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1能力提升:综合评估1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1能力提升:综合评估1 WORD版含解析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能力 提升 综合 评估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一单元综合评估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是古代东亚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一种独立的教育系统,通常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文化创造、文化积累和价值传播是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一种传播方式,其精髓是中国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正心明德思想,一种使命的自觉担当。这种教育理念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于当下教育如何培养人才和教化人心不无启示价值。书院的辉煌始于教育,传统书院人数不多的小规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朝夕相处地论道,是其生命力所在
2、。王阳明、黄宗羲等大师风格活泼,注重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在相互启发中悟道的方法,至今仍是研究生教学中的方法之一。当下,尽管书院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可以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尽管如今的岳麓书院已是湖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很多书院正在被新建或复修,但它俨然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渠道或重要组成部分,也不能取代义务教育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现在的书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院,而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应有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内容。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球化时代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可以说,书院对我国教育、学术、建筑、藏书等事业的进步,对民风民俗的养成,对中华文明的传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书院本身就是一种活
3、的文化载体,受古代文化传统中以山水比德和隐士文化的影响。作为体验传统文化的基地和传统文化传承空间,只有使之活态化地成为当今文化实践的场所,让学生的琅琅书声和文明礼仪教化激活书院的灵魂,成为区域文化高地,才是对它最好的利用和弘扬。除了文化传承,独立自主的理性精神的蕴蓄应是书院存在的另一功能。书院的终极意义是给人以思想,教人们学会思考。儒家特别注重成人教化,个人立足于社会最重要的是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书院的教育往往以此来展开,这是一种精神的启悟。中国文化追求知行合一,书院的特点之一就是求道与求学的统一,也就是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这种独立自主、理性批判精神,在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格外值
4、得重视。如岳麓书院就承载了湖湘文化精神的传统:经世致用、关怀现代、关心社会等等。王夫之、魏源等诸多彪炳史册的人物,都曾受到其思想和精神的浸润。书院文化的复兴,不能止步于有形的物质层面的建筑,而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之成为令人向往的人文高地。它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启迪,一种适合当下又再现传统的生活。(摘编自范玉刚书院的文化传承及精神蕴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书院文化倡导的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它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播方式为其价值所在。B书院的一些教育方法尽管适用于当今的研究生教学,但并不代表就适
