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 资源描述:
-
1、1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两首诗歌,了解穆旦、郑敏两位诗人,以及 “九叶诗派”在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 学习欣赏新诗的几种方法。3. 把握意象,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的情感。2学情分析 任教班级的九年级学生对九叶派诗人诗歌了解不多,对朦胧的诗歌意象也理解不多,更不用说这其中所蕴藏着的深沉的爱国情感。因此,教材在内容题材上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有一定距离,基于此,教师努力创设情境,结合教学网页资源,拓展视野,力求通过直观感受与文字品味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个性研读文本的能力,进而激励学生爱国情感。3重点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穆旦运用的意象,体
2、会诗人面对民族危亡的苦痛,以及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怀。教学难点2.理解穆旦诗歌中的思考,体会诗人痛苦中隐含希望的爱国之情。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两首诗歌,了解穆旦、郑敏两位诗人,以及 “九叶诗派”在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 学习欣赏新诗的几种方法。3. 把握意象,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的情感。4.1.2学时重点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穆旦运用的意象,体会诗人面对民族危亡的苦痛,以及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怀。4.1.3学时难点 理解穆旦诗歌中的思考,体会诗人痛苦中隐含希望的爱国之情。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3、这个名字查良镛。他是谁?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金庸先生的原名。再 看查良铮,有谁知道?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第一人的穆旦。二人皆为清代诗人査慎行的后人。而海宁査家历史极为悠久,系出春秋查子,代代书香,明清以来是 “文宦之家”,文人学者辈出,“一门七进 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皇帝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查氏兄弟”虽然从未谋面,但有意思的是,他俩不约而同 都选择拆字法为自己取笔名,不同的是,金庸将名字 “镛”拆开,而查良铮将姓拆开,这就是穆旦。 今天我们借这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走近穆旦。来源:学|科|网活动2【讲授】鉴赏诗歌 1. 解题: 从 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想到
4、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寒冷、寂寥的背景。) 年仅23 岁的诗人穆旦,风华正茂,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寒冷、压抑、死寂的背景?他要表达什么?让我们到诗中去寻找答案。2. 学生自由朗读,感悟诗歌。来源:学+科+网Z+X+X+K3.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穆旦的诗不好理解,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4. 方法指导。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4灯笼授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