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语基落实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之无道(暴虐,没有德政)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z)B.孔子过(拜访)之,使子路问津(jn)焉C.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来者犹可追(追寻,追思)D.止(使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s)之,见(xin)其二子焉解析A项,“铎”应读“du”;B项,过:经过,路过;C项,追:改变,挽救。答案D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的。B项,介词,表对象,对/介词,表处所,在。D项,句中语
2、气助词,表停顿,不译/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答案C3下列句子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长沮、桀溺耦而耕是鲁孔丘之徒与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植其杖而芸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A.B.C.D.解析桀,通“杰”;与,通“欤”;而,通“尔”;辟,通“避”;芸,通“耘”。答案D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子路宿于石门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B.子路行以告C.隐者也D.晨门曰:“奚自?”解析例句为介词结构后置。A项,介词结构后置;B项,省略句;C项,判断句;D项,宾语前置。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3、。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D项,均为句末语气词,不译。A项,连词,表出乎意料,却,竟/连词,表承接,那么。B项,介词,用/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C项,助词,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介词,在。答案D6下列句子中加点
4、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B.止子路宿 C.道芷阳间行D.既来之,则安之解析C项,道:名词活用为动词,取道。A、B、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答案C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蓧丈人看重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这一点比孔子要高明。但他避世隐居,对政治的态度是消极的。B.孔子不因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是值得肯定的。C.文中的荷蓧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不满,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D.孔子虽然也深感自己的“道”不被诸侯采纳,但是仍然率弟子周游列国。他认为不逃避现实,
5、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解析C项,“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理解错误。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2)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参考答案(1)他留子路住下来,杀鸡、做黍米饭给子路吃,又把他的两个儿子叫来拜见子路。(2)孔子让子路返回去再见老人。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却走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318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三单元 推荐作品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4)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