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 资源描述:
-
1、七年级语文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二、自主预学 1给加点字注音。 栖( )居 咽( )下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中庭: _ 栖:_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_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天涯海角:_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王建(约767830),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_代诗人。一生困顿,晚年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以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面貌,揭露了统治阶级暴行。与_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课文选自_。 艾青(19102019),原名_,浙江省金华县人,_著名诗人。代表作是_。 4了解十五夜望月、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作背景。 5自由朗读,熟悉
2、作品。 节奏正确,感情充沛。 分别找出这两首诗的中心句。 十五夜望月_ 我的思念是圆的_ 6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并加以概括。 _ _ 三、互动探究 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知识点。 自主学习: 1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2探究十五夜望月相关问题: 题目中“十五夜”,应指什么时候?从诗句中描写的哪些景物中可以看出来? _ 诗歌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_ 全诗的诗眼是哪个词?中秋夜望月怀人的人很多,真正充满思念之情的还有谁呢? _ 背诵这首诗。 3学习我的思念是圆的。 了解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艾青晚年的作品。由于经历太多的飘零磨难,“
3、文革”结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这首诗抚今追昔,诗人想到心灵相通的挚友、骨肉亲人多年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而自己仍活着,心头渗入更深重的孤独与凄惨之情。然而由于诗人心境、性情从容 达观,写下这首诗,表达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从诗的哪些内容中可看出。 _ 联系创作背景,理解诗歌蕴含的感情。 提示:透过诗句“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揣摩体悟作者内心情感。 _ (三)品味诗歌语言,说说加点的字词在诗歌中的作用。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_ 2.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_(四)比较本课三首诗词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届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十一 第一节 语言表达连贯(含补写句子)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