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课后针对训练20人间词话十则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十 单元 人文 心声 课后 针对 训练 20 人间 词话 十则含 解析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 资源描述:
-
1、课后针对训练20人间词话十则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 遽:立刻B然二者颇难分别 颇:很C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绝:称绝D众里寻他千百度 度:次解析:A项,遽:匆忙,草率。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为接近的一项是()A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B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C境非独谓景物也D入乎其内,故有生气解析:C项,景物:古今同为风景事物。A项,树立,古义:完成;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B项,大家,古义:有声望的诗人、词人;今义:人称代词,指众人。D项,生气,古义:生活气息;今义: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答案:C3下
2、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B吾属今为之虏矣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解析:A、C、D三项中的“为”都解释为“是”。B项中的“为”解释为“被”。答案:B4下列句子从句式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故一优美,一宏壮也B此子书之一变也C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解析:C项为被动句,以“为所”为标志;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都以“也”为标志。答案:C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译文:_ (
3、2)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译文:_答案:(1)苏轼的词作旷达,辛弃疾的词作豪放。没有这两个人的胸怀气度而学习仿效他们的作品,就好像东施(学习西施整天)捧着胸口。(2)周邦彦能入于其内而不能出乎其外。姜夔以后的词人,对于这两种情景连做梦也都没有梦见过。二、课内文本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9题。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4、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6下列境界中,是“有我之境”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解析:D项,诗人用
5、春雨中的梨花比喻泪眼婆娑的寂寞玉容,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故属于“有我之境”。其余三项属于“无我之境”。答案:D7下列诗句中,不属于“乐景写哀情”的一项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B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解析:A项,所写之景均为衰败枯索之景,所抒之情亦为离别悲凉之情。故A项为哀景写哀情。答案:A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能
6、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绝的缘由。B“造境”即是虚构之境,“写境”即是写实之境。由于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而造成两种不同的境界,文艺就分成了理想与写实两大派。C“写有我之境者为多”,而能达到物我浑然境地的“无我之境”,就较为难得,但都能给人以美感。后者“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D王国维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而崇尚“真”则是他的一贯思想,他认为只有“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解析:D项,分析不全面。原文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答案:D9王国维认为做到哪些方面才能使诗词出境界?答:_答案: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韵,不只求形似;情真,发自
7、肺腑,诚挚深切,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出境界需情景交融。除了以上内容、形式两方面之外,还需炼字的技巧。 三、课外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棋鬼蒲松龄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09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