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专题01冯道(选自《 新五代史》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3019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2.0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五代史
    资源描述: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去事宦者张承业。承业监河东军,以其文学荐之晋王。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寘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其人后来愧谢,道殊不以为德。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道尝戒明宗曰:“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之常情也。”明宗问曰:“天下

    2、虽丰,百姓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水运军将于临河县得一玉杯,有文曰“传国宝万岁杯”,明宗甚爱之,以示道,道曰:“此前世有形之宝尔,王者固有无形之宝也。仁义者,帝王之宝也。故曰: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明宗武君,不晓其言,道已去,召侍臣讲说其义,嘉纳之。道前事九君,未尝谏诤。世宗初即位,刘旻攻上党,世宗曰:“刘旻少我,谓我新立而国有大丧,必不能出兵以战。且善用兵者出其不意,吾当自将击之。”道乃切谏,以为不可。世宗曰:“刘旻乌合之众,若遇我师,如山压卵。”道曰:“陛下做得山定否?”世宗怒,卒自将击旻,果败旻于高平。世宗取淮南,定三关,威武之振自高平始。其击旻也,鄙道不以从行,以为太

    3、祖山陵使。葬毕而道卒,年七十三,谥曰文懿,追封瀛王。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益以旧德自处。道事四姓十君,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誉之。(节选自新五代史冯道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B.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C.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

    4、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D.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中,“于景城”是后置状语,应在“于景城”后断开,排除CD;“悉出所有以济乡里”中,“乡里”是“济”的对象,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本句句意:他在因父丧解除学士职务回到景城时,恰遇饥荒,就把自己的财物全部拿出来救济同乡百姓,并到田野里去耕种,亲自砍柴背薪。有人荒废自己田地不耕种的,与那些没有能力耕种自己田地的,冯道就就在夜里前去,暗中为他们耕种。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5、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取字并取号,以便于平辈或后辈称呼,表示尊重。B.天成,指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皇帝即位时或在位间改换年号称之为“改元”。C.中国,指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由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也可指京都地区。本文取前意。D.山陵使,古代皇帝死亡,葬地所在称山陵,山陵使掌皇帝丧葬之事,多由大臣临时兼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取字并取号”错误。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必然联系。取“号”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

    6、项是(3分)( )A.冯道刻苦节俭、坚守操行。当晋梁双方对峙时,冯道能够在茅屋中卧草而眠,对于将领赠送的抢来的女子也能返还原主。B.冯道做事审慎、居安思危。面对连年丰收,他善用出使中山亲身经历来委婉劝说皇帝要注意谷贱伤农的情况,获皇帝肯定。C.冯道不惧君威,敢于谏言。冯道之前虽不曾直言规劝过皇帝,但在刘旻攻打上党时,他却犯颜直谏,从而遭到新帝嫌弃。D.冯道德才兼备,广被称誉。冯道年轻时凭借才华得以升职,后为人稳重,虽然历侍四姓十君,但依旧因为德行受到景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获皇帝肯定”错误。原文“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可知,明宗认为谷物丰收,百姓就会

    7、有保障,说明冯道的说法明宗当时并没有绝对认同。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之常情也。(4分)【答案】凡是身历险境的人忧虑深远而获得保全,身处安稳状态的人容易在疏忽的地方生祸患,这是人之常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蹈”,经历;“者”,者字结构,的人;“全”,保全;“患”,担心祸患;“于所忽”,状语后置句,所忽,所字结构,细微的,容易忽略的地方;“此人之常情也”,判断句式。(2)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4分)【答案】冯道年轻时就能匡正自己的行为而获得世人的称赞,等到担任大臣后,