5、合义务教育。C文化传承功能是指书院可以作为文化实践的场所,体验它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D理性精神的蕴蓄功能是指书院教育注重成人教化,可以给人以思想和精神的浸润。解析:A项,“它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播方式为其价值所在”分析有误。文中还有“除了文化传承,独立自主的理性精神的蕴蓄应是书院存在的另一功能”这一说法。故选A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文章围绕复兴书院文化展开论述,意在引导人们注重书院的文化传承及精神蕴蓄。B文章以服务时代为立场,既肯定了书院文化的当下意义,也指出了它的现实局限性。C文章论证书院存在的两大功能,是按照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逻辑顺序推进的。D文
6、章列举王夫之、魏源的事例,论证了书院文化蕴含的思想精神对人的教化作用。解析:C项,“文章论证书院存在的两大功能”分析有误。书院不止两大功能。故选C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D)A历史上的书院是与官学对立的民间机构,它是古代社会文化教育途径的重要补充。B传承书院文化时要古为今用,就应消除以山水比德和隐士文化等消极思想的影响。C为了让书院活态化地存在当下,学校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到书院去读书和接受教育。D复兴书院文化,相较于新建或复修书院,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更加符合时代需求。解析:A项,“历史上的书院是与官学对立的民间机构”分析不当,文中是说“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并没
7、有说是“与官学对立”。B项,“就应消除以山水比德和隐士文化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分析有误。文中“书院本身就是一种活的文化载体,受古代文化传统中以山水比德和隐士文化的影响。才是对它最好的利用和弘扬”是对以山水比德和隐士文化的影响的肯定。C项,“学校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到书院去读书和接受教育”分析有误。文中是说“只有使之活态化地成为当今文化实践的场所,让学生的琅琅书声和文明礼仪教化激活书院的灵魂”,并非是让学校组织学生去那儿读书学习。故选D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与山东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大队联合开展的科研攻关,不
8、仅成功研制出耐240 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还于近日在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GR1井被成功应用,有效助力我国干热岩勘查实现重大突破。保证在近4 000米地下高温条件下钻井液性能稳定,这不仅是高温井钻探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时还是实施干热岩等清洁能源调查与深部地球探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处理GR1井事故过程中,技术人员将原钻井液换为耐240 高温钻井液,钻井液的防塌性能显著提高。同时,该钻井液体系在236高温下性能稳定,未出现明显增稠及减稠现象,具有优良的抗高温流变性能,悬浮、携带能力强,高温条件下护壁效果显著。这充分验证了耐240 高温钻井液优异的高温流变性能和良好的护壁性能。(摘编自熊正强
9、我国干热岩勘查实现重大突破,中国矿业报2017年9月20日)材料二:中国属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发潜力巨大。地热能作为清洁能源中的一支,也得到了“十三五”规划的重视。所有的地热资源当中,最具潜力的恐怕要属干热岩型地热。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干热岩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干热岩能够实现稳定、可靠且安全的能源供应。但也有专家认为,由于技术、设备等原因,我国对干热岩的开发利用仍尚待时日。干热岩是一般温度大于200摄氏度,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干热岩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理论上随着地球向深部的地热增温,任何地区达到一定深度都可以开发干热岩
10、,因此干热岩的资源潜力巨大。但是,由于技术和手段等限制,我们现在开发利用的干热岩专指埋深较浅、温度较高、有开发经济价值的热岩体。开发干热岩资源的勘探主要是通过物探与化探等手段,找到干热岩体。干热岩开发主要是通过打井。注水井和生产井数量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异,井的配置方式有两井模式、三井模式、五井模式等。据了解,根据各国试验站经验,一般采用一口注水井、两口生产井的三井模式。(摘编自向地球深处要清洁能源干热岩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中国科学报2018年1月5日)材料三: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松辽盆地实施的科学钻探突破7 018米,钻穿了白垩纪底层。在地层4 4007 018米的深度地层范围内发现了150 2
11、41 高温干热岩体和2层高放射性异常岩层,揭示了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地热开发应用潜力。增强型地热系统是通过水力压裂等工程手段,在地下深部低渗透性高温岩体中形成人工地热储层,从而长期经济地采出相当数量热能的人工地热系统。其原理是从地表往深埋地下的干热岩体中打一眼井(回灌井),封闭井孔后向井中高压注入温度较低的水产生高的压力,在岩体致密无裂隙的情况下,高压水会使岩体大致垂直最小地应力的方向产生许多裂缝。若岩体中本来就有少量的天然节理,这些高压水会使之扩充成为更大的裂缝。随着低温水的不断注入,裂缝不断增加、扩大、相互连通,最终形成一个大致呈面状的人工地热储层。在距回灌井合理的位置处钻几口井并贯通人工地
