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导学案 第17课 赵世家.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案导学设计
- 资源描述:
-
1、第17课赵世家赵世家在史记三十世家中颇具特色,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精彩片断时有所现,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节选的是全书中的两件大事,一是“赵氏孤儿”的故事,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节选的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无多大联系,各有特点。“赵氏孤儿”的故事,文字浅显,情节曲折,重点是理解故事的曲折和公孙杵臼、程婴两个人的性格。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文字艰深,内容深刻。宜抓住赵武灵王与叔父激烈交锋的语言,去认识赵武灵王改革的睿智、魅力和智慧。一、人物名片赵氏孤儿:晋景公年间,奸臣屠岸贾欲除忠烈名门赵氏。他杀掉了赵朔和全家老小,唯一漏网
2、的是赵朔身怀六甲的妻子。孩子出生后,赵朔的好友程婴采取了调包之计,谎称知道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用别人的孩子代替赵氏孤儿,孩子和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一起死在乱刀之下。程婴身负忘恩负义、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骂名”,隐居十五年,将赵氏孤儿赵武抚养成人。后在重臣韩厥的帮助下,里应外合,灭掉了权臣屠岸贾。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公孙杵臼的忠义大白于天下,程婴自刎而死,赵武为此服孝三年。二、背景资料胡服骑射:胡是古代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胡服骑射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中心内容是穿胡人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
3、方法。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胡服骑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故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三、文化常识古代的“占卜”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事的兴衰可以通过自然的变化表现出来,并可以被捕捉到,因此,占卜就应运而生了。古人占卜时,先在龟甲或兽骨上钻穴不使穿孔,然后烧灼出裂纹以判断吉凶福祸,这种裂纹称为“兆”,“占”是“观察”的意思。占卜分“卜”和“筮”两种,“卜”用龟甲,“筮”用蓍草,“龟策”就是分别指用来占卜的龟甲和蓍草。不过,卜、筮并不能完全代替人为的判断分析,只是一
4、种辅助决策的手段。占卜文化是中国神秘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殷商时代已形成一种制度,设有专门的卜民,几乎凡事必卜,甲骨文实际上都是卜辞。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并解释其义。(1)释其適子而更求君適同嫡;嫡子,正妻所生之子(2)赵宗灭乎,若号号同嚎;嚎哭(3)韩厥告赵朔趣亡趣同促;急速,赶快(4)衣以文葆文同纹;花纹葆同褓;襁褓(5)故见龟策见同现;显现(6)却冠秫绌秫同钅术;长针(7)而怫学者怫同悖;背离,违背(8)蛮夷之所义行也义同仪;榜样2解释下列多义词。(1)致(2)适(3)微(4)即(5)矫3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a衣以文葆:穿b赵武服齐衰三年:穿c春秋祠之:祭祀d
5、以长南藩之地:称雄e吾欲胡服:穿胡服f及赵武冠:行冠礼名词作状语王北略中山之地:向北(2)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a子必不绝赵祀:使断绝b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使活下去c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使出来d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使愉悦为动用法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为哀伤(3)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羞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使劳苦b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使得好处;使强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以为耻辱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古义:这不是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口舌(2)臣闻中国者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
6、民族或中华人民共和国(3)于是肥义侍古义:这时,当时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4)明日,服而朝古义:第二天今义:时间词,明天5判断下列句式类型并翻译。(1)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判断句)译文:这个梦很凶,不是应验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儿子身上。(2)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判断句)译文:为臣的有大事却不让国君知道,这是目无君主。(3)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状语后置句)译文:派兵去拦截到秦国迎接襄公弟弟的一行人。(4)衣以文葆。(状语后置句)译文:给他包上绣花的襁褓。(5)子孙在朝,何以惩罪?(宾语前置句)译文:(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这还怎
7、么能惩治罪人呢?(6)小人哉程婴!(主谓倒装句)译文:程婴,你这个小人哪!(7)衣以文葆,匿山中。(省略句)译文:给他包上绣花的襁褓,藏(到)深山里。(8)与楚庄王战河上。(省略句)译文:与楚庄王(在)黄河边交战。(9)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被动句)译文:屠岸贾这个人,起初受灵公的宠信。6名句默写。(1)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2)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3)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4)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7常识识记。(1)弑,古代指臣杀君或子杀父母。(2)齐衰,古丧服的一种,粗麻布缝制,以其缉边,故称“齐衰”。仅次于子女为父母服丧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