    8、尤其致力于稳重地处事待物。【解析】“少”,年轻时;“矫”,纠正;“取称”,获得称赞;“于世”,状语后置,在世人。“及”,等到;“务”,从事、致力于。“持重”,稳重地;“镇物”,处事待物。5. 尚书有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根据文章概括冯道做了哪些事体现了这一观点?(3分)【答案】饥荒时拿出钱财周济百姓,帮荒田不耕的人耕种。丰收之年婉谏皇帝要居安思危,防止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借玉杯之事劝导皇帝以仁德治理天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要点能力。“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意思是施政以德,对老百姓要实行仁德;施政于民,使民安居乐业。利民之所利,想民之所想。由原文“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

    9、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可概括:饥荒时拿出钱财周济百姓,帮荒田不耕的人耕种。由原文“道尝戒明宗曰: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之常情也。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可概括:丰收之年婉谏皇帝要居安思危,防止谷贱伤农。由原文“道曰:此前世有形之宝尔,王者固有无形之宝也。仁义者,帝王之宝也。故曰: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可概括:借玉杯之事劝导皇帝以仁德治理天下。【参考译文】冯道字可道,是瀛洲景城人。(起初)在刘守光处任参军,刘守光兵败,(他)离开(刘守光)去投靠宦官张承业。张

    10、承业是河东军的节度使,因冯道有文才,承业把他推荐给晋王。当晋军与梁军在黄河两岸对峙时,冯道在晋军中,搭了一间茅屋居住,不设置床席,只躺在一捆草上休息。将领中有人抢得别人的美女送给冯道,冯道不便推却,便将美女安置在别的房间里,寻访到她的主人后送她回家。他在因父丧解除学士职务回到景城时,恰遇饥荒,就把自己的财物全部拿出来救济同乡百姓,并到田野里去耕种,亲自砍柴背薪。有人荒废自己田地不耕种的,与那些没有能力耕种自己田地的,冯道就在夜里前去,暗中为他们耕种。这些人后来因惭愧而致谢,冯道并不认为这是什么恩惠。天成至长兴年间,连年丰收,国中太平无事。冯道告诫明宗说:“我任河东掌书记时,奉命出使中山,路过井

    11、陉险隘之地,担心马有失足,紧握缰绳不敢松懈;到了平地,以为太平无事,却一下跌下马来摔伤。凡是处在危险境地的人(往往)深谋远虑而得以保全,身处平安之中(却往往)因疏忽而带来灾祸,这是人之常情啊。”明宗问道:“天下虽然丰收了,老百姓得到好处了吗?”冯道说:“谷物价贵就会使农民饥饿,谷物价低就会使农民受害。”水运将军在临河县得到一个玉杯,上面有“传国宝万岁杯”几个字。明宗很喜欢这只杯子,拿给冯道看。冯道说:“这是前代有形的宝物罢了,帝王自当有无形的宝物。仁义就是帝王的宝物。所以说:大宝称之为位。用什么守住位?这就是仁。”明宗是个武人,不理解这话,在冯道离开后,就召侍臣讲解这些话的含义,赞许并采纳了这

    12、些话。冯道以前侍奉九个君主都不曾直言规劝。周世宗刚登位,刘旻进攻上党。周世宗说:“刘旻小看我,以为我刚登位而国家有大丧,必定不能出兵迎战,而且善于用兵的人常常出其不意,我应当亲自率兵攻打他。”冯道于是恳切劝阻,认为不行。周世宗说:“刘旻的军队是乌合之众,如果遇上我的军队,就像高山压在鸟蛋上一样。”冯道说:“陛下能使山不动吗?”周世宗发怒,最终还是亲自率兵攻打刘旻,果然在高平打败刘旻。周世宗攻取淮南,平定三关,威武精神的振奋就从高平开始。他攻打刘旻,看不起冯道,不让他随行,任命他为周太祖山陵使,安葬完周太祖后,冯道就死了,享年73岁,谥号叫文懿,追封为瀛王。冯道年轻时就能匡正自己的行为而获得世人的称赞,等到担任大臣后,尤其致力于稳重处事待物,越来越以旧德自居。侍奉四姓十个君主,但当时的世人无论贤愚都景仰冯道为元老,而喜欢称誉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01冯道(选自《 新五代史》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01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