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中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2005年4月6日.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兴农 中学 2004 2005 学年 第二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 资源描述:
-
1、兴农中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2005年4月6日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灯盏(zhn)打烊(yng)亲昵(n) 为虎作伥(zhng)B偏裨(bi)惬(qi)意 搭讪(xin) 刚愎(b)字用C债券(qun)哺(b)育悚(sng)然风驰电掣(ch)D笑靥 (y) 惆(chu)怅 鞭笞(ch) 瞠(tng)目结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精悍 放诞无礼 和睦 哀声叹气 B、荒芜 按步就班 脉博 冠冕堂皇C、粗糙 披星带月 奥秘 各行其事 D、拔高
2、飞扬跋扈 贸然 再接再厉3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 ,都使她苦恼。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 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后来,他到警察厅去,到各报馆去,悬赏 ,也到所有车行去找。A粗陋 陈设 招寻B粗俗 陈列 招领C粗陋 陈列 招领D粗俗 陈设 招寻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A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B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C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妩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
3、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D“下次决不了,决不了!”箍桶匠叫着:“你瞧就是,可怜的太太!”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短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B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C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我国小将邱贻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打敢拼,竟然把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尔斩落马下。D他聊起天来,一会儿是红楼婪,一会儿是巴黎圣母院,东一句,西一句,显示了极广的知识面。6为空缺处选择语句,最连贯自然的一组是 ( )第二个削肩细腰,(a长挑身材b身材长挑),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转过插
4、屏,小小的三间厅,(a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b后面的正房大院就在厅后)。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Aaa Bab Cba Dbb7. 下面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B. 市民一方面向牛奶公司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牛奶公司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鲜奶的供应。 C. 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D.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羡慕、崇敬、膜拜,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
5、种贡献。8下面是律诗题扬州禅智寺,诗人着意写禅智寺的寂静。选出最能表现本诗意境的字填入诗中空白处。雨过一蝉 ,飘萧松桂秋。 青苔 阶砌, 白鸟故迟留。暮霭 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 歌 是扬州。A、叫 染 浮 唱 B、噪 满 生 吹 C、鸣 遮 上 声 D、啼 生 罩 舞二、(6分)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910题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地回家。可是一个礼
6、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9这里写出“我们”参加埋葬别里科夫后的矛盾,这“矛盾”指的是:( ) A既快活又忧郁的矛盾心情。 B内心快活而外表又不得不装得忧郁和谦虚的矛盾。C别里科夫生前虽然可恨,但他死了,作为同事心情也应忧郁。D渴求获得自由而又得不到自由的矛盾心情。 10“像那样的感情才经历过”反映的是: ( ) A对少年美好生活的眷恋。 B沙皇专制统治的长期性、残酷性。C沙皇统治剥夺了孩子们享受“完全自由”的权利。 D埋葬别里科夫后的自由愉快的心情。三
7、、(12分)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114题。(1)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2)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3)“哼,老头子。”(4)“倒高兴。”(5)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
8、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6)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7)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
9、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8)“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4),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9)老栓慌忙摸出洋钱,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过灯笼,一把下纸罩,裹了馒头,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一,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11对文中画线语句“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
10、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语句运用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气氛,又创设了情境。B前句是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环境的冷峭、阴森。C后句是社会环境描写,写出了国民的麻木、愚昧。D“一无所有”与“只有”前后矛盾,破坏了环境氛围。12对“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 高远”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行动描写写人物心理,突出了老栓的愚昧与麻木。B“跨步格外高远”侧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逼真、生动。C明知所要得到的是烈士的鲜血蘸着的馒头,却显得爽快,足见其愚昧。D“仿佛一旦变了少年”作者借助联想的方式,写出了老栓的快乐心情。13对第8语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1、( )A“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运用交易用语,活化出康大叔的贪婪嘴脸。B“眼光正像两把刀”形象地写出了康大叔凶残。C“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老栓的懦弱一面。D整个画线语句,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14填入句中方框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抢 撕 塞 掂一掂B抢 扯 塞 捏一捏C拿 扯 递 捏一捏D拿 撕 递 掂一掂第卷 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第卷(108分)四、(18分) 15根据文意,翻译下面加横线的语句。(8分) 卧薪尝胆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
12、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遽”,就; “加肉”,放肉; “重采”,两重文采。勾践之困会稽也 译文: “吾终于此乎?” 译文: 女忘会稽之耻邪? 译文: 赈贫吊死 译文: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4分) (1)长虹卧波,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惊涛拍岸 , 。江山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31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