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西师大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西师大版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黄鹤楼 浩然 师大
- 资源描述:
-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教材分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开元盛世,阳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楼,繁华都会这样的创作背景使盛唐诗人笔下的这次离别在感伤之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丽,体现了盛唐独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是历来传颂的名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会写8个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了解古诗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创设的意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过程与方法目标】
2、1. 查找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2. 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查找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学难点】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学生:熟读古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送别歌词并播放歌曲,学生自由朗读并谈谈感受。师总结:这首诗是李叔同在送别朋友时写下的,词中离别的伤感和忧伤从舒缓的音乐中慢慢的流淌出来。2.师:我们的人生路上不能没有朋友,但是,当有一天,我们要和我们最好的朋友
3、分别了,我们的心里该是怎样的滋味呀!今天,我们就要乘着时光机来到一千多年前,看看那时的古人是如何送别朋友的。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知诗人。来源:Zxxk.Com出示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友人远行的图片,提问:(1)你们猜猜站在江边的是谁?(对猜出来的学生进一步提问是否对李白有所了解,师再出示李白生平资料作为补充)(2)他为什么伫立在江边呢?(送朋友)原来他刚刚送走了他的好朋友。来源:学。科。网Z。X。X。K(3)他的好朋友是谁?(学生讲完后出示孟浩然的资料)(4)在哪里送别呢?(板书:地点:黄鹤楼)(请学生讲讲课前收集有关黄鹤楼的资料,教师再做补充)他的好朋友孟浩然要去哪里呢?(板书:广陵,今
4、:扬州)(适当表扬:同学们很棒,课前的预习很充分!)2.出示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提问“之”的意思并叫学生解释题目意思,教师带读题目一遍,注意节奏。3.读诗文师:李白即将和好朋友孟浩然分别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相机板书:读诗文)(1)学生自由读,并找出生字词(出示课件:全诗)(2)师:我们在读诗时,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课件)现在我们先把这只拦路虎消灭掉(学习生字词)(3)指名读诗(4)男女生分度(5)齐读三、生字指导1. 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觉得哪些字难写,或者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2.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