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外语学校度九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题及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仙居 外语学校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阶段 测试 答案
- 资源描述:
-
1、仙居外语学校2019-2019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台州市仙居外语学校2019-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2019.02温馨提醒:1.全卷共30小题,满分150分。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请勿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祝你成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3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演奏快乐,就是品味快乐。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mào( )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还是qìn()人心脾的气味,绚丽斑斓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y&
2、iacute;ng( )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2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的学生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B、近日,一些网友疯传美国校车PK悍马完胜的新闻图片,甚至有不少人说“北美校车比装甲车还坚固”、“撞毁悍马轻而易举”,其实,这多少有点夸大其辞。C、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D、刚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是( )(3分)A、是否能学以致用,
3、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B、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C、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D、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4古诗文默写。(9分)、池上碧苔三四点, 。、 ,长河落日圆。、天街小雨润如酥, 。、 ,清泉石上流。、和谐是什么?和谐是陶渊明“衣沾不足惜, ”的淳朴;和谐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 ”的生机;和谐是李白的“ ,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真诚和谐原来就是一种感觉,人人都生活在阳光之下的感觉!、台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兴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可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4、句子“ ”来表达政府的美好愿望。5名着阅读。(4分)以下三段话均为名着语录,请你选择两段,指出名着中说此话的人物,并且简述人物说此话时的情境。(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2)、宁爱本乡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答题举例:如“既生瑜,何生亮” 人物:周瑜情境: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郁郁而终,弥留之际含恨吐出此话。A、我选_ _(序号) 人物:_ _ _情境:_B、我选_ _(序号) 人物:_情境:_6仔细观察下列漫画,选择其中的一幅,然后阐述其中反映的社会现象。(3分)A B我选_(序号)反映的社会现象:_7语文实践
5、活动。(共8分)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这个经济发达,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对于人们也是愈来愈重要了,但是金钱带给人们的幸福很多,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也不少。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中学生了,有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小金库了,你是如何支配你的金钱的呢?【我的调查】 通过本班同学2019年10月的生活开支情况调查,整理后列出下面表格。阅读表格后,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2分)项目买资料订刊零食 娱乐 送礼30元以下65%25%5%5%30-60元50%15%20%10%5%60-100元35%10%25%15%15%100元以上20%5%35%30%20%结论:_【我的观点】 越来越多
6、的同学坦言将来要做公司的老板,“大款”,甚至干脆说读书时为了长大后“挣大钱,住豪宅,开奔驰,过阔气奢侈的日子”。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2分)【我的致辞】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今年春节,接过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时,我会这样说: (2分)【我说金钱】 假如由你来担任此次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活动的结束语。(2分)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仿写:金钱_。金钱_。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学问与智慧(16分)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
7、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
8、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9、它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清澈,最可宝贵。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
10、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作者 罗家伦 选文有删改)8“探骊得珠”是指泅入深水,得到价值千金的珠子。在本文第段中它的意思是_(2分)9第段主要运用了 _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_ 。(3分)10第段中加点词“必须”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 。(2分)11说说你对第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_ 。(2分)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 (3分)A、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B、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C、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
11、离开学问。D、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1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4分)(2+2分)(1)、全文围绕“学问和智慧”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段)阐述了 _ ;第二部分(段)阐述了 _(2)、全文的论证结构属于 _ 关系. A总分 B并列 C层进 D对照(二)一碗米粉 (14分)徐全庆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没办法,只
12、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
13、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