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人教版高一语文《兰亭集序》优质教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0750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1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兰亭集序 人教版高一 语文 优质 教案
    资源描述:

    1、人教版高一语文兰亭集序优质教案兰亭集序优质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过程与方法: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

    2、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二、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乐痛悲)三、文本研习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

    3、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

    4、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针对这个起伏,60年

    5、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如: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这里写的是尽管

    6、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

    7、亦大矣。”岂不痛哉!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

    8、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 钱穆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

    9、“一死生”“齐彭殇”。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毛泽东)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

    10、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四、课堂总结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一语文《兰亭集序》优质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075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