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下册22曹刿论战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22 论战 课件 新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复习课左传关于左传本文选自,这是我国第一部_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_所作,是一部名著和名著。左 传编 年左丘明史 学文 学 一.语音:刿(u)孚(f)辙(zh)轼(sh)遂(su)盈(yn)靡(m)小惠未徧(bin玉帛(b)鄙(b)又何间(jin)焉)弗(f)敢专也二.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三.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古:案件。今:监狱。2、齐师伐我 古:讨伐,攻打。今:砍伐。3、牺牲玉帛 古:古代是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今: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4、又何间焉 古:参与。今:中间,隔开。5、肉食者鄙 古:目光短浅 今:轻视,看不起6、弗敢加也 古
2、:虚夸,以少报多。今:增加。7、虽不能察 古:即使。今:虽然。8、再而衰古:第二次,两次。今: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9、必以信 古:言语真实。今:书信10、忠之属也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诚。11、可以一战古:可以用来。今: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四、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一鼓作气名词用作动词,击鼓。六、重点字词解释: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对曰:回答。望其旗靡:倒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虽不能察:弄清楚。齐师败绩:溃败。公将驰之:驱车追赶齐军。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遂逐齐师:于是,就。/追击。既克,公问其故
3、:已经。/战胜。/原因,缘故。一鼓作气:振作。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五、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的“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2、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彼竭我盈。辙乱旗靡。3、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谨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
4、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5、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战前:鲁 浅陋;曹 有远谋/战时:鲁 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 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鲁 茫然不知 曹 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答:(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
5、时追击)7、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8、文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9、文章第3节主要内容是战后曹刿论述战斗取胜的原因。10、文章第2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11、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12、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13、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能从曹刿或鲁庄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