”的含义得以澄清。C.演讲运用口语进行传播,需要清晰的表达。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45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