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3单元 7 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3单元 7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解析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单元 记念刘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7记念刘和珍君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寥落(lio)洋溢(y)桀骜(o)黯然(n) 洗涤(d) 踌躇(chu)(ch)赁屋(ln) 噩耗() 不惮(dn)和蔼(i) 尸骸(hi) 屠戮(l)浸渍(jn)(z) 诧异(ch) 殒身不恤(x)(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干(2)菲(3)攒 (4)抹2语境辨析法(5)有个仆(p)人饿极了,随主人进城,见市上有卖馒头的,就大叫一声,仆(p)倒在地。二、写对字形(1) (2)(3) (4)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徘徊徜徉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慢慢走”的意思,但二者侧重点不同。作“慢慢走”讲时,“徘徊”侧重于有心事而长时间来回走;“徜徉”侧重
2、于安闲自在地步行。另外,“徘徊”还有比喻义,比喻犹豫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徜徉”则无比喻义。(2)爆发暴发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爆发”指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暴发”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疫情等具体事物。2明确词义(1)长歌当哭:_(2)目不忍视:_(3)殒身不恤:_答案(1)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2)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也说目不忍睹。(3)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语言运用1判断
3、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和词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惨像,已使我目不斜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cu)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原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改正:_答案像象目不斜视目不忍视衰(shui)原缘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_。A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也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B她虽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C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
4、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D她虽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C横线上的语句阐述的是“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的原因,根据前句“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可推断出“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排除A、B两项;D项,“虽是”与句意不符,排除。C项,紧随“她不是”之后的“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是对刘和珍的高度评价,本项与横线前的内容衔接更恰当。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作为一名真正的猛士、真正的知识分子,鲁迅短暂而伟大的一生,正是他那两句著名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改正:_答案主客颠倒,应是“诗句是鲁迅短暂而伟大的一生的
5、真实写照”。 资料链接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1902年他去日本留学,原本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1
6、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彷徨(祝福选自其中)、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
7、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即是当年倒在“三一八”惨案中反动派枪下的一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篇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杂文杂文,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
8、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其特点是现实性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语言犀利,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此,人们称它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又称它为“匕首”“投枪”。杂文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文本鉴赏文章通过悼念刘和珍,深刻地揭露了北洋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了帮闲、帮凶文人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行径,高度赞颂了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呼唤民众,激励猛士,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_答案写作缘
9、由经验教训一、阅读课文第二、三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为什么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_答案他们能认识到现实的黑暗,却不能改变这种黑暗状况,所以是“哀痛者”;但他们敢于正视现实,直面人生,为国为民,为改变旧世界而斗争,并以此为幸福,所以是“幸福者”。2为什么先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后面又予以否认?_答案刘和珍不仅是我的学生,更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而“我”却苟活至今,“我”应对她奉献我的尊敬。二、阅读课文第四、五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3第四部分第1自然段中“居然”“但”“竟”“向来”“然而”“也”“况且”“更”等虚词有什么表达效果?_答案“居然”指出乎人们的意料,人们没有
10、想到“执政府”竟如此残忍地杀害“请愿群众”;“但”“竟”表现了作者的诧异和怀疑,表现出了反动派的凶残;“向来”“然而”“也”写出了统治者卑劣凶残的程度闻所未闻;“况且”“更”,表达出作者对善良谦和的刘和珍“无端”遭遇毒手的无限悲愤之情,更反衬出“执政府”的凶残可恨。4第五部分详写三个女子的遭遇有何用意?_答案详细介绍烈士们英勇就义的过程,目的是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凶残,同时也证明上文中“虐杀”的事实。三、阅读课文第六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5“无恶意的闲人”和“有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_答案“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冷漠,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
11、资。“有恶意的闲人”指反动派的御用文人,他们是反动统治者的帮凶。6“大量的木材”喻指什么?“一小块煤”喻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答案“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一小块煤”比喻人类前行的历史。这里用的是类比的手法。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以换来历史的前行,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四、阅读课文第七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7作者在上文中说了那么多,为何结尾还说“我说不出话”?_答案说明作者哀痛到了极点。五、总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本文题目为“记念刘和珍君”,作者分别纪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以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621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