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周周测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梁河县 第一 中学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下学 第四 周周 测试
- 资源描述:
-
1、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周周测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
2、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头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
3、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个人对社会公益
4、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而言的。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
5、,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C.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于概括性,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导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该互尽义务。B.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重对方。C.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立起来。D.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
6、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康运行。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格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
7、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进左谕德,日讲如故。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复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转左,改吏部,掌詹事府,寻迁礼部尚书。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累章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节选自明史
8、于慎行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B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C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D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冠之”即为他加冠。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B“夺情”是中
9、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C“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文中的“册立”,是指让皇帝封立太子的事。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日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其诚实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赞赏。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C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
10、侍郎丘木舜,为张母及诸子求情,当时的舆论认为于慎行做得对。他也因此被多次提升官职。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两次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使皇帝更不高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9分)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渭水自萦秦寒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11、注圣制:皇帝自己写的诗。蓬莱:唐大明宫。兴庆:兴庆宫,唐玄宗为诸王时以旧宅改建。阁道:这里指大明宫入曲江芙蓉园的复道。宸游:皇帝出游。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王维的这首七律,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紧扣“望”字去写,写得集中,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画面。B首联中的渭水、黄山、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意境开阔,历史色彩浓厚,时空感均因之而增强。C皇帝的车驾在空中的阁道上,回看宫苑自是一番景象。“花”和“柳”点出了春天,“花”字也透露了些许惋惜之情。D尾联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是一次有政治意义的活动,并非是为了
12、赏玩景物。9.本诗颈联历来为人所称颂,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011题。(9分)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0.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11.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
13、么不同?(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_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到拒绝。他没有因此而_,反而更加奋发向上。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_、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 ),他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他就以长篇小说
14、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_,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蹴而就萎靡不振声情并茂一帆风顺B.一挥而就自甘堕落言行举止如日中天C.一蹴而就自甘堕落声情并茂如日中天D.一挥而就萎靡不振言行举止一帆风顺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B.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C.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D.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
15、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比常人更勤奋的学习,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受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长期影响C.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D.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研究2022届语文高二下学期第四次周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
16、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头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
17、、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
18、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而言的。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
19、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C.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于概括性,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导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
20、该互尽义务。B.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重对方。C.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立起来。D.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康运行。1.【答案】C【解析】A项错在“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上,原文说的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因而说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没有根据。B项错在“一直”,原文的“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说明并非“一直”,而是“近代以来”。D项错在“就不会”,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不主张张扬个人权利”,并非不会张扬。2.【答案】
21、B【解析】分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分析论证方法。 B项,“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的说法无中生有,论证方法也就不能证明论点。3.【答案】D【解析】D项,错在“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原文说的是“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