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来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西 来宾 2020 2021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教学质量 检测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来宾市2020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 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罗马的西塞罗曾言“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民事权利的保护逐渐加强。今天,我们之所
2、以要颁行民法典,是因为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民事权利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保障人民更加广泛的民事权利十分重要。民法典不仅广泛确认了各类主体的财产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广泛确认了人格权,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民法典对私权的充分保障,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保护公民的人身权、人格权。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均受到民法典的保护。为避免列举权利不完整,并为未来社会发展不断创设的新的人
3、格权益提供保护,人格权编还确认了对人格权益保护的兜底条款。针对他人发送垃圾短信、垃圾邮件侵扰个人私人生活安宁的行为,专门在隐私权部分规定了此种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类型,并明确将个人私人生活安宁规定在隐私权之中,禁止非法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禁止非法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禁止非法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这些规则既有力回应了个人隐私遭受侵扰的现实问题,又为保障社会生活安定有序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一种公害。人格权编专门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在对个人信息进行正面确权的基础上,对合法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则作出了规
4、定。此外,针对网络诽谤、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网络侵权现象,民法典积极应对,构建了预防与救济一体的制度体系。二是完善财产权制度,强化财产权保护。财产权是人民群众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物质保障,保护财产权就是保障民生。民法典在物权法和合同法等的基础上,采用完善既有规则或增设全新规则的方式实现保障民生的目的。在财产权客体方面,民法典适应大数据的发展,将网络虚拟财产等纳入财产保护的范围。民法典明确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规则,从而建立了财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民法典通过完善征收征用、禁止非法限制个人行为自由等制度,防止公权力对私权的不当侵害,使每个人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安宁的生活。民法典合同编为实现
5、人民群众居住的需求,注重维持租赁合同的稳定性,完善了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新增加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有利于规范租赁市场秩序、保障承租人的居住利益。民法典采用租购并举的体系,并辅之以居住权制度,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提供了多层次的制度供给。民法典增设的居住权制度,对于解决非继承人的居住问题、离婚后需要经济帮助的一方的居住问题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提供了法律支撑。这些财产权利规则的创设或完善共同构成人民群众民生保障的法律基石。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民法典居于基础性地位,法律分为公法与私法两部分,它们分别确认公权与私权,现代法治的核心是规范公权、保障私权,民法典通过充分保障私
6、权,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国家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治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摘编自王利明民法典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减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却日益增长,是新时代颁行民法典的主要原因。B.在民法典对人身权、人格权的保护下,不会再出现非法进入、窥视、拍摄他人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现象。C.互联网时代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个人信息进行确权,对合法收集个人信息规则作出规定。D.民法典针对网络诽谤、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网络侵权现
