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1单元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资源描述:
-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2.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2、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路风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2、“林教头”.二、新课:(一)文学知识:1.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2.关于水浒: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
3、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
4、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体,后来出现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添上了“惊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水浒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其艺术价值。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所以,一般认为水浒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著。3.有关情
5、节: 禁军教头起义英雄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三)情节结构: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2、本文的情节由四部分组成,文后的“课文简析”中有具体分析,请大家根据这些分析,分别用七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
6、内容。(1)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1) 序幕(2)陆虞侯密谋害林冲(2-5) 开端(3)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 发展(4)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 高潮结局3.线索:全文以林冲思想变化为线索,通过四部分情节表现了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过程。4.情节特点:小说情节曲折巧妙,张弛相间,故事性很强。(四)人物性格:人物的性格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促成因素。其中后天因素和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作为一个例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所在的水浒传更是充分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林冲是水浒里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
7、上梁山的典型。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活比较安定。正是这种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养成他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性格。当然,他的思想性格里也存在着善良正直刚强的一面,这两方面是矛盾的,反抗思想与委屈求全思想一直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本课正是这种斗争最激烈并发生转化的关键阶段。从课文情节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谁能用比较简练的句子,概括一下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变化? -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大怒杀敌,逼上梁山。 让我们来根据有关情节看看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情况。1 、 提问: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在情
8、节安排上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他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由于冒犯了“高太才落得如此。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复仇之意。课文开头一段,为以后情节发展作了交代。2、 提问: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从故事情节上看处于哪个部分?提示: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 (1)当迫害到眼前时,林冲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2)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矛盾冲突起而又伏,情节由张而弛。林冲的性格就是在这种情节的变化中,随着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
9、面发展变化的。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是水浒的突出特点,作品对人物思想性格不加任何评点,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自己随着情节的发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对林冲的描写是如此,对其他人的描写也是如此。(五)景物描写: 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使用其它手法,特别是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如果有的作品使用了景物描写,也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西游记是如此,水浒也是如此。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描写。(读有关描写)板书设计正面描写 渲染浓重气氛风 雪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