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类型专题12 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与断句)-【口袋书】高考语文备考系列(复习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手册).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3244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39.5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口袋书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与断句-【口袋书】高考语文备考系列复习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手册 专题 12 文言文 阅读 文言 句式 断句 口袋 高考 语文 备考 系列 复习 思维 必备 知识
    资源描述:

    1、专题12 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与断句) 一、文言句式(一)特殊句式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例:1)“者,也”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登泰山记)2)“,也”式: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登泰山记)3)“,者也”式: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4)“为”式: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5)“乃、皆、即”等: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2.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

    2、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例: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有标志词语。例:1)“动词+于”式: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2)“受+动词”或“受+动词+于”式:有罪受罚。(左传哀公六年)3)“见+动词”或“见+动词+于”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4)“为+动词”或“为所”式: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5)“被+动词”式: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3.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1)省

    3、略主语:(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2)省略谓语: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3)省略宾语: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4)省略兼语: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5)省略介词: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4.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否定句(句中有“不、弗、未、非、否、无”等词语)中,代词做宾语时前

    4、置。例: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古之人不欺余也。(正常语序)疑问句(句中有“谁、孰、胡、奚、何”等)中代词做宾语时前胃。例: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夫晋、有何厌?(正常语序)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例:句读之不知,感之不解。(师说)3)介宾结构后置用介词“于”“以”组成的介宾短语,一般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介词之前。王曰:“何以知之?”(何以:以何)(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宾语是方位词,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项王、项伯东向坐。(东向:向东,面朝东。)(鸿门宴)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动词后做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

    5、在谓语动词前做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4)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式。例: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式。例: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式。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伙黄泉,用心一也。(劝学)“中心词+数量词”式。例: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二)固定句式1.表疑问 (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例:沛公曰:“今者

    6、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求,尔何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 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例: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

    7、公移山(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何故 (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例: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2.表反问 (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例: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 (4)如之

    8、何?(可译为“怎么能呢?”)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例: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8) 非欤?(可译为“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例: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10)顾哉?(可译为“

    9、难道吗?”)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11)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3.表感叹 (1)何其 (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4) 一何 (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什

    10、么那么)例: 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5)亦哉 (可译为 也啊!)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6)何如哉?(可译为 该是怎样的呢?)例: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4.表推测、揣度(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例: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3)其欤?(兼表反问)

    11、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吾王庶几无疾病欤?5.表选择 (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例: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2)欤(耶),欤(耶)?(可译为是还是呢?)例: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3)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6.表假设 (1)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二、文言断句(一)找词语1.名词通读全文,先找出人名、地名、物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

    12、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做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2.虚词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语段中需要断句的地方。(1)句首语气词,如“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其前可断句。例: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泰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2)句末语气词,如“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其后可断句。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3)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语,如“

    13、苟”“纵”“故”是故”“是以”“于是”“向使”“然而”“然则”“虽然”“无论”“至若”“至于”等,其前大多可以断句。例: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数有道者不处也。老子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4)常放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例: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传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5)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嘻”“嗟夫”“嗟乎”“呜呼”等,其前后都可断句。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1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3.对话标志性词语文言文中,有些对话带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语”“曰”“云”“言”“道”“白”“对”“谓”等,可抓住这些对话标志性词语进行断句。例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在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对话人和曰字的情况。例: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道,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二)观句式文言文中有许多常用的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谓语前置句、判断句、被动句、反问句等,可以抓住这些常用句式,进行断句

    15、。1.表示判断的句式如者,也”,也“等。还有表示加强判断的同,如“为”“即”“乃”“则”等。例: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表示疑问的句式如“奈何如何”若何等。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奈土石何?惠公多山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3.表示反问的句式如“不亦乎”“何有于”“岂哉”等。例: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4.表示选择的句式如其其”非则”与其毋宁等。例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

    16、死。与妻书5.表示假设的句式如“若则”“使则”“奇则”等。例: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出师表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种树郭橐驼传(三)看修辞古人写文章是很讲究修辞技巧的。有的讲究句式的整齐、音律的和谐,有的讲究对偶、排比、反复、顶真等修辞格的运用。在给文言文断句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些修辞现象。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 以上例句中有紧密相连的相同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四)抓总分文言文语段往往也有总分、分总的形式,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熟读这段话,我们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句是总说,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据此,我们就可以这样断句:“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12 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与断句)-【口袋书】高考语文备考系列(复习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手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24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