7、象,构建了预防与救济一体的制度体系。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先引用西塞罗的名言,再自然过渡到有关民法典颁布的话题。B.文章首段先指出颁行民法典的原因和重要意义,然后再确定论证的中心。C.文章第二、三两段为递进关系,详细论述了民法典对私权的充分保障。D.文章在论证思路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接下来再深入展开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民法典对私权的充分保障,主要体现在保护公民的人身权、人格权及完善财产权制度,强化财产权保护两方面。B.财产权关乎民生,它是人民群众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物质保障,所以民法典注重财产权利规
8、则的创设、完善。C.民法典增设的居住权制度,为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提供了法律支撑和保障,实现了保障民生的根本目的D.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民法典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而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如此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联合国近期发布报告预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
9、衰退,世界面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在过往的数十年中,由于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粮食危机的威胁始终并未消除。所以,事实上,世界各国已经或正在通过系统建立机制来避免餐饮浪费问题,并由此形成简朴节约的餐饮文化。(摘编自陈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光明日报2020年8月12日)材料二:剩饭菜里,有改进供餐方式的需求。调查显示,对比盒饭、自助餐、组合套餐三种常见校园餐饮提供方式,盒饭浪费最为严重,约占供应量的1/3,而自助型餐饮浪费量最低。这就启发我们,盒饭虽易于搭配、便于分发,但如何满足个性化需求还需探索和实践。比如,调整分量,精准供餐;多几种菜品组合,多一些套餐选项;主食也可分大中小份或自助取用
10、。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做一些改进,浪费就会减少。剩饭菜里,还有对“食育”的呼唤。有老师观察,肉类菜品往往受到学生欢迎,青菜豆腐等则无人问津。调查也显示,中小学生浪费的食物以主食和蔬菜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5%和30%。如何引导学生不挑食、不偏食,建立科学饮食习惯,还需进一步思索。通过食育,通过食堂服务的改善与提升,有助于进一步引导学生懂得爱惜粮食、知晓时令变迁、体谅劳作辛苦、解读健康密码,显然,学校能做的还有很多、学生能做的也还有很多。(摘编自吴月从分析剩菜中找改进供餐的办法,人民日报2020年8月30日)材料三: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居安思危的粮食安全意识。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
11、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有效的机制,控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滋生蔓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还应全社会共同发力,在教育和宣传上,要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
12、氛围。“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粮食都心存尊重与敬畏。而消费社会下,餐饮文化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受到“面子”的驱动,造成大量“舌尖上的浪费”。杜绝因“面子”而起的餐饮浪费,一方面需要以变革消费环境为抓手,将崇俭抑奢、理性适度作为社会消费的新风向标;另一方面应培养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重塑人们的饮食消费行为。(摘编自对粮食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中国社科学网2020年8月19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过往的数十年中,由于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粮食危机的威胁并未得到解除,世界面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B.通过对校园餐饮常见的盒饭、自助
13、餐、组合套餐这三种提供方式进行比较,可知盒饭浪费最为严重,约占供应量的1/3。C.通过对剩饭菜的调查可知,中小学生浪费的食物以主食和蔬菜为主,他们似乎更喜欢吃肉类不喜欢吃青菜豆腐等菜品。D.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粮食始终保持敬畏之心。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并形成简朴节约的餐饮文化,世界各国已经或者正在采取一些措施,如通过系统建立机制来避免浪费。B.剩饭菜反映学生在饮食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可以通过分析剩菜饭的情况,调整学校配餐的种类、数量,为学生提供精准配餐。C.材料
