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草原_人教版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 教学 实录 草原 人教版 新课
- 资源描述:
-
1、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草原人教版新课标(2019)师:咱们今天讲哪一课?生:草原。师:(板书“草原”)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一望无际,碧绿的颜色,上面有牛、羊、马都在吃草。牧民们都在放牧。草原上还有山丘、小河,是很美丽的。师:他说的对不对?生:对。师:和你想像中的草原一样吗?谁还有补充?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草之间开满了各种鲜艳的野花。师:开满了野花。在一片绿色中,万绿丛中点点红。这色彩更美了!生;我想像中的草原那美丽的景色,使我陶醉,那里空气清新,天气晴朗。师:他把课文上的一些词语用到了。生:我想像中的草原,还有蒙古人的帐篷,有的人在放牛,有的人
2、在骑马。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马大会,许多牧民都骑着自己最好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草原上非常热闹。师:很好。咱们先说到这里吧,大家说得都很对,想象很丰富,也都很符合草原的实际情况。那么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你们预先读过课文,应该能说出来。生:课文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师:对,一开始就写草原美景,后来呢?生:写作者去内蒙访问,蒙族人民怎样欢迎他们,还写喝酒、唱歌、演节目什么的。师:你这么一说,差不多把课文上的内容都说完了。生:还有,作者写喝酒、唱歌等,并不是就要写这些,而是写了这些就说明了蒙族牧民们和作者他们这些汉族的人们很友好。师:你看出了作者心里的想法,很好,还有吗?生:还写
3、了蒙族人民和作者他们告别。师:没写?但是他也说对了,课文的话里已经带出要分别的意思了,对不对?生:对。师:哪句话?生:我认为是最后一小节写的。“天涯碧草话斜阳”说的就是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景。师:就这一句吗?生:还有“蒙汉情深何忍别”。师:大家再考虑考虑,刚才说了,课文写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几部分呢?生: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师:讲下去。生:第一部分是我们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师:第一部分是草原的美丽景色,对不对?生:对。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草原风光,行不行?(板书:“风光”)生:行。师:继续说。生:第二部分写了蒙古族的人民欢迎了我们,接着我们一起联欢。师:谁能说得更简单一些?生:
4、我们和蒙古族人一起联欢。师:他用“联欢”来代表和所有蒙古族人接触的过程,可以不可以?生:可以。师:但是从整个接触过程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感?生: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师:对不对?生:对。师:也就是说,第二部分写的是草原上的人情,(板书“人情”)人的情感,那么,你通过预习,对整个课文有一个什么初步感受?生:我感觉到草原十分美丽,草原上的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感情十分深厚。师:他说草原的风光是十分美丽的,这一点对不对?生:对。师:(在“风光”后加“美”)那么还有一点他说得不太清楚,谁来说一说?生:草原上的人民非常好客。师:十分热情好客,还有呢?生:应该是,蒙汉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感情。师:对,还有吗
5、?热情好客,蒙汉情深这都表现了人情的什么?(在板书“人情”后加“美”)是不是一种人情美呀?那么整个的课文连起来,草原的风光和草原的人情都是这么美好,(在“风光美”与“人情美”间画一直线相连)那么就构成了一幅(板书“草原风情画”并用直线与“人情美”连接)可不可以这样说?生:可以。师: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写的。老舍先生用他一支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从课文整体来看,是不是这个意思?生:是。师:那么这幅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会儿来仔细学。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在预习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生:我想问,文章第一小节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来写草原的风光美?与后面的段落有什么关系?师:这个问
6、题提得很好,乍看起来,(指板书)这写的是风光,这写的是人情,似乎这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对不对?生:对。师:这个同学问了,这两段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再解决,你呢?再看上面的那一行字,自己也许会得到一点启发。谁还有问题?生:我想问,文章后面几个小节都写到作者和蒙古族人民在一起团聚、联欢的事,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而不能以“蒙汉情深”来为题呢?师:好,你也同样看看黑板那一行字,看你自己能不能解决,好不好?生:好。师:谁还有问题?生:这篇文章最后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师:你不懂这两句诗的意思?一会儿注意听。生:我想知道课文所写的草原是哪个地方的草原
7、。师:那咱们顺便说一下吧,林海这一课大家学了吗?(生有答没学过,有答看过的)师:不管学没学,老舍先生曾经随着中国作家代表团,走访了一次东北和内蒙地区,他先上了大兴安岭,看到了林海,就写了一篇文章叫林海,小学课本里也有。他又翻过大兴安岭往西走,就直接下到内蒙古自治区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东北、内蒙和大兴安岭的地图)一下大兴安岭,刚一走进内蒙草原的时候,就到了内蒙最北边的呼伦贝尔盟,盟内有一个旗,就是老舍先生所去的陈巴尔虎旗。内蒙的盟,相当于内地的地区,旗相当于内地的县。大家看到课文上有“陈巴尔虎旗”这个名字没有?生:有。师:它属于内蒙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大家知道就行了。这个问题解决了,谁还有问
8、题?生:文章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话写牛羊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不知道“乐趣”指的是什么?师:好,请坐,一会上课要讲到。生:第二小节有一句话形容河,像“玻璃的带子”,“河”后面为什么要用叹号?师:好,为什么要用感叹号。生:我想问,“蒙汉情深”从课文的哪个地方能看出来?师:这个我还得让你看,你问我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一会儿我就让你回答这个问题,那你上课就得注意听了。不然一会儿回答不出来。生:我还想问,在文章第二节,蒙古人民来迎接他们的时候,骑着马,作者为什么要用“飞”字来形容呢?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你是知道的,你就在这句话里往前看,有一个词就能解决你的这个问题。你把这个字再加上当时蒙古人民的
9、心情,就能回答了,好不好?生:还有第二小节,为什么把穿着各色衣服的男女老少比喻成彩虹?而不比喻成别的?师:你想比喻成什么?生:我想把他们比喻成一条彩带。师:你说彩虹好啊还是彩带好?生:彩虹。(众笑)师:为什么彩虹好?生:因为彩虹代表着美好的祝愿,有的小朋友画画常常把大陆和台湾用彩虹连起来,彩虹就可以比喻成一座桥。师:另外你刚才说彩带是什么样的?生:五颜六色的。师:那么彩虹呢?生:是七色的。师:如果也用五来说,怎么说?生:五光十色。师:对了,你说五光十色漂亮还是五颜六色漂亮?生:五光十色。师:所以作者用彩虹,明白了吧?另外,我们假想,如果迎客的马队正好从小丘顶上下来,那会像是什么飘了过来?生: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