12、热储层,这些井用来回收高温水、汽,称之为生产井。注入的水沿着裂隙运动并与周边的岩石发生热交换,产生了高温高压水或水汽混合物。从贯通人工地热储层的生产井中提取高温蒸汽到地面后,通过热交换及地面循环装置用于发电和综合利用。利用之后的温水又通过回灌井注入地下干热岩体中,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摘编自来自地球母亲的温暖干热岩,新华网2018年5月31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耐240 高温钻井液在处理GR1井事故过程中的成功使用,充分验证了其护壁性能的良好和高温流变性能的优异。B干热岩型地热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可实现稳定、可靠且安全的能源供应,优于传统的石化能源
13、和其他地热资源。C要进行干热岩开发,首先要通过物探与化探等科学钻探手段,找到干热岩体,然后视不同情况来决定配置注水井和生产井的数量。D人工地热储层最终大致呈面状,其形成依靠岩体本来的天然节理,在注入高压水之后,增加、扩大裂缝,使之相互连通。解析:D项,“在注入高压水之后,增加、扩大裂缝”曲解文意。原文是说“这些高压水会使之扩充成为更大的裂缝。随着低温水的不断注入,裂缝不断增加”。故选D项。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成功研制的耐高温性能稳定的钻井液,解决了干热岩调查与深部地球探测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B干热岩资源分布广泛、潜力巨
14、大,但受技术和手段等限制,当前主要对埋深较浅、温度较高、具有高经济价值的热岩体加以开发利用。C当前开发利用的干热岩埋深“较浅”只是相对而言,我国在青海共和盆地和东北松辽盆地的钻探表明,其埋深一般都在距地面数千米之深。D干热岩开发利用系统主要由回灌井、一个大致呈面状的人工地热储层、贯通人工地热储层的生产井和地面热交换及循环装置几个部分构成。解析:B项,“干热岩资源分布广泛”无中生有,于文无据。故选B项。6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中国矿业报介绍我国解决了干热岩勘查技术难题的情况,侧重于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报介绍干热岩的特性及干热岩资源的勘探、开发
15、的基本模式,侧重于强调开发潜力巨大;新华网介绍增强型地热系统的打井、注水和获取能源的过程,侧重于原理解释。解析:该题要求简要分析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第一则材料,抓住文末的文章题目“我国干热岩勘查实现重大突破”可以概括出材料一介绍的是我国解决了干热岩勘查技术难题的情况,侧重于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材料二,结合文末的题目“向地球深处要清洁能源干热岩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及“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干热岩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干热岩能够实现稳定、可靠且安全的能源供应”“由于技术、设备等原因,我国对干热岩的开发利用仍尚待时日”“但是,由于技术和手段等限制,我们现在开发利用的
16、干热岩专指埋深较浅、温度较高、有开发经济价值的热岩体。”“开发干热岩资源的勘探主要是通过物探与化探等手段,找到干热岩体。干热岩开发主要是通过打井。”能总结出,第二则材料介绍干热岩的特性及干热岩资源的勘探、开发的基本模式,侧重于强调开发潜力巨大。第三则材料,根据“其原理是从地表往深埋地下的干热岩体中打一眼井(回灌井),封闭井孔后向井中高压注入温度较低的水产生高的压力”“这些井用来回收高温水、汽,称之为生产井”“注入的水沿着裂隙运动并与周边的岩石发生热交换,产生了高温高压水或水汽混合物。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可知,侧重介绍增强型地热系统的打井、注水和获取能源的过程,侧重于原理解释。(三)文学类文
17、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革命头 嘉男黄昏时,她潜进了一个村子。她在村边一户人家的柴草垛与院墙之间的空隙中蹲伏下来。其实她已筋疲力尽,肚子咕咕响着,胳膊上的伤口灼灼地痛着。但她深吸了一口气,用以支撑自己,眼睛警惕地盯着四周。这户人家的院门吱呀一响,一个大闺女迈出门槛,向柴草垛走来。这闺女,一根乌黑的大辫子垂到腚下,留着长长的辫梢,红头绳系了有三指宽。她屏住呼吸,看着这根长辫子。她也曾有这样一根长辫子,绸缎一样亮光光油滑滑的,村里的姐妹们羡慕,她自己也暗自得意。两年前,两支共产党的队伍来到她的家乡,她一下子羡慕起那些女兵来了,她们个个都梳着齐耳短发,又新潮又神气,
18、村里人把那叫革命头。女兵们把村里的女子组织起来唱歌:“人人来宣传,妇女听一番,宣传的话儿好好听,放足闹革命,打败鬼子兵,保家保和平!”于是,会唱民歌的她瞒着娘,跳下火炕,冲出家门,去了区政府,也成了一名“女宣传”,辫子咔嚓一声落了地,她也有一个革命头了。没想到,只一年,日本鬼子被打跑了,又开始打国民党。最近的一仗打得不顺,她和战友们被打散了。怕吓着这闺女,她一动不动,一声不吭。闺女抱了一抱柴,扭身离去,辫子晃悠着。她刚想叫住闺女,一个绾着发髻的中年妇女,挎着篮子从柴垛边的小路经过,她只得又缩了回去。看着妇女的发髻,她想起了母亲,两年没见,不知母亲怎么样了。她发现这个村子和她的家乡一样,女人们的