14、三介绍我国粮食问题的现状,阐明对“舌尖上的浪费”所持的态度,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粮食安全问题。D.我们要理性对待我国社会中存在的“面子”文化,这一文化对个人在餐饮中的消费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舌尖上的浪费”。6.对我国而言,杜绝粮食浪费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小 医 生贾 文小夕和他的摩托车又出现在这雪的图画中了。远处是白象似的群山,脚下是广袤晶莹的原野。路滑,雪受了阳光的怂恿格外晃眼,小夕开得小心翼翼。车子像被抻紧缰绳的烈马,憋着气,吼着,走得很慢。可只慢了一小会儿就又跑起来了,风
15、在耳边呼呼地响,云擦着头顶哗哗地飞,群山白象一样涌来,又涌去。前面又到那个路口了,小夕关掉油门,车子慢下来。上周二小夕就是在那里滑倒的,地上有一摊冻干的血迹,那是小夕留下的。那天天色已晚,小夕急着回家,很小心但还是出事了。一下就摔得人事不省,也不知在雪地里躺了多久,幸亏被人发现,要不然摔不死也会被冻死在那个冬夜的雪地里。好在不算严重,全是皮外伤,养了几天就又上班了。别人上班是在卫生院,而小夕是在这冰天雪地间。小夕是乡卫生院的疾控医生,全乡十多个村子的儿童计划免疫,疾病监测全由他负责,几乎天天得下村子给孩子打疫苗,搞监测。小夕今天任务重,得跑三个村子,都是这些天落下的。小夕先去了王庄村。村里窝风
16、,显得不太冷。有人在扫雪,有人聚在有阳光处闲聊,有喜庆的唢呐声传来,不知谁家在办喜事。人们见了小夕,都亲热地和他打招呼,邀他晌午来家吃饭。小夕生性腼腆,从小就不习惯在外面吃饭。小夕每天的午饭自带,通常是一袋方便面,干嚼着吃,吃完讨口水喝就行。偶尔也吃一个月饼,但不敢常吃,之前就是每天一个月饼,结果吃出了胃酸的毛病。王庄是个大村子,孩子多,女人们已经抱着孩子等在村卫生室了。看见小夕,纷纷抱怨他来晚了。小夕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等到将她们全打发走已经11点多了,还差一个刚满月的孩子没来,得去家里打。打完,女人要留小夕吃饭,小夕没吃,小夕也没吃他的方便面,赶紧收拾东西就走。小夕心里早急成一团火,
17、冬天天短,还有两个村子呢!小夕很快出了村,往鹰嘴东方向去。从这儿去鹰嘴东不远,六七里,但山高路险,积雪满道。走这样的路摩托车反倒成了累赘,小夕骑一阵,推一阵,连滚带爬,总算到了。小夕这时整个就成了个雪人,雪人似的小夕径直朝一个院子走去。女人正吃着饭,看见雪人似的小夕,愣怔了一下,说,妈呀,小医生,怎么是你?眼圈竟红了。女人忙放下碗筷,替小夕拍打身上的雪,又帮小夕脱掉外面的棉大衣,让小夕洗洗手脱鞋上炕吃饭。做这一切的时候女人都是轻手轻脚的,生怕惊醒炕头被窝里熟睡的娃娃。小夕洗了手,站在炕沿边看看熟睡的娃娃,不好意思地对女人笑笑,说,饭就不吃了,时间不早了,先打针吧,打完还得去黍地沟呢。女人食指压
18、唇,嘘一声,压低声说,再忙也得吃饭。我也是刚吃,快脱鞋上炕吃吧。饭不好,将就吃点,别饿着。见小夕不挪窝,女人急了。小夕心里自个儿对自个儿说今儿这饭不吃,工作就怕完不成啦,吃吧。就脱鞋上了炕。炕上全是阳光地带,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泼了满满一炕,暖洋洋的,真好!小夕真想舒展身子美美地睡一觉,他真是累极了。女人很快将饭菜摆上炕桌,一盘炖羊肉、一盘豆腐烩粉条,腾腾地冒着热气,主食是软糖香甜的黄米糕。女人把筷子递到小夕手里,说,吃吧!自己却蹲在火炉前帮小夕烤起了棉鞋。小夕的鞋早湿透了,冻成个冰疙瘩。小夕说,别管它,你也吃。女人说,我吃过了,你吃吧,别客气。小夕又问,孩子他爸呢?咋不吃饭?哦,他不在,
19、到王庄吃酒席去了。女人说,快吃吧,别不好意思。小夕说,噢,就低头吃起来。鞋在女人手里嘶嘶冒着白气。女人翻动着鞋,女人白皙纤细的手指沾满泥水。泥水不断滴落在白色洁净的瓷砖地面上。女人眼里不知何时盈满泪花。出门的时候,女人眸子柔柔地盯着小夕的脸,突然问,还疼吗?干嘛不多养几天?小夕笑笑说没事,皮外伤,不打紧。女人眼里掠过一丝忧虑,不光是皮外伤!小夕心里一惊,莫非是她?那晚小夕一直昏迷着,后来才听说救自己的是北山鹰嘴东的一对年轻夫妇,把他送到医院就走了。小夕眼里有了泪,是你?女人轻轻一笑,说,不是。小夕眼泪涟涟地外涌,女人抬起手给小夕拭着泪,嘴里喃喃地说,好了就好,好了就好!走出老远,女人还站在村口
20、。起风了,又飘起了雪花。小夕和他的车子在飞,群山白象似的涌来。(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车子像被抻紧缰绳的烈马,憋着气,吼着,走得很慢”,用比喻修辞形容车子行走的艰难,侧面反映出小夕不怕艰苦的工作态度。B.标题“小医生”点明了小夕的身份,又包含着对他的赞美:不仅对工作有耐心,而且还以德抱怨,他并不在乎村民们对他的埋怨。C.小说在情节的设置上,采用了伏笔的手法,小夕认为是女人救了他,这在前文已有暗示,比如“妈呀,小医生,怎么是你”“突然问,还疼吗”。D.小说抓住细微的神态变化来塑造女人的形象,如“女人不知何时盈满泪花”“女人眸子柔柔地
21、盯着小夕的脸”,展现了女人美好的形象。8.“妈呀,小医生,怎么是你?眼圈竟红了。”蕴含了女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9.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雪”在文中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吕琦,字辉山,幽州安次人也。祖寿,瀛州景城主簿。父兖,沧州节度判官,累至检校右庶子。刘守光攻陷沧州,琦父兖被擒,族之。琦时年十五,为吏追摄,将就戮焉。有赵玉者,幽、蓟之义士也,久游于兖之门下,见琦临危,乃绐谓监者曰:“此子某之同气也,幸无滥焉。”监者信之,即引之俱去。行一舍,琦困于徒步,以足病告,玉负之而行,逾数百
22、里,因变姓名,乞食于路,乃免其祸。年弱冠,以家门遇祸,邈无所依,乃励志勤学,多游于汾、晋。唐天祐中,庄宗方开霸府,翘伫贤士,墨制授琦代州军事判官,秩满归太原,监军使张承业重琦器量,礼遇尤厚。天成初,拜琦殿中侍御史,迁驾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会河阳主藏吏盗所监物,狱吏尹训纳赂反其狱,其冤家诉于朝,诏命琦鞠之。琦连奏不已,训知其不免,自杀于家,其狱遂明,蒙活者甚众,自是朝廷多琦之公直。高祖建义于太原,唐末帝幸怀州,赵德钧驻军于团柏谷,末帝以琦尝在德钧幕下,因令赍都统使官告以赐之,且犒其军焉。及观军于北陲馆于忻州会晋祖降下晋安寨遣使告于近郡琦适遇其使即斩之以闻寻率郡兵千人间道而归高祖入洛,亦弗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993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