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语文教案:1.1.1 季氏将伐颛臾(苏教版必修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高二语文教案:1.1.1 季氏将伐颛臾苏教版必修4 2012 语文教案 1.1 季氏将伐颛臾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季氏将伐颛臾【教学目标】l、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教学重点】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辨识。【教学难点】第3段阐述孔子的主张。【课时安排】1课时一、入课映示教学目标,由论语这部书和回忆孔子导入课文。引:初中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论语是一部什么书?(生答,教师适当点拨)明确: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经典著作。论:编辑;语:“言谈”的意思。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这部书影响巨大。引:你了解孔子的哪些情况?(生答)明确: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2、。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课文中冉有、季路是他的学生。二、有关背景引:题目中的“伐”是“讨伐”的意思,本文写战争场面还是别的内容?相关背景如何?点拨:课文共3段,写孔子与两名学生的三次对话。当时,鲁国正处于动荡中,三大贵族(季孙、孟孙、叔孙)共同把持朝政,季孙是宰相,他的权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目的是:贪其土地;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冉有、季路任李氏家臣,两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谋划,二人把消息告诉了孔子。三、研习课文(一)朗读全文,扫清字句障碍(1)生分角色读课文,予以评价。要求:其他学生看课文,听清读音,停顿、重音和语调。(2)生做附二材料的1、2题
3、后,着字幕、订正。(二)分层讨论1、学习第1段生出声自读,看注释;理解句义,师巡场释疑。提生释下列句义,指出句式特点,予以评价。A李氏将有事于颛臾B无乃尔是过与?C何以伐为?点拨:A句,介词结构后置B、C句,固定句式,宾语前置简析。引:本段哪两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态度?他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生答)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孔子责冉有板书,从历史、地理、(颛臾与鲁国臣属)关系三方面阐述反对征伐(板书)理由。2、学习第2段放本段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下注释。提一生,译下列难句,予以评价。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点拨:难词“陈”,施展;“就”,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