19、发型就两种,没出嫁的就是一根大辫子,出嫁的,上了年纪的,就是一个发髻。正犹豫着要不要去敲这户人家的大门,那闺女又出来了,又朝柴垛走过来。她四周瞅了一圈儿,没有人,便轻咳一声,站了起来。闺女吃了一惊,一看她的发型和衣服,认得是共产党的女兵,脸上的表情松下来,眼睛倏地放出光芒。闺女也四周看了看,朝她招招手,扭身往家走,她跟了进去。闺女的娘正在做饭,平静地看了她一眼,和蔼地说:“你不用怕,我儿子也在外面打国民党呢。”闺女把她领进自己的屋,让她洗了脸,替她包好胳膊上的伤口,又找出自己的一套衣服让她换上。这时饭也差不多好了,闺女把一碗菜汤和两个红薯摆在她面前,让她趁热快吃,自己又出去了。一会儿工夫,闺女
20、带回一个也是绾着发髻的女人,对她说,这是村里妇救会的会长。妇救会会长上来拉着她的手,问明一些情况,说,让你受苦了,你放心,俺一定要保护好你。她像见到组织和亲人一样,心里踏实了许多,虽然吃了点儿东西,有了点儿力气,但是沉重的困倦又黏上来了。她摇晃了一下,会长和闺女连忙扶她躺下,让她放心好好休息。她躺在闺女的炕上,迷迷糊糊听到会长和闺女去了外屋,加上大娘,几个人在商量事呢。会长说,怕是国民党的人又要来搜查了。大娘说,家里是没地方藏,要不到山洞里躲躲?会长说,天冷了,洞里更冷,谁受得了?再说你知道山上有洞藏,那些人就不知道到洞里去找?闺女说,要不还是老办法,再找个假发髻给她戴上?就说她是俺姐,回娘家
21、来了。会长说,哄不住那些人,你忘了去年,有两个共产党的女兵藏在咱村,我给弄了两个假发髻戴着,还不是叫那些人一把揪下来,露了馅儿,把人给抓走了?闺女说,兴许来的不是那伙人呢?会长坚定地说,不行,还得想别的招儿她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听到的话越来越遥远,慢慢就睡过去了。天亮后,她醒来,见那闺女正站在炕下对着镜子梳头,辫子没了,是齐耳短发,和她一模一样。闺女对她笑笑,她愣了一下,也笑笑。果然,那些人来了,挨家挨户搜,把村里四十岁以下的女人赶到破庙里集合。她也随着闺女去了。她愣在那里,一夜之间,村里的姑娘媳妇们,发髻和辫子都变成了清一色的齐耳短发。那些人更是愣了,眨巴着眼睛,不知从何处下手。革命胜利后,她
22、在文艺单位任职,有机会梳长发,也有机会烫头发,但她一直留着齐耳短发,直到老,病故。(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小说人物都没有具体姓名,只用“她”“闺女”“妇救会会长”“闺女的娘”等称谓,表明了人物的普通平凡,使故事更能打动人心。B第三段中的插叙,交代了“她”从农村女孩成长为革命女兵的过程及到此村的原因,意在突出环境的恶劣和女兵形象的高大。C妇救会会长和闺女、大娘商量如何周全保护女兵的情节,表现了群众对革命战士真挚的情感,也体现了救助事件的普遍性。D小说中的外貌描写采用了简笔勾勒,手法独特,如用不同的发型表现不同人物的身份:大辫子的是姑娘,绾
23、发髻的是出嫁的、上年纪的。解析:B项,“意在突出环境的恶劣和女兵形象的高大”分析有误,应该是意在交代她当兵和躲在这儿的原因,交代她为什么看着姑娘的长辫子。故选B项。8小说倒数二、三段中三处加点的“愣”字,分别揭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第一处,表现“她”发现那闺女发型突然变化时内心的惊讶;第二处,面对村里女人们清一色的齐耳短发,“她”明白了她们的用意,内心震撼、感动;第三处,表现了敌人面对清一色的发型无计可施时的狼狈。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词语作用的能力。答题前,先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了解主要的写作手法,领悟小说的主旨。本题要求分析小说倒
24、数二、三段中三处加点的“愣”字,对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第一处的“愣”,是写她昏迷后醒来时看到那姑娘的长辫子没了,是齐耳短发,和她一模一样时,她内心的惊讶。第二处“愣”字,是村子里的女人们被集中到一块儿后,她发现所有到场的女人都是一样的齐耳短发,她知道她们这样做是为了救她,她内心既震惊,又感动。第三处“愣”字,是写敌人本想通过发型来查出藏在村子里的女共产党,哪知,面前的女人个个都是齐耳短发,这让敌人傻眼了,不知该如何是好。9“革命头”这一发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推动情节的发展,村里女人们发型的变化,使小说情节发生突转,更为曲折生动;突出了人物形象,村里女人们集体改变
25、发型,巧妙地保护了受伤的女兵,使战争年代对敌斗争中勇敢智慧的女子群像更加鲜明;深化主题,“革命头”这一特殊发型,既是追求革命、支持革命的象征,也蕴含了战争年代我党我军与百姓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凝结而成的鱼水深情。解析:本题要求分析“革命头”这一发型在小说中的作用。从情节的角度看,因为她是革命头,而村子里的女人们要救她,因此才有了后面的清一色的革命头,因此“革命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表现人物形象来说,村子里的女人们都变了发型,是为了掩护她,能表现战争年代对敌斗争中勇敢智慧的女子群像。从表现主旨的角度分析,“革命头”这一发型,既是她追求革命的象征,也是村子里的女人们支持革命的象征,表现了战争年代
26、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同时也深化了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622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