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一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三):直道而行 不要做“自了汉”.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年高一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三:直道而行 不要做“自了汉” 2012 年高 语文 优秀 课外阅读 材料 直道而行 不要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直道而行:不要做“自了汉”? 作者:余世存瞭望东方周刊梁家籍贯广西桂林,而到梁承光一代,听朝廷命剿捻军,最后在山西做官并卒于山西,留下妻儿。梁承光的儿子梁济当时只有八岁,家贫不得回广西,母亲带着他到北京讨生活。在母亲的督导下,梁济喜读戚继光论兵书暨名臣奏议,涵养出忠贤胸臆。光绪十一年(1885年),梁济二十七岁,考中举人,他的父执多贵,而他不求闻达,直到四十岁才当官。梁济做过内阁中书(四品)、民政部主事(相当于处长),十余年不升不调。 梁济的官职不大,口碑却隆。他说:“吾最得意之事,肩挑负贩、拉人力车者多识我。常于途中遇褴褛苦人,大呼曰:梁老爷,你好吗?”据说有
2、赶驴车的看到他,居然叫出他的名字,请他上车。 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共和建立,梁济辞职家居。民国的内务部总长一再邀请他出山,他拒绝,避居城北隅彭氏宅。易代变革,在人心中掀起的波澜是巨大的,对梁济(他的字即是巨川)来说,这一变易是难济未济了。他认为:“中国每个朝代灭亡都有人或许多人为之殉,清亡无一人殉,这在历史上是可耻的。既然如此,我来做这件事。”因此在民国元年(1912年),梁济就向神明、父灵起誓殉清,并着手写遗书。 但梁济绝非愚忠,他清楚清王朝的专制腐败与积贫积弱,他的视野极为广阔,读过严复翻译的不少西洋名着。1902年,友人彭翼仲创办北京最早的白话报京话日报,对这一新事物,他从物质和精神
3、上也给予了不少支援。 辛亥革命爆发后,梁济的态度是旁观。 次子梁漱溟参加反清的京津同盟会,他只是以“谨身以俟天命可也”相劝,并未表示强烈反对。他自己曾明确表示,内心“极赞共和”。 因此,从他计划殉清到实现,整整七年,他都在观察新的时代、新的社会,他对民国寄予过希望,然而他失望了。他一度以为“革命更新,机会难得”,可借机缓和社会矛盾。虽说“国粹莫大于伦常”,不能轻易更改,但若使“全国人民真得出苦厄而就安舒”,则价值相抵,可以“不惜牺牲伦常以为变通之策”。故“辛亥革命如果真换得人民安泰,开千古未有之奇,则抛弃固有之纲常,而应世界之潮流,亦可谓变通之举”。 但他痛心地发现:“今世风比二十年前相去天渊
4、,人人攘利争名,骄谄百出,不知良心为何事,盖由自幼不闻礼义之故。子弟对于父兄,又多有持打破家族主义之说者。家庭不敢以督责施于子女,而云恃社会互相监督,人格自然能好,有是理乎?” 梁济甚至知道人们会怎样看待他的自杀,也许他知道有人会称他为“梁疯子”。他说,只有那些“注重须先有良好人民而后国可以立,不专靠死板法律以为治”的人,才是“真能知我心者”。 1918年,梁济六十岁生日前夕,为准备给他祝寿,家人进行大扫除,他因此到朋友家小住,说生日那天回来。结果生日前三天即民国七年(1918年)十一月十日,梁济自沉于别墅附近的净业湖,即今天的积水潭。他在留下的遗书敬告世人书中说:“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