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人谈读书
- 资源描述:
-
1、课 题25 古人谈读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等5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理解第一则文言文的大意。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理解第一则文言文的大意。学情分析古人谈读书由两篇文章组成。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因为是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古文要有大量的朗读,把课文朗读流利,顺畅。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
2、懂课文内容。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课文内容理解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同时能够领悟到古人读书的方法,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指导,这是难点。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教学过程任务一:分享交流,引出课题【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用学生们熟知的古人读书故事和名言引入课文,拉近了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问题引导: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和名言?(学生交流,教师加以引导和评价) 读书故事:顾炎武读书破万卷、孙敬苏秦悬梁刺股、车胤勤学不辍、欧阳修借阅典籍、吕蒙手不释卷。读书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读百遍,(而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发奋识遍天下字,
3、(立志读尽人间书)。2.过渡语:这些名言都是古人的读书心得,我国古代的大文豪苏轼,对读书也有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单元导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3.引入课题:古人不仅喜欢读书,而且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板书:古人谈读书)任务二:初读课文,学字识词【设计意图:在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并指导画出朗读的节奏,然后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对内容的熟悉和整体把握。】1.初读古人谈读书二则(1)听课文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用“/”
4、画出停顿。(2)学生自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出节奏。2.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1)耻:“耳”要窄,第二个竖要长;“止”右竖要长,注意中间有一短横。(2)诲:“母”竖折与横折钩起笔相接、收笔时交叉,一横居中。(3)谓:“田”要扁、第一笔竖与第二笔横折的折都稍向里收,“月”稍窄、首笔是竖。(4)诵:“甬”横撇要小,不要漏写一点,“冂”稍宽,里边是两横和一竖。(5)岂:“山”要扁宽;“己”稍扁,起笔横折要小,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长一些。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认读、识记。识:是多音字。在课文
5、中读zh,表示记住。还可组词为“博闻强识”。它的另一个读音是sh,可组词“认识、相识、老马识途”。 “敏而好学”中的“好”读ho,意思为喜好。“是知也”中的“知”是一个通假字,同“智”,意思是智慧。所以在这里读zh,这是通假字的读音规则。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教师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例: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任务三:品读释疑,理解大意【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这部分的内容,并进一步探讨这部分所蕴含的学习上的方法和态度,使学生在尽快掌握主要内容的同时,还能理解其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26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